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艾媒網獲悉,3月13日凌晨,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陳林發布了一則微頭條,詳細闡釋了字節跳動做教育的初衷、理念與願景。在他看來,一個理想的教育產品應該有最優秀的教師,要在產品和技術上實現突破,也要在軟件和硬件的結合上取得突破。“它必須足夠優秀,並且觸手可得”。
據艾媒網獲悉,3月13日凌晨,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陳林發布了一則微頭條,詳細闡釋了字節跳動做教育的初衷、理念與願景。在他看來,一個理想的教育產品應該有最優秀的教師,要在產品和技術上實現突破,也要在軟件和硬件的結合上取得突破。“它必須足夠優秀,並且觸手可得”。

陳林稱,目前字節跳動教育業務仍在持續招人,今年將會招聘超過一萬人,歡迎對突破創新、全球化、軟硬件一體的教育事業有興趣的優秀人才加入。2020年字節跳動春季校園招聘中,教育業務將面嚮應屆生提供超過1500個崗位,涵蓋教研教學、產品、研發等多個領域。
作為一個“教育改變命運”的受益者,陳林切實地認可教育的價值,並願意全情投入,探索創新。他表示,字節跳動教育業務的願景是“創新教育,成就每一個人”,這也是關於“為什麼做教育“的答案。
早些時候,字節跳動全球CEO張一鳴在八周年的全員信中表示,教育業務將是他重點關注的新業務方向。他說:“接下來,我會重啟對教育的訪談觀察。”
過去幾年,字節跳動持續在教育領域進行探索,陸續推出一對一外教產品GoGokid、中小學在線輔導教育產品清北網校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字節跳動教育業務的探索橫跨pre-k,k12,成人教育多年齡段,產品矩陣豐富,涵蓋多學科、多種課程形式。
2020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逐步上升,預測在2020年達到3.09億人。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帶來的“互聯網+教育”使得在線教育用戶不斷攀升,同時,各類在線教育平台不斷開發下沉市場,擴大了在線教育市場,致使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

中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及預測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5-2020中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擴大。在K12群體少量下滑的情況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不降反增,滲透率不斷增加。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K12在線教育作為在線教育的一重要內容。隨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關注也不斷增加,在學校倡導“減負”的背景下,K12在線教育迅速發展起來。

2019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圖譜

2020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K12市場需求大 關注用戶體驗及需求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受政策利好、社會教育意識加強以及中小學學生升學壓力的影響,未來K12在線教育市場需求將繼續增大,綜合實力更強、更加關注用戶體驗及需求的產品將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而隨着市場進一步成熟,在線1對1全科輔導類行業格局基本形成,1對1全科輔導類頭部企業應更加註重優化盈利模型,避免盲目擴張。
2、在線素質教育持續升溫 課程質量成關鍵
隨着80年、90後父母教育意識的加強,素質教育需求將愈加迫切。K12頭部企業也積極開拓素質教育市場,如掌門教育旗下素質教育品牌掌門少兒憑藉品牌優勢和優質內容已積累海量用戶,在素質教育賽道上處於領先地位。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着在線素質教育行業發展,學生和家長可選擇的平台增多,課程內容及教學質量將成為競爭關鍵。
3、個性化教育受重視 AI教育優化發展
傳統大班教學方式存在知識重複、學習重複的問題;而另一方面,隨着信息技術發展,大數據、人臉識別技術、AI助教等應用於在線教育平台。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利用AI技術可以描繪用戶畫像,精準推送學習內容,及時反饋學習成果,有利於促進個性化教學。與此同時,也應協調好AI教學與真人教師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4、直播互動趨勢增強,用戶體驗至關重要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着5G技術的推廣,直播教育的形式將愈加重要。5G技術可以解決目前直播教育存在的痛點,例如畫面不流暢、內容延遲等,進一步豐富在線教育的形式、促進在線教育場景化、提升學習氛圍、增加交流互動。隨着5G技術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用戶體驗將得到改善,影響在線教育平台的用戶粘性及口碑傳播。
5、教育平台專業化發展,深化優勢領域
隨着在線教育的逐步發展,在線教育行業漸趨成熟,出現了早幼教、K12教育、高等教育、素質教育、職業培訓等細分領域。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針對目標消費群體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才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在線教育企業應精準自己的定位,凸顯自己的優勢,為目標市場提供優質教學服務。
6、發力下沉市場,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在線教育行業一二線市場漸趨成熟,而三四線城市仍處於發展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隨着經濟水平提高、教育意識加強,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居民將更加註重精神需求。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線教育可以進一步發力下沉市場,將優質課程資源傳遞到三四線城市,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滿足三四線城市居民的教育需求。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