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款中華老字號剪刀牌子「廚房剪刀哪個牌子質量好」

中華老字號,通俗的講,就是咱們國家自己的產品品牌,歷史比較悠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都已經為社會所認可,那你不能說,你自己隨便製造一個品牌就能稱為中華老字號,國家商務部發布了老字號認定規範,並且認定了一千家老字號企業,當然,在現代經濟的發展下,有些老字號顯得沒落啦,但是有的及時創新,獨樹一幟,今天,咱們就來說說中華老字號有關的剪刀故事。

31d900016b761e9c77ee?from=pc

中華老字號

關於剪刀,生活中隨處可見,種類也很多,像媽媽做針線活的剪刀,大夫手術室里的剪刀,哪怕是姑娘修剪鼻毛的也有剪刀,不一而足,根據考古資料記載,大概是公元前三世紀,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青銅鑄造了剪刀,

據考古資料記載的,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已經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剪刀了,在孔翁坡神殿內的牆上刻畫有剪刀和一些醫學用具,因此,如果你以後有機會去埃及旅遊,記得去這個景點看看,順便玩玩找茬遊戲,看看這個神殿的畫上是否真的有剪刀。

南有張小泉

南有張小泉(1663年),中有曹正興(1840年),北有王麻子(1651年),這個是剪刀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剪刀或者菜刀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謂是無處不在,沒事你可以回家瞅瞅你老媽的針線盒子,或者你家的廚房,看看有木有這些牌子的剪刀或者菜刀,這可都是中華老字號。

先來看看杭州的張小泉,“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這是咱們國歌的作者田漢先生在參觀完張小泉剪刀廠寫下的讚美詩。傳說以前有個張鐵匠,他老媽生他的時候,正好在泉水旁洗衣服,結果就在河邊生了他,還把他掉到了水裡去,於是起名“張小泉”,後來他們全家搬到了杭州城,張小泉在那裡開起了打鐵鋪,結婚生子,紮根在此。

31d10003f28c29b9aeb6?from=pc

張小泉剪刀鋪

離着鐵匠鋪不遠的地方有一口水井,附近人都靠這口井水生活,突然有一天,井水渾濁起來,翻着泡沫,散發出來很難聞的氣味,人們非常恐慌,不知該如何是好。這個時候,住在附近的一個百歲老大爺說話了:小時候聽他的爺爺講過,這個井直通錢塘江,江裡面有兩條烏蛇,每隔一千年出來一次,喜歡鑽到這個井裡生小烏蛇,如今井水變黑了,說不定他們又來啦。

張小泉的大兒子也聽得入了神,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了,張小泉在家裡等着着急了,就過來看看,知道真相後,他讓兒子給他買了老酒和雄黃,完事他全喝了,腰間系著繩子,帶上張小泉牌子的大鎚,下井去收拾烏蛇啦。可能由於小時候一出生掉進了泉水了,所以張小泉的水性特別好,這個知道的人不多。

喝了雄黃酒,張小泉就不害怕蛇了,在井底暗角發現了兩條黑的發亮的烏蛇,有碗口那麼粗,緊緊的纏繞在一起,說時遲那時快,一錘下去,直中蛇的七寸,連打三錘,烏蛇瞬間沒了動靜。隨後,張小泉把兩條烏蛇往地上一扔,嚇了一跳,只聽咣當一聲,原來,這兩條烏蛇都已經修鍊了幾千年,鋼筋鐵骨,得虧砸的准,鎚子結實,除掉了烏蛇,井裡的水又恢復了原樣。

張小泉爺兒幾個把烏蛇拖回了家,張小泉只見蛇尾彎曲,就蹲在地上想看看,不由靈光一現,在泥地上畫出一個圖樣來,按照圖樣,在蛇頸相交的地方安上一枚釘子,把蛇尾彎過來的地方做成把手,又把蛇頸上面的一段敲扁,磨得飛快飛快。於是乎,張小泉就造出來第一把大剪刀,後來又縮小比例,製造出來了簡單易用的小剪刀,自此,張小泉剪刀名滿天下。傳說終究是個傳說,杭州之地,本就多龍蛇故事,蛇物結合,讚美了剪刀業的代表者張小泉的傳奇一生。

張小泉剪刀鋪

據說,當年張小泉的剪刀之所以出名,還與乾隆皇帝下江南有關係,有次皇帝來到杭州,天氣很好,結果去遊玩西湖的時候,突然又下起了大雨,這皇帝和太監是便裝出行,沒有帶傘,於是找個地方避雨,就來到了一個剪刀鋪子里,皇帝看見了櫃檯上擺放的剪刀相當精美,想着避雨,再照顧下人家的生意,一舉兩得,就順手買了幾把,順便找店家要了個名片,上書:小的姓張,名小泉。雨停了,乾隆回到了宮裡,拿出了試剪綢緞,果然鋒利無比,大喜:好個張小泉,於是乎,聖旨一下:杭州務必保護好張小泉這家剪刀店,於是,五湖四海皆知。如果剪刀界也有江湖的話,必有張小泉的一席之地。

31db00008eb1898d6ab5?from=pc

張小泉上海南京東路店

O1CN01WghQWd1JMucNJA4vg_!!4118741015-0-lubanu-s
張小泉剪刀不鏽鋼家用剪子小剪刀手工剪紙剪線頭廚房專用尖頭正品

13
淘口令:

5¥o29Nc9HyF2c¥/

 

中有曹正興

曹正興菜刀是湖北武漢手工業老字號產品,素以“前薄後厚、刀板平整、前切後砍、刀口鋒利、切姜不帶絲、切肉不帶筋、砍骨不卷口”而聞名。

曹月海是這個菜刀品牌的創始人,出生在黃陂,小時候他的家鄉一代就有打鐵的傳統,曹月海自幼學過打鐵,在武漢向來就有“無陂不成鎮”之說,很多人都外出打工謀生。無陂不成鎮,最早出自周易,按照有文字可記載的說法,黃陂舊稱西陵,地處南北要衝,屢遭兵燹,黃陂人在亂中磨練出闖天下的意志與謀生的本領。“無陂不成鎮”,字面意思來說,有我黃陂人,就能形成一個小鎮,來讚譽黃陂人的厲害,當然古代的黃陂非今日之黃陂,古代的範疇應該是更廣。

31d700019a374308fd42?from=pc

曹正興打鐵工藝

於是乎,清道光年間,曹月海也到了漢口謀生,當時清朝腐敗不堪,找個工作比現在難多了,他和他的侄兒用光了盤纏,餓到在了一個叫喻三姑的老婦人門前,好吧,這個喻三姑是個配角,幫助了他們,曹月海和其侄兒兩人干起了打鐵的生意,靠盤紅爐沿街打鐵維生。

用現在的話來說,人家這就是創業。曹月海很有經濟頭腦,他生產的菜刀,都是先發貨,後付款,用的好你就用,不好用隨時退貨,這完全就是現代的三包服務嘛,後來生意做大了,有了錢,曹月海就租了大的門面,恰好又是正月里開業,寓意生意興旺,掛牌“曹正興”,從此名揚天下,只不過,由於後輩經營不善,已經不復存在。

北有王麻子

王麻子剪刀來自於老北京,清朝順治八年,北京菜市口出下了一家剪刀鋪,老闆姓王,一臉的麻子,人稱王麻子,他自己專門出去收購別人打造出來的剪刀,弄回來,貼個王麻子牌子再賣,不過這個王麻子挑選剪刀的手藝絕對一流,他選回來的擺上檯面的剪刀,無一不質量上乘,所以前來購買的人很多,於是百口相傳,王麻子剪刀鋪便聲名遠播了。那這個王麻子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話說明朝末年,在山東青州,有個叫田老九的鐵匠,家裡九代都以打鐵為生,到了他這一代,早年喪妻,只有一個女兒叫田青,還有兩個徒弟,李順和張興。這田老九那打鐵的手藝無話可說,放在今天的詞彙形容就是世界一流水準,他把他自己的打鐵絕活毫無保留的都傳給了他的女兒田青,但是對兩個徒弟卻各自只傳授了一半功力,畢竟不是親生的,師徒四人生活倒是有滋有味。

到了清朝順治五年,山東大旱,加上瘟疫流行,田老萬一病不起,後來便離世了,田青便和兩個師兄離開老家,成了北漂一族,後來田青在大師兄的撮合下,嫁給了一個經常來北京跑運輸的王姓商人為妻,這個王商人其貌不揚,滿臉麻子,但是人好,厚道,精明,能幹,於是,他們結婚後一起在菜市口開了一個刀剪雜貨鋪,這個王掌柜利用自己的運輸天分,採購了大量優質剪刀售賣,選剪刀的本領也是跟他老婆田青所學,後來你就知道了“王麻子剪刀鋪”。我也是服了這個故事了,這大師兄二師兄就做了個媒,完全是電視劇中的路人甲角色啊。

到了嘉慶二十一年,王麻子的後人正式在店鋪外掛出了“三代王麻子”招牌,並在刀剪上打上王麻子標記,使王麻子這一名牌在市場上的地位確立下來。盛名之下,仿冒者甚多。清朝文人李靜的詩這樣描述:“刀剪傳名本姓王,兩邊更有萬同汪。諸公試目分明認,三橫一豎看莫慌。”

31d20003f12ba5274e7f?from=pc

王麻子剪刀博物館

時間來到民國初年,地點到了如今的魔都上海灘,就是許文強和馮程程故事發生的那裡,也出現了王麻子剪刀店,而且關鍵還是一下子出現了四家。真正的王麻子剪刀店,坐落在上海的南京東路步行街的第一個里弄口,另外三個假王麻子剪刀店竟然一字排開坐落在後面的三個里弄口。一天,真王麻子剪刀店在店門上掛了一個“真”字,這放在現在就是廣告語營銷,表示上海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生意大火,另外三家竟然一把剪刀業沒有賣出去。這事肯定是會被競爭對手發現的,於是乎,其他三家紛紛效仿,第一家掛起了“真真王麻子剪刀店”,你看,我比你多一個字,第二家更絕,“真真真老王麻子剪刀店”,不光真多了,還多了一個老字,說明我是老字號,第三家一看,這不行啊,不創新難以取勝啊,於是掛起了“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而且還跑到蘇州鄉下花錢雇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臉上長滿麻子的老鐵匠坐鎮。這下把來上海旅遊的人給整懵啦,真心不知道哪一家是真的王麻子剪刀鋪啦。真王麻子剪刀鋪的老闆一看,也懵圈啦,於是重新換了個思路,撤掉了那個真字,換上了一幅上海本地風情的對聯:趙麻子,黃麻子,張麻子,都標自己王麻子,眾人辨偽劣;儂剪刀,爾剪刀,他剪刀,皆稱阿拉真剪刀,上帝知假真。橫批是“二年便知”。果然,過了一年之後,有兩家假的王麻子倒閉了,而“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請來的鎮店鐵匠工確實有點手藝,生產的剪刀業還蠻不錯,後來老闆欠了人家工錢不給,被人家鐵匠的兒子領着一群上海灘的小流氓把店鋪給砸了,這才使得真假王麻子剪刀店顯出原形。如今,南京東路的這家王麻子剪刀鋪還在那裡,來旅遊的人記得去那裡瞅瞅,剪刀還是不要買了,好像你帶着過不了安檢吧。不過由於王麻子後人經營不善,王麻子剪刀廠已經申請過破產了,雖然廠子不在,不過牌子還是在的,王麻子剪刀還是可以繼續用的。

O1CN018fPofv1cisKkGyuEg_!!0-item_pic
王麻子家用剪刀工業民用廚房剪子皮革裁縫紉裁布手工鋒利尖頭剪刀

17.2
淘口令:

2¥nGy6c9Hzhue¥/

 

好啦,今天先看完剪刀吧,明兒咱們再看看其他的中華老字號,比如天津狗不理,全聚德烤鴨,泥人張等等,就是你走在路上,經常能看見的那種,感覺超牛的那種,差不多就是老字號啦。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616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3 21:04
下一篇 2025-01-13 21: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