雖然目前DDR5高頻內存已經相當普及了,但還是有一些用戶始終對頻率不怎麼敏感。他們追求更為親民的裝機成本,對超頻了解也有限,單純希望內存可以做到穩定兼容,到手即用。對於這類用戶來說,裸條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就比如來自雲彣(UniWhen®)的亦逍遙系列DDR5內存。
可能有些人對雲彣(UniWhen)不太熟悉,他們是紫光國芯的子品牌,產品主打國潮設計。我之前入手的墨雲藏境系列,就擁有精緻的國潮元素與旗艦級性能,可謂觀感與體驗的上佳選擇。而這次亦逍遙系列則是親民價格和寬泛兼容性的代表,不只是物理意義上與其它硬件相兼容,軟件方面同樣可以支持Intel與AMD兩家平台,真正可以做到到手即用。
內存開箱
既然主打兼容性,那亦逍遙系列自然有所不同。它擁有UDIMM與SODIMM兩種規格和形態,不僅可以滿足台式機用戶,也能適配筆記本產品。我手上的是UDIMM(台式機)版本,採用了裸條設計與單面顆粒布局,簡約的造型可以更好地適配各種塔式風冷散熱器,方便用戶裝機以及在散熱上節省成本。
雖然沒有搭配散熱馬甲,但並不意味着亦逍遙系列會在用料上進行縮水。相反,它依舊秉承了雲彣(UniWhen)“性能與品質雙優”的產品理念,甄選原廠高品質顆粒打造,而且還是黑色的PCB基板。儘管顏色不代表品質,不過看着就是要比綠色高端一些。
在高品質用料基礎上,亦逍遙系列還經過了雲彣(UniWhen)的悉心調教與嚴格測試,除對市售主流平台主板廣泛兼容之外,出廠頻率也被設置在5600 MT/s,相較於DDR5基礎4800 MT/s頻率來說,有着不小幅度的提升。同時也比較接近AMD平台的6000 MT/s甜點頻率,使用體驗更有保障。
容量方面,亦逍遙系列也提供了單條16 GB或32 GB兩種方案可選,對於有大內存需求的用戶比較友好。
性能測試
這次的測試平台選擇了AMD家的R7 7700搭配微星B650M MORTAR WIFI主板,顯卡為撼訊RX 7800 XT 16 GB。在這套平台上,亦逍遙系列可以輕鬆點亮,內存頻率5600 MT/s,時序則為46-45-45-90。
首先是基礎的跑分,在AIDA64內存基準測試中,亦逍遙系列的讀取速度來到57831 MB/s;寫入速度則高達72010 MB/s;拷貝速度也有57803 MB/s入賬;延遲表現為80.8 ns。整體成績相較DDR5基礎的4800 MT/s頻率要好上不少。
而魯大師的內存成績也有201195分,整機總分則高達2063159,可以擊敗全國95%用戶,應付各類應用場景都沒問題。
然後就是遊戲方面的測試,分辨率統一為1080P。在《Counter Strike 2》中設置非常高檔位畫質,遊戲的平均幀率可以達到281.5 FPS,LOW幀表現也有142.2 FPS。測試腳本中涵蓋了各類複雜對戰場景,較為嚴苛,但從結果上看依舊能保持相當不錯的流暢度。
《漫威爭鋒》中,開啟極高預設畫質和關閉幀生成情況下,平均幀率為126 FPS,1% LOW幀表現則有88 FPS。受限於遊戲自身優化原因,LOW幀表現難以有亮眼成績,不過實際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相當流暢的。
3A遊戲中,《賽博朋克 2077》在超級畫質預設和關閉幀生成情況下,平均幀率高達157.24 FPS,最小幀率也有114.88 FPS。實際遊玩時,完全可以適當提升分辨率以獲得更好的畫面表現,無需擔心流暢性問題。
《黑神話:悟空》在超高畫質、50%超採樣下,平均幀率也有115 FPS,最低則為95 FPS,而且95%幀率高於100 FPS。同樣有冗餘空間來提升分辨率,以獲得更為沉浸式的體驗。
最後在另外一台Intel平台的主力機上也亮機測下兼容性,同樣是輕鬆點亮,頻率與時序也達到了標稱值。並且還跑了三圈TM5穩定性測試,亦逍遙系列在0報錯情況下順利通關,溫度方面兩條內存平均溫度都沒有超過66 ℃。
總結
無論對於不同平台的適配性,還是方便裝機這一層面,亦逍遙系列均展現出了優秀的兼容性。且經過雲彣悉心調教之後,即便沒有馬甲加持,也能在5600 MT/s頻率下承受住長時間高負載場景考驗,打消用戶使用顧慮。就性價比裝機方案來說,擁有親民價格的它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購買選擇,值得入手。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