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是對小程序不同模塊、函數等獨立單元進行測試,保證其有良好的功能和接口,可以提高測試的效率,並可及早發現代碼的錯誤。
1.測試框架
小程序的測試框架官方提供了一套名為「mina」的測試框架。mina是一款輕量、易用、靈活的小程序測試框架。mina提供了測試工具包(如WXML SnapshotTester)和測試用例BLI(編寫方式形同HTML),且mina測試框架支持持續集成。使用mina可方便的實現指定目標代碼文件的覆蓋。
//測試框架安裝 npm install mina-test-framework -D
2.測試實例
以計算器小程序為例進行單元測試,測試實例包括:輸入數字、加法計算、減法計算
//加法計算測試
var calc=require('../../utils/calc.js')
test('add',function(){
expect(cal.add(1,2)).toBe(3)
expect(cal.add(-1,2)).toBe(1)
})
//減法計算測試
test('minus',function(){
expect(cal.minus(1,2)).toBe(-1)
expect(cal.minus(-1,2)).toBe(-3)
})
二、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的主要目的是衡量小程序在特定條件下的性能,並發現可能的瓶頸。性能測試可以在小程序進行開發的各個階段進行,也能恰當地掌握不同平台的性能信息,為開發者提供數據支持,從而優化小程序。
1.測試平台
小程序性能測試需要依賴多個測試平台。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測試平台包括Top App、Rabbit Preload等。
2.測試指標
對於小程序性能測試來說,可以考慮四個方面的指標處理:
性能測試指標1:響應時間,即完成任務的平均時間。小程序響應時間受網絡狀況、服務器資源、客戶端硬件等因素影響。
性能測試指標2:並發能力,即同時支持的請求數量。雖然每個客戶每秒發送的請求數量通常靠近或接近1秒,但是很多小程序都需要支持大量的並發請求。
性能測試指標3:穩定性,即小程序在不同時段和場景下的表現。包括短時間的高並發和持續時間較長的壓力測試,以及小程序的過載估計,穩定性的測試反映出了小程序系統級能力。
性能測試指標4:吞吐量,小程序系統能夠承載的最大請求數量。
三、界面測試
界面測試是小程序開發的重要測試環節,小程序的良好交互體驗需要優秀的界面。在界面測試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UI自動化測試工具
目前市場上較為成熟的小程序UI自動化工具仍較少,國內常用的UI自動化工具包括「UIAutomator」、「Appium」、「Webdriver.io」等。
2.編寫測試用例
為保證測試流程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在編寫測試用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測試對象: 小程序的每個頁面對應一個wxml模板文件和wxml頁面文件。在編寫測試用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測試對象。
執行時序: 針對交互事件進行測試,通常是UI元素組件的點擊或者滑動。
測試數據: 通過模擬輸入數據進行測試,比如輸入一組符合格式的用戶名卡號等。
四、安全測試
安全測試是小程序開發的重要測試環節,小程序涉及到用戶的隱私、財產等重要信息,在開發之初,就應該考慮安全性及其測試。
1.安全測試類型
滲透測試: 滲透測試通過對小程序進行模擬攻擊、掃描等,發現可能的安全漏洞。
代碼審查: 對小程序代碼進行安全檢查,抖控制程序中的業務邏輯與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安全配置的正確性等。
加固處理: 對小程序的漏洞進行修補。
//常見小程序的漏洞處理
function escape(str){
str.replace(/&/g, "&")
.replace(//g, ">")
.replace(/"/g, """)
.replace(/'/g, "'")
.replace(/`/g, "`")
return str
}
2.重要接口測試
檢測小程序的重要接口是否可正常使用,如登陸API是否可正常使用。
//微信小程序接口測試例子
import * as APIs from '../../../api/api'
import fetchMock from 'fetch-mock'
fetchMock.mock(APIs.MOCK_API_URL + '/wechat/hotel', 'POST', {
data: true,
code: 200,
message: '查詢成功'
})
APIs.searchHotel('xxx', 'xxxx').then(resp => {
expect(resp.data).toBe(true)
})
原創文章,作者:XTSGB,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3162.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