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人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而為契合“健康”的理念,市面上譬如有機蔬菜、礦物質水以及益生菌酸奶等等的產品也是層出不窮。而其中,水作為人的生命之源,其市場競爭更是日趨白熱化。不少企業在窺見瓶裝水市場的商機之後,都紛紛想要下水分一杯羹,恆大集團便是如此。

但並不是所有瓶裝水品牌都能像農夫山泉一樣,以後起之秀的身份順利趕超其前輩娃哈哈和華潤怡寶,翻身成為國內瓶裝水領域的霸主。恆大集團推出的恆大冰泉,便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告訴那些想要進軍瓶裝水市場的企業,此事需要三思而後行。

據公開資料顯示:誕生於2013年11月的恆大冰泉,坐擁公認的世界三大黃金水源地——吉林省長白山深層礦泉,但是卻並沒有物盡其用,反而在砸進60億資金做廣告營銷,曇花一現之後便迅速隕落,虧掉40億之後無奈鎩羽而歸,可以說是最“失敗”的瓶裝水品牌了。

值得一提的是,背後靠着恆大集團這棵大樹的恆大冰泉,在初入瓶裝水市場時確實獲得不少關注。在2013年的發布會上,其斥巨資邀請足球運動員里皮和中國女子排球隊冠軍郎平等人擔任推廣大使的做法,曾在短時間內便為其打開知名度。而最終達成的超57億元的簽約金額,也讓恆大冰泉一時間風光無兩。

但是縱觀恆大冰泉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恆大冰泉會在瓶裝水市場折戟其實並不奇怪。因為不論是在營銷能力還是品牌定位上,恆大冰泉都與進軍瓶裝水市場的成功案例農夫山泉南轅北轍。

首先是品牌定位,恆大冰泉所犯致命錯誤之一便是品牌定位模糊。當初農夫山泉之所以能殺出重圍,其主打的“健康”理念絕對功不可沒。恆大冰泉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僅是在一年之內,恆大冰泉的宣傳語便經歷了從“健康長壽”到“健康美麗”再到“爸爸媽媽我想喝”、“真礦泉”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的轉變,而這一做法在塑造品牌的過程中可謂是是兵家大忌。

另一方面,恆大冰泉還未來得及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便宣布進軍高端市場,每瓶水賣到5元價位的做法,更是在自掘墳墓。即使其斥資60億邀請成龍、范冰冰等明星為其助陣,但說到底,大部分消費者買水只是為了解渴,既然有了價格更實惠的娃哈哈和農夫山泉等品牌的水,為何還要花兩到三倍的價格去買一瓶自己並不熟悉的瓶裝水?
更遑論恆大冰泉那實在配不上其售價的包裝。所以最終恆大冰泉燒光40億黯然退場,對於業內人士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十分稀奇的事情。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