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1、SQL注入是指攻擊者利用Web應用程序中存在漏洞,向後台數據庫提交惡意SQL指令進行攻擊的行為。
2、攻擊者可以通過SQL注入獲取數據庫敏感信息、篡改、刪除數據,甚至直接控制後台服務器。
3、SQL注入發生的主要原因是Web應用程序沒有對用戶的輸入進行充分的驗證和過濾。
二、常見攻擊方法
1、注入攻擊 – 用戶輸入的參數沒有經過轉義處理,那麼攻擊者可以通過輸入的參數進行SQL攻擊,造成應用程序漏洞和後台數據庫數據泄漏。
// PHP代碼示例 $userId = $_GET['userId'];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_id = '$userId'"; ...
2、盲注攻擊 – 在Blind SQL注入中,攻擊者能否成功執行SQL語句並不取決於錯誤信息的顯示,而是取決於攻擊者自己構造的語句本身,屬於一種較為複雜的攻擊方式。
// PHP代碼示例 $username = $_GET['username'];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AND password = '$password'"; ...
3、堆疊注入攻擊 – 在SQL注入中,堆疊注入(stacked injection)指的是惡意用戶在串聯SQL查詢時,使用分號(;)來繞過限制,插入額外的查詢。
// PHP代碼示例 $productId = $_GET['productId']; $sql = "SELECT * FROM products WHERE product_id = '$productId';DELETE FROM orders WHERE product_id = '$productId'"; ...
三、測試方法
1、單引號測試 – 在用戶輸入參數中添加單引號,如果Web應用程序沒有進行轉義,會導致語句異常執行。
productId=1' SELECT * FROM products WHERE id = '1'' // 查詢的結果將是錯誤的
2、注釋測試 – 在SQL語句中添加註釋會繞過轉義,攻擊者可以插入執行惡意代碼。
productId=1-- SELECT * FROM products WHERE id = 1 -- ' // 查詢的結果將是正確的 productId=1' LIMIT 1--
3、UNION測試 – UNION是SQL中的查詢操作,攻擊者可以利用UNION來合併表並檢索非授權的數據。
productId=1' UNION SELECT 1,2,3 -- // 查詢的結果將包括1,2,3
4、布爾測試 – 通過判斷結果真假來判斷是否存在漏洞。
productId=1' AND (SELECT COUNT(*) FROM users) = 1 -- // 查詢的結果為真,則存在漏洞
5、錯誤測試 – 利用SQL錯誤信息暴露服務端緩存。
productId=1' AND 1=2 UNION SELECT 1,2,3 FROM products WHERE productId GROUP BY CONCAT((SELECT COUNT(*)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LIMIT 0,1),FLOOR(RAND(0)*2)) HAVING MIN(0)# // 查詢的結果將返回錯誤信息,包含數據庫版本和相關信息
四、防禦措施
1、輸入驗證和過濾 – 對用戶輸入的參數進行前端、後端以及數據庫層面的檢查和轉義處理,確保用戶輸入數據的安全性。
2、使用參數化查詢 – 使用參數化查詢語句,即通過佔位符直接傳遞參數,避免了SQL的字符串拼接,從而避免了SQL注入。
3、最小化權限 – 後端數據庫用戶的最小化權限,即所需即所得,可以減小後端SQL注入攻擊的風險。
4、防護設備 – 在Web應用程序和數據庫服務器之間,添加WAF(Web應用程序防護)設備進行攔截,可以有效防止各種類型的攻擊。
原創文章,作者:FCTBS,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