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突發的疫情,促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大遷徙,很多新的商業機會也湧現出來,這就如同2003年非典讓當時萌芽的電商模式迎來了歷史性的跨越得到了生機一樣。
“不要浪費一場危機。”當前,可以說是歷史性的窗口。謀變——更多的互聯網企業躁動起來:生鮮電商二次高潮,原有的玩家開始擴大地盤,新玩家也不斷入局;同城配送成為新的焦點;社區團購模式升級,服務社區生活……
變化還不止於此。6月23日,菜鳥驛站官宣,升級為數字社區生活站,從快遞升級,疊加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面向社區商業、家庭消費等豐富場景,打造多樣化、可複製的生活服務。
作為物流體系的末端,菜鳥驛站、快遞櫃等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人們的生活習慣、消費心態的變化,也在因此而改變。順勢謀變,是必然選擇。但不同的是,豐巢在疫情後選擇收費,引起用戶的強烈反彈。而菜鳥驛站則選擇豐富業態,告別單一服務,加入新的賽道。
一個收5毛錢,一個持續免費,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完全不同。
升級、破界,後疫情時代的秩序重構

後疫情時代,有的企業商業模式升級,有的企業打破邊界多元化實現戰略跨越,互聯網江湖的秩序正在重構。
比較典型的,特別是滴滴,跨界擴張兇猛,從3月起先後上線了跑腿、同城取送件、貨運新業務,甚至成立了一家北京小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境內外旅遊、火車票銷售代理、航空機票銷售代理、酒店管理等。
我們發現,疫情帶來最大的變化都是圍繞本地生活服務而展開的,企業外賣、同城快送、生鮮、社區團購等等成為新的熱點。
菜鳥驛站也是諸多謀變者之一,它的選擇是戰略跨越,跳出物流的圈子,從加入團購開始,全面向社區生活服務進軍。
不可否認,疫情給消費者帶來長遠影響,除了消費行為,消費心態也發生了深層次的改變。比如到家服務,但過去需求並不是特別大。而疫情讓人們發現了這種服務模式的方便之處, “手機下單+家門口收貨”的模式被放大,形成了不可逆的消費習慣。
當這種服務成為日常的必須,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也就有了新的機遇。
菜鳥驛站有備而來。此前已與大潤發合作,打造家門口的百貨商超,試水社區團購領域。隨着洗衣、回收等業務的增加,意在為消費者帶來家門口可信任的便利服務。
同時,菜鳥驛站也進行了數字化升級,在提供快遞最後100米多元化服務的同時,讓無感體驗成為日常:無感取件、刷臉寄件、無人車送貨、24小時智能櫃……這一數字生活方式,將改變傳統社區服務一直以來的痛點。
“菜鳥驛站將加快數字社區生活中心的建設,帶來全面、貼心的社區服務,打造下一代城市末端基礎設施。”菜鳥驛站負責人說。
這意味着,菜鳥驛站告別單一快遞,以社區新基建正式入局社區生活。這與傳統的自提櫃、代收點已經不是同一維度的形態。
社區團購風再起,預熱萬億市場

菜鳥驛站的升級之路從社區團購開始,通過與大潤發、歐尚等全國連鎖商超合作。而就在最近,滴滴也殺入團購市場,聯合橙心優選定位是“次日達、門店自提、物美價廉”,主打各類秒殺產品,包括生鮮、零食、日用等。
從2018年開始,團購玩家起起落落,風口去了又來。為什麼社區團購一下子又熱了起來?因為疫情對消費習慣的改變,社區綜合服務的需求被激發,一個高頻、剛性需求的萬億級市場正在打開,而社區團購是一個不錯的切入口。
我們理性分析,回到團購的本質,其實是零售生意,零售講究的是服務和供應鏈,團購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就在於所帶來的服務和供應鏈的變化。具體到社區團購,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零售服務。本地化非常重要,比如在武漢就是熱乾麵,在北京可能就是炸醬麵,而桂林則是螺獅粉。社區團購還是一個特點就是熟人生意,也可以說是社交電商的一種。
綜合來看,社區團購要做好、做大,需要具備的幾個條件是:有很強的供應鏈能力,有可靠的流量,有本地化的商品整合能力,還有很高的信任度。社區團購說白了是熟人生意,信任,大品牌背書,長久,這些都是基本條件。
菜鳥驛站團購與大潤發、歐尚等全國連鎖商超合作,通過優勢互補恰好滿足了這些條件。正如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CEO黃明端所說:“大潤發有品牌、供應鏈優勢,菜鳥驛站是離社區顧客最近的業態,能夠解決最後一里路的配送和流量問題。兩者的融合完全可以形成足夠覆蓋密度,完全覆蓋市場。”可見雙方的合作滿足了社區團購的幾個必要元素,也避免了其他團購的弊端。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相較於其它社區團購,菜鳥驛站的運營者,有收入基礎、有場地基礎、有流量基礎,是現成的“團長”,新增團購業務對他們也是增量收入,更容易運轉起來。
比如南京一家菜鳥驛站,是最早一批開通社區團購業務的站點,夏站長服務的範圍覆蓋1060戶居民,如今他的驛站團購月均銷售額8萬左右,傭金收入增加了8000多元。派件寄件和團購傭金等收入加起來,相比打工,是不錯的收入。
從雙方的優勢以及試運營的效果來看,這也是一個多贏的方式,帶來連鎖商超、驛站站點、社區居民多方受益的一個業態。
拓寬賽道,戰略領先,打開商業未來無限

從這次菜鳥驛站全面升級來看,團購只是其社區服務的一種,集合洗衣、回收等各種高頻剛需的多元化社區服務,打造社區基礎設施,打開了菜鳥驛站商業上未來無限的想象空間。
首先,易觀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本地生活O2O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在2019年就已經達到2萬億的規模。而隨着2020年這一場疫情,人們的消費習慣在短時間內被改變,這無疑將加速本地生活服務的需求量大幅增長。
其次,在本地生活服務中,菜鳥驛站先選擇了高頻剛需的服務切入。
快遞之外,社區服務種類龐雜,包括零售、家政、寵物、彩票、跑腿、繳費、打印等,有數十乃至百種不等。
從菜鳥驛站選擇的切入點能看到,首先是否高頻、剛需;其次是否存在較大痛點。零售、打印雖然需求多,但基本上已經飽和;家政、寵物服務等痛點不小,但使用頻率較低。
傳統社區服務中,團購、洗衣、回收既是日常需求,體驗又良莠不齊:團購擔心品質不放心、價格不透明;洗衣面臨是否專業、是否實惠;對於回收,綠色保障是重要需求。
菜鳥驛站在專業機構合作下,基於信任關係、標準交付、就近服務,改變了原有回收、洗衣等的痛點,去做到“好服務,不貴”。
“社區團購1.0是賣貨,圍繞餐廳、廚房、客廳、卧室、衛生間等家庭消費場景的社區新零售+社交電商模式。而2.0則是賣貨+本地生活+生活服務的統合。”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來,社區團購不是簡單的業務疊加,而是模式的升級,“我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社區團購將進入穩步加速發展期,消費者需要更具有人性化的服務,和更有共同語言的消費場景。”

從1.0到2.0,當然不僅是業務多元化。菜鳥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在做的事情就是將物流要素數字化,通過數智化的基礎設施,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體驗,更有保障、更穩定的服務。所以,此次菜鳥驛站的升級,並不是簡單的業務疊加,其背後是數字化升級的全面支撐,也可以說是城市社區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
現在國家大力發展的新基建,是數字化時代的水電煤。而菜鳥驛站就是社區新基建,基於技術創新為社區提供穩定、高品質並且不貴的服務,滿足社區居民更多方面的生活需求。
所以,2.0階段既是健康的社區服務,也是數智化時代的社區服務新形態。在數智化加持下,菜鳥驛站作為下一代城市社區基礎設施,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間。
【結束語】菜鳥驛站與豐巢分道揚鑣背後的邏輯
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們看到產業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原有的產業秩序被打破,新的產業鏈條在構建。這背後是消費行業的變化和互聯網巨頭對產業趨勢不同的判斷。就以豐巢和菜鳥驛站來看,他們就選擇了不同的方向。
豐巢和菜鳥驛站起初立足於快遞物流的神經末梢,無論豐巢自提櫃,還是菜鳥驛站,都服務於快遞最後100米。
豐巢選擇的“升級”是收費。業務模式不變,從免費到收費,改變商業模式。服務項目沒有變,以前免費,現在收費,用戶當然是難以接受的,所以才會引起軒然大波,成為一個社會性事件。
而菜鳥驛站的升級則是兩條線在支撐:一是用戶需求發生了變化,二是數字化能力不斷提升。在這兩個邏輯之下,數字化站點+服務人員+智能櫃成為2.0模式。快遞保管依然免費,但是通過數智化效率的提升以及業務多元化,商業模式也被豐富起來,菜鳥驛站站點可以獲得良好的收益。
也就是說,豐巢還是停留在1.0階段,而菜鳥驛站已經升級進化,超越快遞。豐巢只有靠收費才能解決成本困局,而菜鳥驛站已經通過多元化的服務實現可見的穩定增長。
以後,兩者已經不在一個賽道中了。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