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及歷史
DB9母頭是一種串口連接器,用於連接計算機和外部設備,通常用於數據傳輸。其名稱中的“DB”代表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而“9”則代表該串口連接器具有九個引腳。這種連接器最早是由Cannon電器公司於1952年研發並應用到軍事通信設備中的。
DB9產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廣泛應用於計算機中,常見的串口就是DB9連接器。在台式計算機中,串口現已被逐步淘汰,但在一些特定領域(如工業、醫學)和設備(如控制器、PLC、自動化設備)中,仍然廣泛應用。
二、引腳定義
DB9母頭具有9個引腳,按照從左到右、從上往下的順序依次為:
1. Data Carrier Detect (DCD)數據載波偵測 2. Receive Data (RD)接收數據 3. Transmit Data (TD)傳送數據 4. Data Terminal Ready (DTR)數據終端就緒 5. Signal Ground (SGN)信號地線 6. Data Set Ready (DSR)數據集就緒 7. Request to Send (RTS)請求發送 8. Clear to Send (CTS)清除發送 9. Ring Indicator (RI)振鈴指示
三、引腳詳解
1. Data Carrier Detect (DCD)
DCD引腳用於檢測遠程設備是否處於活動狀態。如果檢測到數據載波,則該引腳將處於高電平狀態。
下面是使用Python的PySerial庫創建串口連接並獲取DCD狀態的示例代碼: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dcd = ser.getCD() print("DCD狀態:", dcd)
2. Receive Data (RD)
RD引腳用於接收外部設備發來的數據,每一個字節都由8位二進制數表示。
下面是使用PySerial庫讀取接收數據的示例代碼: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while True: data = ser.read() # 讀取一個字節 print(data)
3. Transmit Data (TD)
TD引腳用於從計算機向外部設備傳送數據,每個字節都由8位二進制數表示。傳送的數據可以是ASCII碼、二進制數據、控制字符等。
下面是使用PySerial庫發送數據的示例代碼: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ser.write(b'Hello World!') # 發送字符串數據
4. Data Terminal Ready (DTR)
DTR引腳用於告知遠程設備計算機處於就緒狀態,當計算機處於就緒狀態時,DTR引腳會被置為高電平。一些外部設備需要DTR引腳處於高電平狀態才能正常工作。
下面是使用PySerial庫設置DTR引腳狀態的示例代碼: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ser.setDTR(True) # 將DTR引腳置為高電平
5. Signal Ground (SGN)
SGN引腳連接於信號地線,用於傳輸數據時作為信號的參考地。
6. Data Set Ready (DSR)
DSR引腳用於通知計算機外部設備處於就緒狀態,當外部設備處於就緒狀態時,DSR引腳會被置為高電平。
7. Request to Send (RTS)
RTS引腳用於通知外部設備計算機欲發送數據。當計算機準備發送數據時,RTS引腳會被置為高電平。
8. Clear to Send (CTS)
CTS引腳用於通知計算機外部設備已經就緒,計算機可以發送數據。當外部設備就緒後,CTS引腳會被置為高電平。
9. Ring Indicator (RI)
RI引腳連接於電話線路上,用於通知計算機電話線路上振鈴的狀態。當電話線路上有來電時,RI引腳會被置為高電平。
四、總結
DB9母頭引腳定義及其應用,
從定義和歷史、引腳定義、引腳詳解三個方面闡述了DB9母頭的基礎知識和常見操作,並給出了相關的代碼示例。希望本文章的內容能夠對讀者理解DB9母頭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UVOR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5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