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創業證券行情分析「第一創業證券官網首頁」

1、 證券牌照齊全,高管團隊穩定

1.1、 規模不斷擴大,業務牌照齊全

公司前身為佛山證券公司,1993 年,佛山證券公司成立。1997 年,改製為佛山證券 有限責任公司。2002 年,佛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增資擴股,同時更名為“第一 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遷址至深圳。2008 年 8 月和 2011 年 8 月,公司共經歷兩 次增資擴股,註冊資本金增至 20 億元。2016 年 5 月,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2.2 億 股並在深交所上市,註冊資本金增至 22 億元。

公司擁有證券全牌照。公司擁有 5 家全資子公司,包括投行、期貨、PE 子公司,同 時控股創金合信公司。公司擁有齊全的證券業務牌照,經營範圍涵蓋證券經紀、投 資諮詢、證券承銷、自營、資產管理、代銷金融產品等,覆蓋交易所、銀行間、一 級股權投資市場、中證機構間等場內外市場,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1.2、 股權結構分散,高管團隊穩定

股權結構分散,治理體系完善。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公司無實際控制人。2019 年,公司原第一大股東華熙昕宇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 1.2%股份, 原第二大股東首創集團被動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2020 年公司進行非公開發行,首 農集團、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展基金(有限合夥)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首創集 團為國有法人,國企股東背景的嚴合規及穩風控風格,民企股東背景的高效率加強 激勵措施,共同形成了公司高效且穩健的治理體系。

管理層穩定,從業經驗豐富。公司董事長劉學民自公司創立初期始終為董事長,在 公司任職超過 20 年。公司總裁王芳自 2004 年起加入公司,在公司先後擔任首席律 師、法律合規部總經理、合規總監、副總裁、總裁,任職超過 15 年。公司管理人員 穩定,從業經驗豐富。

2、 大資管和固收業務驅動公司業績高增

2.1、 業績大幅增長,大資管和固收為兩大核心主業

2019 年凈利潤大幅改善,盈利能力呈上升態勢。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自 2015 年起 逐年下降,2019 年業績改善明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45.94%/+341.67%。公司 ROE 與行業變動趨勢一致,ROE 水平略低於行業平均。2019 年起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2019 年及 2020Q1 年化 ROE 分別為 6.24%/10.10%,超過行業平均。

2020 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大幅預增。公司預計 2020 年 1-6 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 潤 3.97 億至 4.39 億,同比變動 90.00%至 110.00%。2020 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行情 大幅波動,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證券經紀及信用業務、投資與交易業務等收入 同比實現增長。公司用事實證明,以固收為特色、以資管為核心的特色化轉型中, 並不會缺席權益市場牛市的成長契機。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規模體量排名處於行業中游,資管業務優勢明顯。公司總資產排名穩定在行業 50 名 左右,凈利潤呈增長趨勢,2019 年行業 44 名。凈資產、凈資本、核心凈資本排名為 60 左右,公司規模體量排名處於行業中游。公司資管業務遠超綜合排名,優勢地位 明顯;經紀、融資類業務排名靠後,處於相對劣勢地位。

資管業務佔優,手續費業務高於同業。公司資管業務佔比約為上市公司平均佔比的 三倍左右,高佔比的資管業務帶動輕資產型業務高於同業。資金型業務相對佔比較 低,利息凈收入佔比遠低於上市公司平均佔比。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以固定收益業務為特色,以資產管理業務為核心。公司發展固收業務為特色業務, 2014 年佔比第一,2019 年佔比 17%,與證券經紀業務持平。公司以大資管業務(包 括資產管理業務和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業務)為核心業務,佔比從 20%升提至 41%, 穩坐公司第一大業務。固收及大資管業務佔比合計達 58%,充分彰顯公司以固收業 務為特色,以資管業務為核心的戰略目標。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2.2、 大資管業務:業務布局完善,收入持續增長

三架馬車齊驅,業務布局逐漸形成。公司大資管業務主要包括券商資管、公募基金 管理業務、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與另類投資業務,其中,公募基金管理業務通過 子公司創金合信開展,私募股權投資業務通過子公司一創投資開展,另類投資業務 通過創新資本開展,大資管業務布局形成。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券商資管與公募基金業務發力驅動凈收入增長,去通道造成業務規模有所放緩。2015 年,大資管業務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主要源於公募基金資管業績改善明顯。2019 年 券商資管業務帶動資管業務整體凈收入有所突破。受去通道影響,大資管業務規模 從 2007 年的 2181 億元下降至 1587 億元。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券商資管業務

主動管理能力提升帶動業績增長,去通道影響下業務規模有所下降。券商資管業務 包括集合資管、定向資管及專項資管業務三類。公司機構委託業務優勢明顯,定向 資管業務佔比最高。公司持續提升主動管理能力,不斷積累客戶資源,同時受益於 2018 年債市上行,2019年迎來業務爆發,定向資管業務凈收入為 3.57 億元,同比+70%。 此外,受去通道影響,定向資管規模明顯下降,2019 年定向資管業務規模為 1500 億左右,較 2016 年下降 38%。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專項業務取得突破,專業能力獲得市場認可。2019 年,公司作為總協調人、財務顧 問、募集人成功發行我國首支知識產權權證化標準化產品,實現我國知識產權證券 化零突破。同時,公司作為計劃管理人成功發行境內首單商業物業百億儲架式類 REITs 項目首期產品,專項業務取得較大突破。公司在 2019 年榮獲“中國最佳固收類券商資管獎“、“2019 中國固收類投投資團隊君鼎獎“等獎項,資管能力受到市 場認可。

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公募基金與專戶業務雙核驅動,業務發展保持平穩。隨着公司着力打造大資管業務, 公司在產品研發、渠道拓展、產品線布局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公司公募基金業務自 2016 年起有了突破性進展,凈收入和業務規模同比增長約 485%/220%。公司堅持公 募基金與專戶業務雙核驅動,近幾年業績增速有所放緩,業務規模略有下降。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專戶管理月均規模市場第二,業務榮獲多項大獎。公司在專戶業務上,不斷推進存 量產品轉型,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增強客戶粘性,根據公司年報,2019 年度創金合 信專業管理月均規模市場第二。同時,公司榮獲深交所“2019 年優秀債券投資交易 機構”、蘇寧金融“最佳用戶陪伴基金公司”等多項大獎,行業優勢地位明顯。

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與另類投資業務

2019 年收入大幅增長,業務規模保持平穩。2019 年市場情況良好,公允價值變動損 益大幅增加,從 2018 年-0.1 萬增加至 4.2 億,帶動業績明顯增長。由於私募股權投 資市場發展趨緩,募資規模大幅收縮,投資活躍度下降,項目投資、基金退出面臨 較大壓力,投資收益逐漸收窄。公司基金管理規模較為平穩,2019 年規模增速有所 回落。

業務布局早,下設 5 家二級子公司。公司在私募股權基金方面業務布局較早,已構 建了完整的基金投資體系,涵蓋天使投資、VC/PE、Pre-IPO、產業基金、併購基金 等在內的全生命周期基金。截至 2019 年,公司有 5 家二級私募子公司獲得了證券公 司私募基金子公司管理人資格,行業排名第三,優勢地位明顯。公司目前共管理 18 只基金產品,覆蓋 TMT、生物醫藥、農業、大消費等多類產業。

公募 REITs 是公司大資管業務協同的新方向。根據公司投資者關係活動公告,隨着 中國公募 REITs 時代正式到來,公司正積極籌劃推進公募 REITs。長期看,公募 REITs 將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產品類型之一,業務空間廣闊。公募 REITs 業務需要券商各 類牌照協同,公司資管、投行牌照齊全,具有市場化的經營機制和良好的內部協同, 且具有項目經驗和業務資源,未來有望充分受益於公募 REITs 發展機遇。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2.3、 固定收益業務:業務特色優勢明顯

固收業務包括銷售和投資交易兩大細分業務。公司固定收益業務分為固定收益產品 銷售和固定收益產品投資交易業務。固收產品銷售業務指公司取得銀行間債券市場 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及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和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 具等固定收益產品的銷售資格,向投資者銷售該等固定收益產品,並獲取銷售傭金 或向客戶提供產品以提升客戶服務水平的業務;固收產品投資交易包括做市交易、 自營投資和撮合交易三類。

競爭加劇造成銷售業務收入有所下降,交易業務受市場影響波動較大。固收業務自 2014 年整體呈下滑態勢,2018 年起業績有所回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非金融企業 債務融資工具主承及承銷機構已由 2017 年 120 家擴充為 2019 年 134 家,2019 年固 收產品銷售金額 2980 億元,較 2016 年下降 41%。交易業務收入受市場影響較大, 2017 年金融市場波動較大,債券市場波動加劇,固收產品交易業務收益有所下降, 2018 年市場情況轉好,收益大幅增加。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聚焦大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突圍

債券交易量整體呈增長趨勢,投資回報率受債市影響波動較大。2019 年債券交易量 約為 2014 年的兩倍,受市場影響,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投資交易回報率波動較大。 2016 年債券指數漲幅較 2014 年、2015 年明顯收窄,債券投資回報率大幅下降, 2018 年國內監管政策明顯緩和,貨幣政策持續寬鬆,財政政策也從收緊轉為寬鬆, 市場有所回暖,投資收益率隨之上升。

業務資質齊全,客戶基礎雄厚。公司以成為“中國一流的債券交易服務提供商“為 發展目標,深耕固收業務領域。2012 年起,公司成為央行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 2016 年,公司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做市機構(僅 5 家券商獲此資格),行業排名前列。 公司擁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金融承銷商資格,積 累了包括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投資公司和大型企業等大量客戶,客戶基礎 雄厚。

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改革啟動,利好固收業務。2020 年 4 月 8 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正式宣布公司獲批成為債券通報價機構,為公司固收業務拓展奠定基礎。2020 年 7 月 19 日,人民銀行、證監會同意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開展互 聯互通合作,結束了銀行與債市長達 23 年的割裂,有利於切實便利債券跨市場發行 與交易,促進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形成統一市場和統一價格。對公司來說,交易 方式更加靈活,固收產品交易業務更加便利;債市交易活躍度提升下,固收產品銷 售業務迎來利好。

利用科技賦能,打造eBOND固收綜合系統。公司通過科技賦能,歷時4年打造eBOND 固收綜合系統,集“最新最全的債券資訊”、 “債券一級承分銷”、“二級交易執行及管 理”、“實時風控合規管理”、“運營管理支持”、“信用及宏觀研究”六大功能為一體, 支持債券交易的全業務場景,實現固收全業務、全品種的線上化管理,極大提高了 公司業務效率和客戶體驗。未來,公司將嘗試開設 eBOND 官方直營店,並在多平台 上建設渠道店,共建數字化生態;同時,利用客戶大數據和線上場景應用,實現客 戶分類服務。

2.4、 投行:股承債承明顯回升

回購外資股東股權,一創投行重歸全資控股。2010 年,公司為進一步提升投行業務 的市場競爭實力,與摩根大通合作成立一創摩根,從事投資銀行業務,2017 年由於 雙方合作分歧,公司回購摩根大通持有的一創 33.30%的股權,同時一創摩根更名為 第一創業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由第一創業獨立發展。

股債雙雙回暖,投行業務逐漸向好。2017、2018 年一創投行重新發展投行業務,同 時受中國證監會 IPO 審核趨嚴的影響,業績大幅下降。2019 年起市場回暖,業務改 善明顯,總承銷金額上升至 148.56 億元,2020Q1 承銷金額為 62.46 億元。從業務數 量來看,2019 年完成 IPO2 單,增發 3 單,債券融資共完成 15 單,股承和債承業務 雙雙向好。

投行員工人數保持穩定,業務平穩發展。公司近三年投行人數保持穩定,2017 年和 2018 年員工人數均為 80 人,2019 年從業人數增加至 84 人,人員小幅增加,業務未 來保持平穩發展。

2.5、 證券經紀業務:業務整體保持穩定

市佔率總體保持平穩,傭金率變化趨勢與行業趨同。公司市佔率自 2015 年起總體較 為平穩,2017 年略有起伏。公司傭金率整體低於行業水平,與行業傭金率均呈下滑 趨勢, 2014 年公司傭金率為 0.0613%,2019 年下降至 0.0271%,降幅超 50%,2018 年公司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較高,帶動傭金率有所增長。

營業部數量穩健增長,業務布局良好。截至 2019 年末,公司擁有 44 家營業部,較 2015 年增長 9 家,營業部數量穩健增長。其中,14 家位於廣東省,其餘營業部分布 於全國各省主要城市,形成以廣東為核心,逐步向全國拓展的良好布局,為公司經 紀業務增長打下良好基礎。

2.6、 自營投資及交易業務:收益率波動較大

自營規模與自營收益率隨市場波動。公司自營業務以絕對收益為目標,主要交易品 種為不含固收產品的其他金融資產,包括股票、股指期貨、EFT 期權等。公司自營 資產規模與收益率隨市場波動較大。2015 年市場表現較好,收益率有所上升,達 15.42%。2018 年受金融去槓桿影響,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權益市場全年呈下跌 態勢,公司收益率隨之下降,2019 年隨着市場轉暖,收益率觸底反彈。

3、 定增完成突破資金瓶頸,差異化戰略助力公司突圍

定增募資 42 億補充凈資本,業務發展空間打開。2020 年 7 月,公司非公開發行定增 7 億股本,共籌集資金 42.00 億元。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增加公 司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及償還債務。非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凈資本由 2019 年末 的 62.06 億元增加至 103.43 億元,提升 66.66%;核心凈資本由 2019 年末的 46.36 億 元增加至 87.73 億元,提升 89.24%,徹底改變了部分業務規模因凈資本原因而受到 限制的境況,為公司各項業務的進一步穩健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股東實力增強,助力市場化機制優勢。非公開發行的新股登記完成後,首創集團仍 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華熙昕宇持股比由 9.28%下降為 7.74%,為第二大股東;首農集 團、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展基金(有限合夥)首次進入公司十大股東,持股比均 為 4.99%。公司的股權資本得到充實,發行前後公司均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公 司在治理結構上的獨立性未受影響,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有利於公司繼續充分利用市 場化經營機制。

堅持差異化戰略,以客戶為中心。公司自 2016 年提出“成為有固定收益特色的、以 資產管理業務為核心的證券公司”這一戰略定位後,大資管業務和固定收益業務不 斷攀升,成為公司業績的主要驅動力,公司已從一家業務單一的小型證券公司發展成為“業務特色鮮明、收入結構均衡、布局全國”的綜合性證券。未來,公司仍將 堅持這一定位,繼續打造公司優勢業務。

4、 盈利預測及估值分析(詳見報告原文)

預計公司 2020 年-2022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9.70 億、12.25 億 和 16.06 億 元 , 分 別 同 比 +89.0%/+26.3%/+31.1% 。加權平均 ROE 分別為 8.4%/8.4%/10.0%。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635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3 21:05
下一篇 2025-01-13 21: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