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大家所知,隨着《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的播放,碇真嗣的故事正式落下了帷幕。作為一個和《EVA》一起長大,走到今天的觀眾,我有太多想說的東西了。不過為了照顧所有讀者,我們關於作品的討論還是放到下一次再來吧。這一期游點意思我就來跟大家聊聊《新世紀福音戰士》這個大坑該如何觀賞?沒看過的朋友們可以順着我說的內容去補完一下這部作品,看過的朋友也可以跟着一起回顧一下,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遺漏的東西。
1、觀前要點
在開始觀賞作品之前,我要先提醒沒有看過或了解不多的朋友們,看《EVA》真的就要像諾蘭《信條》里的台詞說的:別試圖理解,去感受。
庵野秀明導演的創作理念中就有留窟窿這一項,他只給出他覺得需要觀眾知道的信息。所以《EVA》的故事如果不強行自己腦洞填補,本身就是有很多窟窿的。用一句玩梗的話說就是:“《EVA》的事情你不用搞那麼清楚。”
而基於這一點,新觀眾們觀影前一定要記住的要點就是:往簡單搞。片中的所有概念,能類比就類比、能簡化就簡化。去感受劇情本身想表達的東西,儘力剝去那些高度複雜化的外殼。
比如“使徒”,就是怪物,不用想是什麼天使,什麼執行者,什麼生命果實,都一邊去。EVA就是機器人,甭管咋造出來的,甭管裡頭有啥,反正就是開它打怪物。
在這樣的前提下,先理解庵野秀明導演想表達的內容,再從內容返回到外殼的這些形上去對應概念。這樣能讓大家減少一些迷惑的時間。
另一點就是放下包袱。先把《EVA》頭頂的那些光環摘掉,什麼帶來第三次衝擊、拯救日本業界、最偉大的動畫之一都拿掉;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包袱扔掉,看《EVA》看不懂很正常,不要較勁、別想着所有細節都弄明白,跟着故事前進,感受情感和品味庵野秀明導演想表達的內容就好。觀看心態調整到“我就是來看動畫的”這樣就最好了。
下面我們開始正經的說《EVA》的各種作品。
2、系列作品
《EVA》最初是由GAINAX和龍之子共同製作的TV動畫,在動畫企劃階段,由本作的角色設計師貞本義行主持創作的同名漫畫作品也開始連載,這是這個偉大系列的開端。兩部作品雖然是相同企劃中誕生的,主創也都相同,但是故事走向卻漸漸分離,最終兩部作品通向了不同的結局,而兩部作品的結局在現實世界中相差了18年。
在TV版完結後不久,庵野秀明導演又在TV版的基礎上帶來了《死與新生》和《Air/真心為你》兩部劇場版,將故事引向了不同於TV和漫畫的第三個結局。
在劇場版上映的十年後,庵野秀明導演再次帶着《EVA》回到我們面前,《福音戰士新劇場版》開始,第一部《序》讓人以為這將是一次頂級的情懷攻擊,高清重製TV版,但從第二部《破》開始,觀眾們發現“我們被騙了”,這TND又是個新故事!這次展開的世界觀比起之前的更加宏大,窟窿也比以前更多了。經過十四年的苦心製作,新劇場版系列的最後一部電影《終》在今年上映,為我們帶來了又一個結局。
在這些大家熟知的部分之外還有小說,不過這個就不在我們的推薦範圍內了,前面這些都補完了還有精力和興趣的話再去考慮小說吧。
我們上述的所有作品,都有相同的開篇,基本上主要登場角色也都相同,但是人物關係都有所不同,所以不管你先看哪一部,都切記不要把看過的作品中的人物關係直接帶入到後續的作品中。
漫畫版的瑪麗和真嗣的母親唯是同學
3、建議觀看順序:
我對新人入坑的建議是先看新劇場版,因為新劇場版的創作時間距離現在最近,不管是製作水平還是創作思路都更容易讓現在的觀眾接受,而且四部劇場版一口氣看完也就六七個小時,時間成本低。而且電影的節奏相較其他媒介也更快、更緊湊,觀感較好。
而且新劇場版的人物關係和其他版本差異較大,角色的背景和來歷更是充滿謎團,更適合在沒有其他版本的既有印象影響下觀看。
在觀賞完新劇場版之後推薦大家閱讀漫畫,比起TV和劇場版動畫,漫畫版的手法更簡單一點,節奏上也是讀者自己的閱讀速度進行把控,體驗會較為舒適,細節和對部分通用設定的描述更加清晰,而且劇情也比較貼近TV版,方便大家進行最後也是難度最高的補完。
最後來到TV版+舊劇場版。在有前面的諸多鋪墊之後,各位應該已經對EVA的故事基調、立意和創作者們的理念有了充分的認知。在有了這些基礎之後,TV版+舊劇場版應該就不再那麼令人迷惑,觀眾可以充分去感受庵野秀明導演極具衝擊力的手法和彼時糾結複雜的心情了。
本期游點意思就到這結束了,希望大家都能去觀賞一下《EVA》這個極為優秀,甚至一定程度上定義了ACGN環境的究極作品。等到大家完成觀賞,我們再來慢慢的聊一聊作品本身。
那就這樣,我是Siwondark,讓我們在有EVA的世界再會吧。
原創文章,作者:遊民星空,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