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NE聚類可視化

一、什麼是TSNE聚類可視化

在多維的數據中,我們難以直觀地觀察每個數據之間的關係。而在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中,我們經常需要對多維數據進行聚類(clustering),找出相似的數據,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和處理。TSNE聚類可視化是一種將高維數據映射到低維空間的方法,既可以將多維數據壓縮成二維或三維空間,也可以保留更多的信息進行可視化展示。

具體來說,在TSNE聚類可視化中,聚類算法會首先在高維空間找到相似的數據點,然後將它們映射到低維空間上,並且使得相似的數據在低維空間中距離更近,不相似的數據在低維空間中距離更遠。最終,我們可以使用散點圖或其他可視化工具將數據點在低維空間中的分布展示出來,從而直觀地觀察不同聚類之間的關係。

二、如何進行TSNE聚類可視化

在Python中,我們可以使用scikit-learn庫中的TSNE算法進行聚類可視化。以下是一個簡單的TSNE聚類可視化的代碼實例:

from sklearn.manifold import TSN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隨機生成100個二維數據點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100, centers=3, n_features=2, random_state=42)

# 對數據進行降維
tsne = TSNE(n_components=2, random_state=42)
X_tsne = tsne.fit_transform(X)

# 可視化
plt.scatter(X_tsne[:, 0], X_tsne[:, 1], c=y)
plt.show()

這段代碼首先使用make_blobs函數生成100個二維數據點(即n_features=2),這些數據點分布在三個簇(即centers=3)中。然後使用TSNE算法將這些數據點降維為二維,並且將點的顏色按照它們所在的簇進行區分。最後,我們使用散點圖將這些數據點在二維空間中展示出來。

三、TSNE聚類可視化的參數

TSNE聚類可視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算法中使用的參數。以下是幾個常用的TSNE參數:

1. n_components

n_components是降維後的維度數,可以取2或3。如果取2,數據將被降維到二維平面上;如果取3,數據將被降維到三維空間中。

2. perplexity

perplexity是TSNE算法中的一個核心參數,用於控制每個點周圍的鄰域大小。較高的perplexity值會導致更大的局部鄰域,這意味着算法將更多地考慮局部結構並且忽略全局結構。

3. learning_rate

learning_rate是學習率參數,用於控制梯度下降的步長。較高的learning_rate值可以使算法更快收斂,但也可能會導致算法陷入局部最小值。

四、TSNE聚類可視化的應用

TSNE聚類可視化可以用於各種領域,例如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生物信息學等。以下是一個簡單的使用TSNE聚類可視化進行文本分類的代碼實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fetch_20newsgroups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CountVectorizer
from sklearn.manifold import TSN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加載數據
newsgroups_train = fetch_20newsgroups(subset='train')
docs = newsgroups_train.data

# 文本特徵提取
vectorizer = CountVectorizer(stop_words='english')
X = vectorizer.fit_transform(docs)

# 對文本特徵進行降維
tsne = TSNE(n_components=2, random_state=42)
X_tsne = tsne.fit_transform(X.toarray())

# 對文本進行聚類,並可視化
labels = newsgroups_train.target
plt.figure(figsize=(10, 8))
plt.scatter(X_tsne[:, 0], X_tsne[:, 1], c=labels)
plt.show()

這段代碼首先使用fetch_20newsgroups函數加載新聞組數據集並且從中提取文本特徵。然後,使用TSNE算法將文本特徵降維為二維,並且將文本分成不同的簇(即不同的新聞主題)。最後,我們使用散點圖將不同的簇在二維空間中展示出來。

五、結論

TSNE聚類可視化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數據分析工具,可以快速、直觀地觀察高維數據的聚類情況。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和數據特點選擇不同的參數,以獲得最佳的可視化效果。

原創文章,作者:HOJUB,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4951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HOJUB的頭像HOJUB
上一篇 2025-02-15 17:10
下一篇 2025-02-15 17:10

相關推薦

  • TSNE圖怎麼看

    一、TS圖怎麼看 TS圖是指t-SNE算法產生的圖像,它可以可視化高維度數據在低維度空間中的分布。對於初次使用的用戶,TS圖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以下是一些如何看待TS圖的方法。 首…

    編程 2024-11-01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