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SCII碼介紹
ASCII碼就是(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是一種基於拉丁字母的字符編碼系統,用於電子通信。它是現今最通用的字符編碼之一。
ASCII碼錶示的字符包括英文字母、數字、標點符號、控制字符等。
ASCII碼規定用7位二進制數(即0、1組成的數列)來表示所有的字符,共128個。因此,ASCII碼一共可以表示128個字符,其中包括95個可打印字符和33個不可打印字符。
二、ASCII碼原理
ASCII碼的原理是通過把字符編碼和字符表現形式一一對應。
例如:字符 ‘A’ 的ASCII碼是65,對應的二進制碼是 01000001。在計算機運算的時候就直接將 01000001 作為字符 ‘A’ 進行運算。
ASCII碼可以直接進行轉換,例如將字符 ‘B’ 轉換成小寫後的字符 ‘b’,只需要將其對應的ASCII碼減去 32 即可,轉換後的ASCII碼是98,對應的字符為 ‘b’。
三、ASCII碼應用
ASCII碼在計算機領域廣泛應用,常見應用如下:
1.傳輸密碼:密碼在傳輸過程中都是使用ASCII碼進行傳輸,以實現密碼無泄漏。
2.文件傳輸:計算機存儲的文件都是以ASCII碼的形式進行存放,方便文件的格式化存儲。
3.通訊協議:ASCII碼定義了許多數據通訊協議中字符傳輸的標準,使各種計算機都能兼容使用,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
四、使用Python展示ASCII碼
# 輸出ASCII碼錶 for i in range(128): print(i, chr(i))
Python代碼會輸出0~127對應的ASCII碼及字符,如下所示:
0
1 ☺
2 ☻
3 ♥
4 ♦
……
後續的ASCII碼的展示和操作可以使用Python語言進行實現。
五、總結
ASCII碼是計算機領域中廣泛使用的字符編碼系統,它將字符編碼和字符表現形式一一對應,並通過可轉換的方式提高了自身的可用性。在實際開發中,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計算機程序的運行效率。
原創文章,作者:INRRK,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