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初始化列表
C++ 的初始化列表是一種用於初始化類的構造方法的語法糖。它能夠更加清晰地表達對象屬性的初始化順序和方式,使代碼更加簡潔易懂。下面是使用初始化列表的一個例子:
class Example { public: Example(int x, int y) : x_(x), y_(y) {} private: int x_; int y_;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在 `Example` 的構造方法中使用了初始化列表來初始化 `x_` 和 `y_` 屬性。初始化列表在構造方法的參數列表之後,並用冒號進行分隔。在冒號之後,我們將要初始化的屬性作為參數,並在值之前使用一個冒號來分隔。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更加精確地控制屬性的初始化方式。
二、避免直接賦值初始化
與直接賦值初始化相比,使用初始化列表可以避免一些無意義的計算和賦值操作,從而提高構造方法的效率。下面是一個使用直接賦值初始化的例子:
class Example { public: Example(int x, int y) { x_ = x; y_ = y; } private: int x_; int y_;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在 `Example` 的構造方法中直接對 `x_` 和 `y_` 進行了賦值操作。這樣會增加一些無意義的計算和賦值操作,從而降低了構造方法的效率。
三、初始化常量屬性
在 C++ 中,常量屬性必須在構造方法中初始化,否則編譯器會報錯。如果使用直接賦值初始化的方式,很難對常量屬性進行初始化。而使用初始化列表,可以很方便地初始化常量屬性。
class Example { public: Example(int x, int y) : kX_(x), kY_(y) {} private: const int kX_; const int kY_;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初始化列表來初始化了 `kX_` 和 `kY_` 這兩個常量屬性。由於常量屬性是只讀的,所以我們必須在構造方法中進行初始化,並且不能通過對象的成員函數來修改它們的值。
四、使用繼承初始化列表
當類繼承自父類時,我們可以使用初始化列表來初始化父類的屬性。如果不使用初始化列表來初始化父類的屬性,那麼編譯器會默認調用父類的默認構造方法來初始化。
class Parent { public: Parent(int x) : x_(x) {} protected: int x_; }; class Child : public Parent { public: Child(int x, int y) : Parent(x), y_(y) {} private: int y_;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定義了一個父類 `Parent` 和一個子類 `Child`。我們在 `Child` 的構造方法中使用了初始化列表來初始化了父類的屬性 `x_`,然後再初始化了子類的屬性 `y_`。
五、注意事項
在使用初始化列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初始化列表只能用於構造方法中。
- 初始化列表只能用於初始化屬性,不能用於執行其他操作。
- 初始化列表中的屬性初始化順序與它們在類中聲明的順序無關,而是按照初始化列表中的順序進行初始化。
- 如果一個屬性沒有在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那麼它將被默認初始化。對於自定義類型的屬性來說,默認初始化會導致它們的值不確定。
- 不能在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常量引用屬性。
原創文章,作者:SXEFH,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