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0X對比14900K

銳龍9 9950X和酷睿i9 14900K分別是AMD今年和英特爾去年發布的旗艦處理器。如果你要問為什麼英特爾去年發布的旗艦處理器還出現在評測里?那答案必然是“Waste of Sand”,所以我們只能拿英特爾去年的處理器來對比了。

9950X對比14900K

言歸正傳,雖然桌面電腦的大部分用戶都是為了遊戲而去裝機,但還是有小部分用戶除了玩遊戲也需要多核性能去做生產力輸出,例如Adobe的設計類應用,Blender、Cinebench的渲染類應用等等,都是非常吃CPU性能的。因此,本期評測將從生產力應用出發對比兩顆旗艦處理器的性能,比一比這兩顆處理器誰的生產力性能最強,誰又是更有性價比的多核性能怪獸?

規格介紹

9950X對比14900K

我們先來了解這兩顆處理器的規格,銳龍9 9950X有16個核心32個線程,i9-14900K是8個大核16個小核32線程。線程數上,這兩顆處理器是相同的,都是32線程。核心數上,銳龍9 9950X的16個核心都是大核,比i9 14900K的8個大核多了一倍,i9-14900K主要依靠32個小核填補它在多核性能上的短板,不過能不能補得上、補得穩,讓我們進行實測後再告訴大家答案。

測試平台

9950X對比14900K

處理器:Ryzen 9 9950X主板:ASROCK X870E TAICHI內存:G.SKILL Trident DDR5-6000 CL28顯卡:GIGABYTE RTX 4070Ti AERO OC 12G硬盤:Samsung 990 PRO 1TB散熱器:NZXT KRAKEN ELITE 360電源:ANTEC HCG X1000

這次評測我們用了華擎X870E TAICHI主板來搭配銳龍9 9950X,這是華擎推出的X870E旗艦主板,採用24+2+1相供電設計,有雙PCIe 5.0插槽、4個M.2接口、雙USB 4接口、Wi-Fi 7、5Gbps網卡等高端主板的標誌規格,用來搭配銳龍9 9950X這樣的旗艦處理器,再合適不過。當然,銳龍9000處理器同樣也兼容上代的X670/X670E主板,銳龍9 9950X 的功耗僅200W左右,上個B650/B650E主板也夠用,主要還是看你對主板的拓展性能有沒有額外的需求。

9950X對比14900K

處理器:intel Core i5 14600K主板:GIGABYTE Z790 AORUS PRO X內存:Kingston FURY RGB DDR5-6000 CL30顯卡:AMD Radeon RX 7900 XTX硬盤:Kingston KC3000 1TB/ZHITAI TIPRO 7000 2TB散熱器:NZXT Kraken Z63 RGB電源:NZXT C1000 GOLD

酷睿i9 14900K這邊我們用的也是旗艦主板Z790冰雕X,雖然經過“縮缸藍屏門”之後,i9 14900K的功耗被限制到了253W,但如果放開限制也能跑到300W左右,這對於主板的壓力還是頗大,建議還是上好一些的主板,以保證14900K的穩定輸出。

生產力性能測試

9950X對比14900K

在開始生產力測試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兩顆處理器的跑分成績,銳龍9 9950X在常規基準測試比如3DMARK、Geekbench的成績都要高於i9 14900K,領先幅度在2%-9%,綜合來說多核成績更有優勢。另外y-cruncher因為支持AVX-512指令集,所以採用完整512-bit FPU的銳龍9 9950X更有優勢,在這項測試里領先i9 14900K 20%左右。Cinebench的跑分,銳龍9 9950X同樣領先14900K不少,R24的單核和多核分別領先了2%和7%,R23分別領先了0%和15%。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兩組數據差異有點大?這裡的差異主要來自於i9 14900K,它跑重負載測試受制於功耗限制,頻率和性能都會降低不少,但如果放開功耗跑,那縮缸藍屏又會找上門來,真是非常難的抉擇。

9950X對比14900K

做動畫的同學應該都非常熟悉Blender,這款軟件因為開源免費且界面簡單,成為了動畫初學者的首選軟件。銳龍9 9950X在Blender里的渲染性能比i9 14900K快了20%以上,優勢非常明顯。

9950X對比14900K

Corona Benchmark是3ds Max、Cinema 4D的一款渲染引擎,測試渲染圖片的Ray數量,越高越好。銳龍9 9950X在Corona里也很猛,跑出的成績比14900K快了26%了。

9950X對比14900K

Vray與Corona類似,也是一款可用於3ds MAX、Maya、Sketchup、Rhino等軟件的渲染引擎。銳龍9 9950X的性能表現同樣強勁,比i9 14900K快了27.9%之多。

9950X對比14900K

X265 FHD Benchmark是一個純用CPU進行ffmpeg視頻轉碼的軟件,在這個軟件里,銳龍9 9950X的成績比i9 14900K高出24%,性能相當出色。

9950X對比14900K

Procyon是UL公司推出的生產力測試套件,其中包含了辦公(office)、照片(PS+LR)、視頻(PR)三個部分的測試。辦公(office)部分對處理器基本沒什麼壓力,兩顆處理器跑出來的成績差距基本不到1%。照片(PS+LR)部分就不一樣了,銳龍9 9950X明顯領先一大截,成績比i9 14900K高了14%。視頻(PR)部分兩顆處理器的表現也差不多,i9 14900K略微領先了2%。

9950X對比14900K

綜合以上測試,銳龍9 9950X的生產力性能大約比酷睿i9 14900K高出18%,並且在吞吐量較高的應用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現,加上其完整支持AVX512的特性,無疑是“薄紗”i9-14900K。

總結

9950X對比14900K

我們在選擇處理器時,通常有三個方面的考量,性能、價格、未來拓展性。先說性能,從我們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不管是基準測試還是生產力應用的實戰,銳龍9 9950X的性能和成績都要優於酷睿i9-14900K,基準測試多核成績領先9%左右,生產力應用的成績更是遙遙領先,平均領先幅度達到了18%的優秀成績。

價格方面,酷睿i9-14900K因為縮缸門、牙膏倒吸、更換接口等一系列事件,價格已經從原來的4999跌到了現在的3399元。不過14900K的功耗至少還得253W,所以主板、電源、散熱等方面的配置都要貴一些。相較起來,銳龍9 9950X的功耗只有200W左右,主板、電源和散熱都可以選擇便宜一些的搭配,且也更加穩定。所以綜合對比,還是銳龍9 9950X的平台價格更有性價比。

最後就是未來拓展性,剛剛我們已經提了一嘴,英特爾的接口已經從LGA1700迭代到LGA1851,這意味着你剛買回來的Z790主板和14900K將是最後一代產品,未來你將面臨無U可升、主機貶值的尷尬局面。反觀銳龍9 9950X與AM5平台,還處在平台的朝陽期,AMD承諾AM5接口至少將用到2027年,也就是未來你還能選擇升級到Zen 6甚至Zen 7以及未來的X3D產品。

綜合性能、價格、未來拓展性三個方面,銳龍9 9950X就是你生產力主機的不二之選。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4301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5-02-11 14:12
下一篇 2025-02-11 14: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