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數據可視化神器glueviz

一、簡介

Glueviz是一種交互式的可視化軟件,對於探索和分析多維數據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它支持各種數據格式,如FITS和CSV等,可讓用戶輕鬆地創建數據集,訪問和可視化它們,並快速生成複雜的可視化圖表。

二、使用glueviz探索數據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如何使用glueviz來探索數據集。在載入數據集時,glueviz將數據集作為不同的數據集視圖顯示在窗口中,可以切換不同的視圖並可視化它們。例如,展示一個FITS文件,其包含了不同的表,每個表對應一個數據集:

    import glue_jupyter as gj
    from astropy.io import fits

    hdulist = fits.open('data.fits')
    table1 = hdulist[1].data
    table2 = hdulist[2].data

    app = gj.jglue()
    app.add_data(table1, label='Table 1')
    app.add_data(table2, label='Table 2')
    app

通過上面的代碼,我們可以看到在glueviz生成的界面中打開了兩個視圖,分別是“Table 1”和“Table 2”。用戶可以通過點擊不同的視圖,來分析和挖掘數據。

三、通過可視化研究數據

Glueviz最有用的功能是可視化研究數據。除了在常見的2D或3D空間中進行可視化之外,它還可以將數據映射到顏色、大小、形狀等視覺屬性上,從而觀察數據集中更多的細節。例如,我們可以使用table1中的“位置X”和“位置Y”列創建一個散點圖:

    scat = app.scatter2d('Table 1.PositionX', 'Table 1.PositionY')
    scat.style.size = 'Table 1.Flux'

上面的代碼部分中,“Flux”列決定了散點的大小。顏色、形狀和其他視覺屬性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控制。

四、自定義數據可視化工具

Glueviz還支持用戶自定義可視化工具,這意味着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可視化腳本文件,並與glueviz集成。這種自定義工具非常適合特定的數據需求,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靈活性。例如,我們可以創建一個名為“my_vis.py”的文件,其中包含以下代碼:

    from glue.config import viewer_tool
    from glue.plugins.tools import ScatterTool
    from glue.viewers.scatter.qt import ScatterWidget

    class MyScatter(ScatterTool):
        icon = 'myicon.png'
        tool_id = 'my_scatter'
        tool_name = 'My Scatter'
    
        def __init__(self, viewer):
            super(MyScatter, self).__init__(viewer)
            self.mode = 'xy'
            self.viewer = viewer
            self.widget = ScatterWidget(viewer.state)

    viewer_tool(MyScatter)

然後,我們可以把“my_vis.py”導入glueviz,並使用My Scatter工具來探索數據集:

    import my_vis
    app = gj.jglue()
    app.add_data(table1, label='Table 1')
    app.add_data(table2, label='Table 2')
    app.choose_widget('My Scatter')

通過上面的代碼我們可以使用“My Scatter”工具在glueviz中執行數據探索。

五、與Python交互的命令行窗口

Glueviz內置有一個強大的命令行窗口,用戶可以在此窗口中使用Python腳本與glueviz進行交互。正如我們之前所演示的,可以在此處導入自定義腳本所需的程序庫並在窗口中執行自己的Python腳本,以與數據集交互。

例如,以下代碼展示了如何在命令行窗口中查找給定範圍內的所有點:

    scatter_widget = app.scatter2d('Table 1.PositionX', 'Table 1.PositionY')
    mask = (table1['PositionX'] >= 0) & (table1['PositionX'] = 0) & (table1['PositionY'] <= 100)
    indices = np.where(mask)[0]
    scatter_widget.mark_selected(indices)

在以上代碼中,我們先通過Scatter2d將數據集可視化,然後將代碼移動到命令行窗口中。通過使用Python中的布爾運算符,我們可以篩選出在給定範圍內的點,然後使用mark_selected在可視化窗口中標記選定的點。

六、小結

總結來說,glueviz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數據可視化工具,它的強大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數據。探索數據集時,可以選擇不同的視圖,操作方便靈活。並且glueviz支持自定義可視化工具,以解決更特殊的需求。最後,內置的命令行窗口方便用戶與Python腳本進行交互和執行。

原創文章,作者:CZJQ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303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CZJQN的頭像CZJQN
上一篇 2025-01-27 13:34
下一篇 2025-01-27 13:34

相關推薦

  • Python讀取CSV數據畫散點圖

    本文將從以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讀取CSV文件並畫出散點圖的方法: 一、CSV文件介紹 CSV(Comma-Separated Values)即逗號分隔值,是一種存儲表格數據的…

    編程 2025-04-29
  • Python中讀入csv文件數據的方法用法介紹

    csv是一種常見的數據格式,通常用於存儲小型數據集。Python作為一種廣泛流行的編程語言,內置了許多操作csv文件的庫。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Python讀入csv文件的方法。…

    編程 2025-04-29
  • 如何用Python統計列表中各數據的方差和標準差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闡述如何使用Python統計列表中各數據的方差和標準差, 並給出詳細的代碼示例。 一、什麼是方差和標準差 方差是衡量數據變異程度的統計指標,它是每個數據值和該數據值…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多線程讀取數據

    本文將詳細介紹多線程讀取數據在Python中的實現方法以及相關知識點。 一、線程和多線程 線程是操作系統調度的最小單位。單線程程序只有一個線程,按照程序從上到下的順序逐行執行。而多…

    編程 2025-04-29
  • Python爬取公交數據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爬取公交數據的方法: 一、準備工作 1、安裝相關庫 import requests from bs4 import BeautifulSou…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兩張表數據匹配

    本篇文章將詳細闡述如何使用Python將兩張表格中的數據匹配。以下是具體的解決方法。 一、數據匹配的概念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常需要對多組數據進行比對和匹配。在數據量較小的情況下…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數據標準差標準化

    本文將為大家詳細講述Python中的數據標準差標準化,以及涉及到的相關知識。 一、什麼是數據標準差標準化 數據標準差標準化是數據處理中的一種方法,通過對數據進行標準差標準化可以將不…

    編程 2025-04-29
  • 如何使用Python讀取CSV數據

    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等領域,CSV文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文件格式。Python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編程語言,也提供了方便易用的CSV讀取庫。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Python讀取…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如何打亂數據集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打亂數據集的方法。 一、shuffle函數原理 shuffle函數是Python中的一個內置函數,主要作用是將一個可迭代對象的元素隨機排序。 在…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根據表格數據生成折線圖

    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Python根據表格數據生成折線圖。折線圖是一種常見的數據可視化圖表形式,可以用來展示數據的趨勢和變化。Python是一種流行的編程語言,其強大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

    編程 2025-04-29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