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場企業林立,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企業之間競爭壓力空前,不同於改革開放初期的賣方市場,現在供過於求,並且產品同質化嚴重,儼然成為了買方市場。為了在市場中立足,嶄露頭角,企業在發展和維護的過程中應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ERP系統就是其中之一。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讓我們一起梳理、了解一下企業的ERP系統。

1.什麼是ERP系統?
ERP系統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縮寫,即企業資源計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於一身,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員工及決策層提供決策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從MRP(物料需求計劃)發展而來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它擴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應鏈管理。它跳出了傳統企業邊界,從供應鏈範圍去優化企業的資源,優化了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反映了市場對企業合理調配資源的要求。它對於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顯著作用。
2.如何實施企業ERP系統?
(1)進行細緻的調研
“欲速則不達”,想要切實完整的了解企業業務的整體和細節,為企業提供切合實際、可執行的解決方案,就要在前期進行細緻的調查研究,發現企業存在問題和潛在項目風險。調研是為了後期工作更好地開展,而不是目的,不能為了調研而調研,要真正做到細緻、認真。

調研除了要細緻的了解企業業務,還需要關注企業,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對項目的預期目標和管理重點,關注企業的特殊業務和需求。前者可以細化實施目標,並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提升或適當降低企業領導的項目預期,以便設立可達成的項目目標,有針對性的解決企業高層真正關心的問題;後者作為優化企業業務流程的主要切入點,必須體現在解決方案中,並且需要詳細的說明對現有業務進行了哪些調整和改變。

(2)完整準確的數據準備
大數據時代,數據在項目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有了數據的支撐,ERP系統才能順利運行,數據是ERP系統的基礎,要引起重視,若有偏差,則也會影響ERP系統的科學性。
認識到基礎數據收集在ERP項目實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後,更要注重按照數據準備的原則和要求準確完整的準備所需數據,這樣才能保證ERP項目的順利實施。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