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sMDN 非官方文檔詳解

一、Promise概述

Promise是一種用於處理異步操作的技術,它是一種異步計算的抽象,簡單來說就是實現異步編程的重要手段。Promise可以讓我們在代碼內部預先定義好異步操作成功後的結果值、失敗後的處理邏輯和如何響應異步操作結果的狀態。

以下是Promise的基本用法: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在這裡執行異步操作
   // 成功時調用resolve,失敗時調用reject
});

promise.then(function(successResult) {
   // 對於成功的處理邏輯
}).catch(function(errorResult) {
   // 對於失敗的處理邏輯
});

首先我們創建了一個Promise實例,其中包含了resolve和reject兩個參數,在異步操作成功時調用resolve,並傳遞異步計算的結果給到then方法繼續處理。在異步操作拋出錯誤時,我們調用reject,並將錯誤信息傳給catch方法進行錯誤處理。

二、Promise狀態

Promise有3種狀態:

  • pending – 未完成狀態,這時候既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
  • fulfilled – 成功狀態,表示異步操作已經完成。
  • rejected – 失敗狀態,表示異步操作已經失敗。

在Promise實例創建時,狀態為pending。當調用resolve時,狀態變為fulfilled;調用reject時,狀態變為rejected。Promise狀態一旦確定就不能再次改變。

以下是實現Promise狀態的例子:

le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let isSuccess = true; // 異步操作是否成功
    if (isSuccess) {
        resolve("異步操作成功了!");
    } else {
        reject("異步操作失敗了!");
    }
});

myPromise.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上述代碼中,當異步操作成功時,我們調用了resolve並傳遞了一個成功的結果給到then。在異步操作失敗時,我們調用了reject並傳遞了錯誤信息到catch方法。

三、 Promise API

1. Promise.all()

Promise.all接收一個Promise對象數組作為參數,當所有Promise對象完成時,它會返回一個由每個Promise結果值組成的數組。如果有任何一個Promise對象失敗,它 immediately 也會失敗,隨後的 then 方法不會執行,而是進入 catch。

以下是Promise.all的例子:

let promisesList = [Promise.resolve(3), Promise.resolve(4),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function () {
        resolve('done');
    }, 1000);
})];

Promise.all(promisesList).then(function (results) {
    console.log(results);
}).catch(function (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

當promisesList中所有的Promise對象完成時,則會打印值為3,4,和’done’的數組results。

2. Promise.race()

Promise.race接受一組Promise對象作為參數,並返回第一個完成後的Promise對象的結果,不管它是成功還是失敗。如果傳入一個空數組,Promise.race 將永遠處於等待狀態。

以下是Promise.race的例子:

le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500, "p1");
});

let p2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200, "p2");
});

Promise.race([p1, p2]).then(function(value) {
  console.log(value);
  // 在p2成功之後就立即完成
});

當p2成功時立即完成該Promise,返回值為’p2’。

3. Promise.reject()

Promise.reject是一個標準的Promise reject狀態函數,它返回一個帶有拒絕原因參數的Promise對象。

Promise.reject("Something went wrong").catch((reason) => {
    console.log('Handle rejected promise ('+reason+') here.');
});

在使用Promise.reject時,我們將一個錯誤的消息傳遞給了catch方法,以便我們能夠及時處理Promise對象的拒絕狀態。

4. Promise.resolve()

Promise.resolve是一個標準的Promise resolved狀態函數,它返回一個解決的Promise對象。

Promise.resolve(4).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5); // 輸出 9
});

在上述代碼中,我們將數字4傳遞給了Promise.resolve,當Promise對象解決時,輸出值為9。

四、Promise並行與串行

1. Promise並行

假設我們有多個異步任務需要同時進行,完成這些異步任務的最終結果是我們需要的。這時候可以使用Promise.all方法,根據Promise的規範,只有在所有Promise都同意完成後,Promise.all才會返回複合Promise中所有成功完成操作的結果的一個Promise。

以下是Promise並行的例子:

// 模擬異步任務
function task(num)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resolve(num);
    }, Math.random() * 3000);
  });
}

// 多個異步任務同時進行
Promise.all([task(1), task(2), task(3)]).then(function(results) {
  console.log(results); // [1,2,3]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error(err);
});

在上述代碼中,我們使用Promise.all方法來實現多個異步任務的同時進行,當這些異步任務全部完成後,我們才會執行then方法,輸出每個任務的結果值。

2. Promise串行

當需要讓多個異步任務依次順序執行時,可以使用Promise.then方法。這種方式也稱為鏈式調用。

以下是Promise串行的例子:

// 模擬異步任務
function task(num)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resolve(num);
    }, Math.random() * 3000);
  });
}

task(1)
.then(functio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return task(2);
})
.then(functio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return task(3);
})
.then(functio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error(err);
});

在上述代碼中,我們使用Promise.then方法來實現異步任務的順序執行,每一個任務都必須在上一個任務完成後才能執行。使用then方法將任務分別串聯起來,並輸出每一個結果值。

五、Promise優缺點

1. Promise優點

  • 解決了回調地獄問題
  • 更易於代碼維護和閱讀
  • 提供了處理異步操作更好的方式

2. Promise缺點

  • 無法取消Promise
  • 在適用的情況下,速度比傳統回調慢,具有更多的內存消耗
  • Promise 在處理硬盤異步IO(文件系統)時存在問題

六、結論

Promise是Javascript中異步編程的重要手段,通過引入Promise規範,我們可以更好地處理異步操作,避免回調地獄等問題;同時也提供了多種優化性能和提高可讀性的API。

不過Promise也有一些缺點,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仔細斟酌,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使用。

原創文章,作者:JMYMW,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294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JMYMW的頭像JMYMW
上一篇 2025-01-27 13:34
下一篇 2025-01-27 13:34

相關推薦

  • 使用Spire.PDF進行PDF文檔處理

    Spire.PDF是一款C#的PDF庫,它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簡便地處理PDF文檔。本篇文章將會介紹Spire.PDF庫的一些基本用法和常見功能。 一、PDF文檔創建 創建PDF文…

    編程 2025-04-29
  • Python爬蟲文檔報告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介紹Python爬蟲文檔的相關內容,包括:爬蟲基礎知識、爬蟲框架及常用庫、爬蟲實戰等。 一、爬蟲基礎知識 1、爬蟲的定義: 爬蟲是一種自動化程序,通過模擬人的行為在…

    編程 2025-04-28
  • Python生成PDF文檔

    Python是一門廣泛使用的高級編程語言,它可以應用於各種領域,包括Web開發、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中,有很多需要生成PDF文檔的需求。Python有很多第三方庫…

    編程 2025-04-28
  • Linux sync詳解

    一、sync概述 sync是Linux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命令,它可以將文件系統緩存中的內容,強制寫入磁盤中。在執行sync之前,所有的文件系統更新將不會立即寫入磁盤,而是先緩存在內存…

    編程 2025-04-25
  • 神經網絡代碼詳解

    神經網絡作為一種人工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而神經網絡的模型編寫,離不開代碼。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神經網絡模型編寫的代碼技術。 一、神經網…

    編程 2025-04-25
  • MPU6050工作原理詳解

    一、什麼是MPU6050 MPU6050是一種六軸慣性傳感器,能夠同時測量加速度和角速度。它由三個傳感器組成:一個三軸加速度計和一個三軸陀螺儀。這個組合提供了非常精細的姿態解算,其…

    編程 2025-04-25
  • Python安裝OS庫詳解

    一、OS簡介 OS庫是Python標準庫的一部分,它提供了跨平台的操作系統功能,使得Python可以進行文件操作、進程管理、環境變量讀取等系統級操作。 OS庫中包含了大量的文件和目…

    編程 2025-04-25
  • Java BigDecimal 精度詳解

    一、基礎概念 Java BigDecimal 是一個用於高精度計算的類。普通的 double 或 float 類型只能精確表示有限的數字,而對於需要高精度計算的場景,BigDeci…

    編程 2025-04-25
  • Linux修改文件名命令詳解

    在Linux系統中,修改文件名是一個很常見的操作。Linux提供了多種方式來修改文件名,這篇文章將介紹Linux修改文件名的詳細操作。 一、mv命令 mv命令是Linux下的常用命…

    編程 2025-04-25
  • git config user.name的詳解

    一、為什麼要使用git config user.name? git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很多程序員都會用到它。在使用git commit提交代碼時,需要記錄commi…

    編程 2025-04-25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