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運營要講求方法,如今增長模型經常被用到各種項目里,根據產品、用戶、市場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運營措施,建立完整的增長模型,實現用戶的增長;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怎麼建立一個完整的增長模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今天我們從什麼是增長模型、增長模型的好處、構建增長模型的步驟3方面來聊聊。
01 什麼是增長模型
一句話概括,增長模型就是北極星指標拆解的結果。
關於北極星指標的內容,請參考我之前的文章《關於增長:如何尋找北極星指標?》
02 構建增長模型的好處
1. 便於尋找增長思路

以網易雲音樂的增長模型舉例。
網易雲的北極星指標是每日總聽歌時間,每日總聽歌時間=每日總聽歌用戶*日均聽歌用戶時長,每日總聽歌用戶又可以拆解為日新增聽歌用戶+日均老用戶聽歌人數…;通過這樣逐級拆解,增長模型就建立起來了。
比如日應用下載量是由渠道A、B、C、D的數據共同構成的, 如果發現某個渠道投入成本高但是下載量低,那麼我們就應該着力去優化這個渠道。
再比如我們發現網易雲音樂首次聽歌的比例過低,那麼我們就應該分析原因、着力去優化。
2. 可以預測細分指標對北極星指標的影響
模型建立起來之後,底層指標的改進就會間接影響北極星指標的數值。
假設我們把持續聽歌的比例從5%提高到10%,那麼日均老用戶聽歌人數將會從15000提高到30000用戶(已有用戶數300000*持續聽歌10%)。
假如老闆讓我們把日新增聽歌用戶從5000提高到10000,那麼我們可以簡單做個預測,應用下載量提高多少、首次訪問提高多少、首次聽歌比例提高多少才能達到老闆的要求。
03 構造增長模型的步驟
1. 定義北極星指標
首先我們要明確產品的北極星指標。有不懂北極星指標的小夥伴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在這裡就不再闡述。只有北極星指標,我們才能圍繞北極星指標去構建我們的增長模型。在這裡我們把網易雲音樂的北極星指標定義為“總聽歌時間”
2. 繪製用戶核心轉化路徑
所謂用戶核心轉化路徑即記錄用戶從對產品一無所知到體驗到產品核心價值要經歷的主要步驟。
對於網易雲產品核心轉化路徑為:下載應用→首次訪問應用→首次聽歌→持續聽歌
3. 組裝增長模型
在增長領域裡,大概有4種增長模型,分別為AARRR模型、全鏈漏斗模型、因子分解模型、全定量模型。下面我們分別介紹。
1)AARRR模型
AARRR模型像一個漏斗一樣,自上而下分別是獲取、激活、留存、變現、推薦。
獲取指的是你通過什麼渠道獲取用戶,獲取了多少用戶;
激活指用戶是否體驗到了產品的核心價值,是否和產品形成了良性的互動;
留存指你通過哪些手段使用戶留下來,用戶是否會持續使用你的產品;
變現指你通過什麼方式變現,大概能獲取多少收益;
推薦指如何讓用戶自發地去傳播你的產品,用戶願意傳播的比例占多數。

以網易雲音樂舉例,它的北極星指標是總聽歌時間。
- 主要通過付費推廣和品牌營銷去獲取用戶;
- 首次聽歌是網易雲激活的指標;
- 持續聽歌是它的留存指標;
- 它主要通過增值服務(收取會員費)、電商、廣告、遊戲等獲取收入;
用戶一般通過分享音樂來實現產品的推薦;獲取、激活、留存、變現、推薦的核心指標找到,這樣整個增長模型就組建起來啦。
AARRR模型是4種增長模型里最簡單的模型,對於剛接觸增長領域的公司,此模型適合成為第一個版本。
AARRR模型容易搭建,能大體了解影響北極星指標的因素;但缺點是此模型沒有說明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而且屬於定性模型,只能粗略估計數據。
2)全鏈漏斗模型
可以用乘法公式表示與北極星指標關係的模型即為全鏈漏斗模型。此模型不僅可以分解影響增長的因素,還可以找到對應的細分指標以及數值,能用簡化的公式表示他們的關係。

我們還是以網易雲音樂舉例,總聽歌時間=應用下載量*首次訪問比例*首次聽歌比例*持續聽歌比例*平均聽歌時長。
3)因子分解模型
因子分解模型是全鏈漏斗模型的延伸,因子模型不僅有乘法,還有加法,能更詳細地展開細分指標。但是和全鏈漏斗模型模型相比,搭建起來更費力,需要更多的數據。

還是以網易雲音樂舉例。網易雲的北極星指標是每日總聽歌時間,每日總聽歌時間=每日總聽歌用戶*日均聽歌用戶時長,每日總聽歌用戶又可以拆解為日新增聽歌用戶+日均老用戶聽歌人數…。通過這樣逐級拆解,增長模型就建立起來了。通過此增長模型更容易讓我們發現增長機會。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預測某個指標的提高對上一層次的指標有多大的影響。比如首次訪問百分比用戶從50%提高到60%,那麼日新增用戶就從5000用戶變成了5940位用戶(30000*60%*33%)
4)全定量模型
所謂全定量模型是指分解出影響增長的因素和對應的細分指標,並把所有指標組合在Excel里計算北極星指標。
全定量模型是最精細的增長模型,不僅可以觀測歷史趨勢、預測未來北極星指標的數組,而且能夠進行假設分析,量化不同指標變化對北極星指標的影響。但此模型組裝和維持起來費時費力。
還是以網易雲音樂舉例,假設網易雲音樂的北極星指標是“月活躍用戶”。想要建立全定量模型,要至少在excel里創建三個工作表。(以下數據為虛擬,方便運算,只展示前3個月)

第一個工作表是月新增用戶活躍用戶數,這裡要在excel列出所有的渠道,比如品牌營銷、付費推廣、用戶推薦。
其次列出每個渠道每個月帶來的下載量,比如品牌營銷這個渠道第1個月帶來的用戶數是1000、第2個月是1500、第3個月是2000。
然後計算月新增下載量,比如1月的月新增下載量為品牌營銷的1000、付費推廣的2000、用戶推薦的3000。
緊接着寫出每個月的激活比例,假設第1個月是50%、第2個月是60%、第3個月是70%。
最後計算出月新增活躍用戶,用月新增下載量*激活率即可。
第二個工作表是1-12個月每個月的用戶留存率。這裡我們假設第1-3月的留存率分別為30%、20%、10%。

第三個工作表是根據前兩個工作表計算出月活躍用戶數。
- 1月的活躍用戶就是3000,因為在第1月新增活躍用戶數(表1)是3000。
- 2月活躍用戶數4800:這其中包括,第1月的3000新增活躍用戶數在第一個月僅留下了30%即為900;還包括第2月新增的3900活躍用戶數。
- 3月活躍用戶數是7330,這其中包括:第1個月的3000在第2個月只有20%(3000*20%=600)的用戶留了下來,第2個月的3900位用戶有780留了下來(3900*20%);第3月又新增了5950位活躍用戶。
在這個模型中,我們只展示了1-3個月的數據,而且變量很少,這僅是方便大家理解;在實操過程中,會更加複雜,不建議剛接觸增長的團隊就立刻採納全定量模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