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 是一款可伸縮、高性能、開源的 NoSQL 數據庫。在應用開發中,使用 MongoDB 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關係型數據庫所面臨的數據存儲問題。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 MongoDB 菜鳥教程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安裝 MongoDB
安裝 MongoDB 首先需要確定你的操作系統,MongoDB 支持 Windows、Linux 和 macOS 操作系統。具體安裝步驟如下:
$ sudo apt-get install mongodb
安裝完畢後,啟動 MongoDB:
$ sudo service mongodb start
如果需要停止 MongoDB 服務,可以執行以下命令:
$ sudo service mongodb stop
二、創建數據庫和數據表
mongodb 的數據存儲形式類似於 json 格式,使用 MongoDB 創建數據庫和數據表需要執行以下命令:
$ mongo // 進入mongodb命令行
> use test // 創建數據庫
> db.createCollection('user') // 創建數據表
在 mongodb 中,數據表和數據都是延遲創建的,只有當插入數據時才會真正地創建。
三、數據的插入和查詢
插入數據需要使用 insert() 方法,查詢數據需要使用 find() 方法。下面是示例代碼:
// 插入數據
db.user.insert({'name':'Lucy', 'age':18, 'sex':'female'})
// 查詢數據,全部數據
db.user.find()
// 查詢數據,條件查詢
db.user.find({'age':{$gt:18}})
MongoDB 支持更多的條件查詢方式,例如 $lt、$ne、$in 等,可參考官方文檔。
四、更新數據
更新數據需要使用 update() 方法,下面是示例代碼:
// 更新數據,指定條件
db.user.update({'name':'Lucy'},{$set:{'age':20}})
// 更新數據,所有數據
db.user.update({},{$set:{'age':20}},false,true)
在 MongoDB 中更新數據需要非常小心,不然會導致數據丟失。建議在更新數據前先備份數據。
五、刪除數據
刪除數據需要使用 remove() 方法,下面是示例代碼:
// 刪除指定數據
db.user.remove({'name':'Lucy'})
// 刪除所有數據
db.user.remove({})
刪除數據同樣需要非常小心,避免誤刪重要數據。
六、使用 PyMongo 操作 MongoDB
PyMongo 是 MongoDB 的 Python 實現,可以通過 PyMongo 來操作 MongoDB 數據庫。下面是示例代碼:
import pymongo
# 連接 MongoDB
client = pymongo.MongoClient('主機名', 端口號)
# 選擇數據庫和數據表
db = client.test
user = db.user
# 插入數據
user.insert({'name':'Lucy', 'age':18, 'sex':'female'})
# 查詢數據
for item in user.find({'age':{$gt:18}}):
print(item)
在實際開發中,使用 PyMongo 可以方便地操作 MongoDB 數據庫,完成數據的增刪改查操作。
原創文章,作者:WCJTM,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