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的函數嵌套調用與函數遞歸調用有啥區別?
- 2、C語言中三個if語句的嵌套怎理解
- 3、C語言switch-case嵌套
- 4、C語言中的“嵌套”是什麼意思
- 5、求教c語言的嵌套
- 6、c語言中for語句的嵌套怎樣理解
C語言的函數嵌套調用與函數遞歸調用有啥區別?
需要明白的是
函數嵌套是語言特性,遞歸調用是邏輯思想。
函數嵌套允許在一個函數中調用另外一個函數,比如有三個函數
funca()
{
funcb();
}
funcb()
{
funcc();
}
funcc()
{
cout “Hello” endl;
}
這個就叫做嵌套調用,它是一個語言提供的程序設計的方法,也就是語言的特性。
而遞歸是一種解決方案,一種思想,將一個大工作分為逐漸減小的小工作,比如說一個和尚要搬50塊石頭,他想,只要先搬走49塊,那剩下的一塊就能搬完了,然後考慮那49塊,只要先搬走48塊,那剩下的一塊就能搬完了……,遞歸是一種思想,只不過在程序中,就是依靠函數嵌套這個特性來實現了。
遞歸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自己調用自己(不就嵌套調用了嘛)。
funca()
{
if(statement1)
funca();
else
exit(0);
}
概括說,函數嵌套就是函數調用函數,是普遍的,遞歸就是函數調用自身,使函數嵌套的一個特例。
我說的不知道明不明白,有點亂……
C語言中三個if語句的嵌套怎理解
嚴格按照if語句的格式來看待if語句,可以在條件執行體語句上外包大括號以便區別:
if
(
條件
)
語句;
//語句也可以是:{
語句;語句;…;語句;
}
if
(
條件
)
語句;
else
語句;
//語句也可以是:{
語句;語句;…;語句;
}
如果在嵌套的if語句中出現else,編譯器會自動向前找到最近的那個if完成一個完整的if…else
…語句;你也可以在遇到else後找到這個結構然後用大括號將它們括起來表示這是一條if語句,省得混淆,比如:
if
(
A
)
if
(
B
)
else
語句A;
else
語句B;
可以看成:if
(
A
)
{
if
(
B
)
else
語句A;
}
else
語句B;
其中嵌套的if語句可以看成一條語句,基本結構是:
if
(
A
)
語句C;
else
語句B;
其中語句C是一條if語句:if
(
B
)
else
語句A;
C語言switch-case嵌套
輸出@#
void
main()
{
int
a=2,b=7,c=5;
switch(a0)//判斷是真(a0)繼續執行
{
case
1:switch(b10)//判斷為真(b=710)繼續執行(邏輯真為1,假為0)
{
case
1:printf(“@”);break;//輸出@
遇到break跳出case1
case
0:printf(“!”);break;
}
case
0:switch(c==5)//判斷為真(c==5)繼續
{
case
0:printf(“*”);break;//0表示邏輯假跳為下一句
case
1:printf(“#”);break;//輸出#
遇到break跳出case2
default:printf(“%%”);break;
}
default:printf(“”);//default在大括號外不受case1
case2影響繼續執行輸出
}
printf(“\n”);//輸出回車
}
C語言中的“嵌套”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一個語句的內部,含有一個或更多的同種語句。
例如:
if(條件1)
{if(條件2)….;}
例如:
for(i=0;i5;i++)
{for(j=0;j10;j++)
….;
}
求教c語言的嵌套
printf(“請輸入a的值”);
scanf(“%d”,a);
if(a10)//a=0的時候,明顯符合a10條件,但是不符合裡面嵌套的a1條件,不做任何操作。
{
if(a1)
t=1;
}
else t=2;
printf(“請輸入a的值”);
scanf(“%d”,a);
if(a10)//a=100,第一步驗證就不符合條件,又沒有else語句對應,也是什麼都不做
{
if(a1)
t=1;
else t=2;
}
我還是加上第二題的實戰圖吧:
我初始化t為99999了,防止輸出未初始化的變量。可以看到99999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a=100的時候,沒有影響到t。不要看死書了,按自己的邏輯理解吧。
總之看if 的嵌套,else總是與最近的if成對。然後自己加大括號對好格式,用手寫在紙上畫明了一點。希望能幫到你!
c語言中for語句的嵌套怎樣理解
所謂for語句的嵌套就是多層for循環的使用,
舉個二維數組賦值的例子,
int
a[3][4];
//定義一個3行4列的二維數組
int
i;
//用來控制行
int
j;
//用來控制列
int
tmp=1;
for(i=0;i3;i++)
//該循環就是第一層循環,用來控制行號
{
for(j=0;i4;j++)
//該循環就是第二層循環,用來控制列號
{
a[i][j]=tmp++;
}
}
//到這裡就實現了二維數組的賦值操作
原創文章,作者:MJLGX,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