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CM模式簡介
ACM模式(Algorithm Contest Mode)是指在算法競賽中所使用的評分模式。在ACM模式下,所有參賽選手通過單個命令行交互式的方式,向評測機提交自己編寫的程序。ACM模式下,評測機對每個提交的程序進行評測,返回程序的執行結果與用時信息。
通常,在ACM模式下,選手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編寫算法,並通過給出的測試數據進行程序調試。選手的算法需要滿足程序正確性和時效性兩個要求,並且需要在計算機性能較低的環境下得到最高的運行效率。此外,ACM模式下所使用的語言往往是C/C++等基本語言。
二、ACM模式的應用
1、算法競賽
ACM模式主要應用在算法競賽中,如ACM-ICPC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Google Code Jam、Codeforces等等。在這些比賽中,ACM模式作為評分機制,通過對選手程序進行評測,獲取選手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測試數據的情況,最終得分並決定選手的排名。
2、算法學習
由於ACM模式強調程序正確性和時效性等要求,因此在算法學習中也非常有價值。ACM模式下的算法學習包括算法實現、調試以及性能優化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算法能力和編程素養。
三、ACM模式的實現
1、題目分類與解題思路確定
在ACM模式下,題目分類和解題思路的確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為此,選手需要仔細閱讀題目描述,確定題目的分類和解題思路。
2、代碼實現與調試
根據題目的要求,選手需要編寫程序實現所需算法,然後通過樣例和本地測試數據進行程序調試。在調試中,選手需要對代碼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優化,直至獲取正確的結果。
3、提交和評測
當選手編寫完成程序並對程序進行測試後,需要提交代碼到評測機中。評測機會對選手提交的程序進行編譯、執行,返回程序的執行結果和用時信息。選手需要通過完整的評測過程來確保程序的正確性和時效性。
四、示例代碼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00005; //以下為快速讀入 char buf[maxn],*p1=buf,*p2=buf,obuff[maxn],*O=obuff; #define gc() (p1==p2&&(p2=(p1=buf)+fread(buf,1,maxn,stdin),p1==p2)?EOF:*p1++) inline int read(){ int ret=0,f=1;char ch=gc(); while(!isdigit(ch)){if(ch=='-')f=-f;ch=gc();} while(isdigit(ch)){ret=ret*10+ch-'0';ch=gc();} return ret*f; } int main(){ int n=read(); int ans=n/5; //每一層循環可以循環5次求出質因數5的個數 while(ans>=5){ //如果當前次數能被5整除,說明在下一層中還會有額外的因數5 ans/=5; n+=ans; } cout<<n<<endl; return 0; }
原創文章,作者:SLFQB,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