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0日,熱血江湖公測,開啟了一代人的江湖夢。
遊戲推出的前兩年,可以說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6年高峰時期同時在線超過30萬,在那個時代可謂風光無限。然而卻在僅僅兩年後,遊戲便走上了衰落,不得不讓人扼腕。
回想熱血江湖的發家史與破敗史,與一個人有很大關係:趙小明。
趙小明是一起玩遊戲(17GAME)的創始人,此人眼光獨到,對當時遊戲市場的形勢與玩家的喜好有着精準的判斷與洞察,在第一眼看到熱血江湖之後,便認定這個遊戲會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傾家蕩產也要把這個遊戲做成,事實也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優秀的遊戲質量加上主動型免費的模式加持,使得熱血江湖在2005年3月內測之初,便展現出自己強大的吸粉能力。
遊戲以清新明亮的3D建模,非常討喜的Q版人物造型,略顯搞怪的配音表情,流暢華麗的技能動作,美艷帥氣的披風(裝備)造型,輕鬆浪漫的武俠世界觀,相對公平的遊戲環境,深受廣大玩家喜愛。
遊戲內測時期的火爆,給了趙小明團隊極大的信心,在獲得了投資方注資之後,很快擴充了服務器,一個多月後遊戲便展開了公測,從此便開始了記錄刷新之路。
短短一年時間內,遊戲註冊用戶超過2000萬,忠實用戶超過200萬,同時在線達到驚人的30萬,在那個時代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達到30萬同時在線,簡直是一個奇蹟。
由於熱血江湖在設計之初,便放棄了點卡收費模式,是最早期的主動型免費遊戲之一,也是第一家打出“免費遊戲,收費品質”的遊戲公司。
在趙小明時代,這確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承諾,這也是熱血江湖前兩年獲得無數玩家認可的最重要原因。
在熱血江湖早期,遊戲的運營策略極其的剋制,道具商城從不售賣任何影響遊戲公平性的道具,只售賣紅藍染髮,土靈披風等消耗型外觀型道具,加上官方對遊戲外掛的雷厲打擊,形成的健康綠色的遊戲環境,簡直是玩家的天堂。
由於對外掛的打壓,遊戲經濟系統相對穩定,遊戲內最值錢的東西不是商城道具,而是玩家自己打造的武器裝備。得益於遊戲中所有裝備石頭全掉落的機制,玩家付出的時間,均可以獲得對應的回報,如果運氣足夠好,一個高級的石頭或武器飾品,就可以瞬間讓自己成為富翁,完成屌絲到高富帥的逆襲——這也是最熱血江湖最吸引玩家的地方。
這就是傳說中的:開局一把刀,石頭全掉落,裝備全打造。
那是個最好的時代,雖然短暫,卻很美好。此後十餘年,再也沒有一款免費遊戲,能達到那個高度。
然而好景總是不長,在度過了最好的兩年之後,趙小明被投資方中華網架空,期間狗血劇情不斷,最終無奈退出17GAME。創始團隊被排擠,勢必帶來內部管理與遊戲運營的動蕩。熱血江湖很快便淪為這場商戰的犧牲品,短時間內服務器各種宕機,外掛泛濫,盜號猖獗,遊戲環境極度惡化,熱血江湖急速衰落,從此走下神壇。
反觀熱血江湖的成敗,其實也是發起人趙小明的成敗。趙小明慧眼識珠,初始團隊充滿朝氣與幹勁,熱愛遊戲富於理想有奮鬥精神,創造熱血江湖的運營奇蹟實屬必然。
趙小明的失敗在於,看公司卻不夠准。所謂商場如戰場,在蛋糕足夠大的時候,利益驅動足夠強的時候,如果沒有找到一個足夠有魄力有戰略眼光的後台支撐自己向更高更強攀爬,個人理想成為集團利益的犧牲品,幾乎也是必然的。
找中華網做投資方,幾乎是在自尋死路。這點從2002年陳天橋孤注一擲代理傳奇卻遭中華網撤資一事便可見一斑。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趙小明當年沒有找中華網,而是找了網易、新浪、搜狐、騰訊投資藉以解決當時熱血江湖服務器帶寬短缺的窘境,熱血江湖是不是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呢?趙小明這個遊戲奇才是不是會帶給玩家們更多驚喜呢?
允許有這個假如的話,我相信《熱血江湖》應該會更好,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淪為外掛江湖。
熱血江湖純粹依靠刷怪升級的泡菜設定,雖然有着明顯的弊病,但也還是有解決方案可以保持玩家在各個不同階段的遊戲體驗。
然並卵,結局已成定局,留下的只是幾百萬忠實玩家關於江湖的難忘回憶,以及那些關於江湖的揮之不去的夢魘。
如果你是江湖老玩家,你一定記得泫勃派南門的癩蛤蟆,西門的三尾狐,東門的水牛。
你一定曾為了一張灰狼王皮而焦頭爛額,也一定曾因為走錯路被紅狼追出好遠。
你一定曾為了學習卡怪專門找高手請教,也一定曾因為打到一塊攻5石頭開心半天。
你一定曾為了被騙裝備而傷心難過,也一定曾因為朋友幫助而感動萬分。
你一定曾為了裝備強碎懊惱不已,也一定曾因為強化成功暗自竊喜。
你一定曾為了南明湖被殺歇斯底里,也一定曾因為路過的醫生給了一個521而莫名感激。
…….
縱然年華老去,我們曾身在江湖。
原創文章,作者:我在右,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