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f語句概述
if語句是Python中最基本的控制流程之一,根據判斷條件的真假來決定是否執行某段代碼。下面是if語句的基本語法結構:
if 條件語句:
執行語句
如果條件語句為真,則執行縮進塊內的代碼。注意,Python中使用縮進來表示代碼塊,即縮進相同的代碼塊被認為是一個代碼塊。
除了if語句外,還有elif和else語句。下面是完整的if語句結構:
if 條件語句1:
執行語句1
elif 條件語句2:
執行語句2
else:
執行語句3
如果條件語句1為真,則執行執行語句1;如果條件語句1為假,而條件語句2為真,則執行執行語句2。如果條件語句1和條件語句2都為假,則執行執行語句3。
二、比較操作符
條件語句中的比較操作符有以下6個:
1、== 等於
2、!= 不等於
3、 不等於(Python3中不支持)
4、> 大於
5、>= 大於等於
6、< 小於
7、<= 小於等於
使用這些比較操作符可以將各種類型的數據相互比較,比如數字、字符串、列表等。
示例代碼:
x = 10
if x == 10:
print("變量 x 的值為10")
三、邏輯操作符
邏輯操作符有and、or和not三種,分別表示邏輯與、邏輯或和邏輯非。
示例代碼:
x = 10
y = 5
if x > 5 and y 5 or y > 10:
print("條件語句為真")
if not x < y:
print("條件語句為真")
四、簡寫if語句
簡寫if語句是指一行代碼中帶有if語句,用來判斷並在一行代碼中執行語句。它的語法結構如下:
條件語句為真時執行的語句 if 條件語句 else 條件語句為假時執行的語句
示例代碼:
x = 10
y = 5
print("x 大於 y") if x > y else print("x 小於或等於 y")
五、三元操作符
三元操作符是三目(條件)運算符的簡寫形式,也是一種簡寫if語句的方式。它的語法如下:
條件語句為真時返回的結果 if 條件語句 else 條件語句為假時返回的結果
示例代碼:
x = 10
y = 5
z = x if x > y else y
print(z)
六、多重判斷
多重判斷是指在一個if語句中嵌套了另一個if語句,根據判斷條件的不同來執行不同的代碼塊。它的語法如下:
if 條件1:
執行語句1
if 條件2:
執行語句2
else:
執行語句3
else:
執行語句4
示例代碼:
5:
print("x 大於 5")
if x > 7:
print("x 大於 7")
else:
print("x 小於等於 7")
else:
print("x 小於等於 5")
七、斷言語句
斷言語句是一種調試工具,在代碼中插入斷言語句,程序將在運行時對斷言是否為真做出判斷,如果為真,則繼續執行;如果為假,則拋出異常並終止程序。它的語法如下:
assert 條件語句, 輸出信息
示例代碼:
<code+x = 10 assert x == 10, "x 的值不為 10"
八、總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Python if條件語句的用法,包括if、elif、else語句,以及比較操作符、邏輯操作符、簡寫if語句、三元操作符、多重判斷和斷言語句等。掌握這些內容對Python編程的掌握至關重要,希望讀者可以認真學習和實踐,提高自己的編程能力。
原創文章,作者:LAIKB,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3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