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程池初探
線程池是一種非常常用的多線程處理方式,它可以有效地管理線程的數量,減輕系統的線程負擔,並優化線程的調用方式。線程池的核心是管理線程的數量,核心參數包括線程池大小、任務隊列大小、線程存活時間等等。下面我們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深入探討。
二、線程池大小參數
線程池大小是線程池中工作線程數量的上限,也是線程池能夠同時執行的任務數目的上限。它通常設置為可用處理器數量加1或加2,可以有效地利用系統資源,並且避免線程數目過多導致的堵塞和競爭問題。
線程池大小的設置應該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和系統配置來確定。在常見的web程序中,線程池大小通常根據處理器數目動態調整,同時,根據具體業務可調整線程池大小,以避免因線程數量過多導致系統負荷過大。
//創建線程池,設置線程池大小為5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
三、任務隊列大小參數
任務隊列大小是線程池中緩存任務的隊列大小,其作用是控制線程池中任務數量。任務隊列大小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容易佔滿系統內存資源,過小容易丟失一些任務,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任務隊列的選擇通常有數組隊列、鏈表隊列、優先隊列等等,具體選擇應根據實際業務場景來定。在web應用中,如果需要處理較多網絡IO請求,建議使用ArrayBlockingQueue或LinkedBlockingQueue,可以避免線程因IO操作而沉睡太久而影響其他任務。
//創建線程池,設置任務隊列大小為10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
四、線程存活時間參數
線程存活時間是指工作線程在沒有任務可執行的情況下,存活的超時時間。當線程池中沒有新任務時,多餘的線程會在等待一段時間後被自動回收,以減少資源消耗。
線程存活時間的設置應根據線程池中工作線程的複雜度和工作量來確定。如果工作線程只是簡單的處理一些短小的任務,那麼可以將線程存活時間設置為1分鐘,以充分利用線程資源;如果工作線程比較複雜,工作量比較大,建議將線程存活時間調整為較長的時間,以免重複創建線程帶來的額外開銷。
//創建線程池,設置線程存活時間為1分鐘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new ThreadPoolExecutor(5, 10, 1, TimeUnit.MINUTES,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
五、任務拒絕策略參數
當任務隊列已滿,同時線程池中線程數量已達到最大值,此時再有新的任務提交到線程池,線程池就會拒絕該任務。這時我們需要設置一種任務拒絕策略,在拒絕任務時採取一定的處理方式,如拋出異常、丟棄任務等等。
任務拒絕策略的選擇應根據實際業務來定,有DiscardPolicy、DiscardOldestPolicy、AbortPolicy、CallerRunsPolicy幾種選擇方式。其中DiscardPolicy會直接拋棄新的任務,DiscardOldestPolicy會拋棄任務隊列中最舊的任務,AbortPolicy會直接拋出異常,CallerRunsPolicy會將任務交給執行該任務的線程來處理。
//創建線程池,使用拒絕策略為CallerRunsPolicy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new ThreadPoolExecutor(5, 10, 1, TimeUnit.MINUTES,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 new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六、總結
線程池的核心參數是管理線程的數量、任務隊列的大小、線程存活時間以及拒絕任務的策略。這些參數的設置應根據實際業務場景和系統配置來確定,以達到最優化的線程處理效果。同時,在使用線程池時還需要注意線程的創建、異常處理等方面,才能更好地實現多線程程序的優化。
原創文章,作者:WUKLD,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4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