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懶人家庭神器全面升級 這次你大可放心摸魚
說起能讓你居家偷懶的利器,掃地機器人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從最早的只能掃地,到之後的掃拖一體甚至掃拖分體,多年的產品更替,掃地機器人的功能越來越強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作為眾多掃地機器人產品中的爆款之一,石頭掃地機器人一直都飽受用戶青睞。半個月前推出的石頭掃地機器人P5系列,軟硬件規格直追去年旗艦的同時價格不變,可謂是真正的加量不加價。首輪預售飛快售罄,100%的好評率,是對其2000元性價比之王稱號的最好證明。
而筆者在評測石頭掃地機器人P5時也說過“此代P5提升巨大,說明今年的旗艦產品會有更多猛料放出”。果不其然,石頭掃地機器人T7一經公布,其參數就十分令人驚喜。水箱技術全面升級,地圖管理和掃地算法全面迭代,方方面面,從內到外,都有着喜人的提升。

如果要我簡單的介紹最大的亮點的話 ,這一次的石頭掃地機器人T7有三大升級:
1、RR Mason 7.0石頭機器人系統算法
如果將掃地機器人比作一個人,那麼系統算法就是最重要的大腦。掃地機器人是“智能”還是“智障”全由算法來決定。石頭掃地機器人T7搭載的全新算法,讓其在建圖與定位、路線規劃、脫困方案,都有了更好的表現。你可以放心大膽的讓石頭掃地機器人T7去自主清掃,完全不用擔心它會“橫衝直撞”帶來麻煩。
2、恆壓電控水箱
恆壓電控水箱是最大的升級,從原來的的植物仿生被動滲水,到如今電機控制噴水,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拖板濕度可以控制的更加智能且精確,也沒有了原來長時間不移動時積水過多的煩惱。
此外,拖板的壓力不再僅僅依靠機身重量,利用恆壓彈簧保持恆定值,保證了最佳的濕拖清潔效果。
結構設計上,水箱、拖板皆採用抽屜式的設計,日常使用無需翻面即可完成安裝、拆卸,便利性也大大提升。
3、地圖管理4.0
石頭掃地機器人T7上的地圖管理更加自由多樣。不僅房間管理更加細緻,且支持自定義分區。每個房間的清掃方案、清掃順序都可以自定義決定。搭配虛擬牆、清掃禁區、拖地禁區、定時任務、以及最多四張不同樓層地圖的保存、識別能力,一次設定一勞永逸。
除了這三大亮點外,石頭掃地機器人T7也有着諸多常規升級並傳承了不少優秀的功能。最大吸力升至2500Pa,能夠更好地清理縫隙積塵,噪音水平卻依然保持不變。動態調節邊刷、防打飛的同時也能清理牆角。塵盒、主刷等均支持快拆,無需工具就可拆卸水洗清潔。5200mAh長續航、智能斷電續掃、自動回充…好用的功能一個不少。
可以說,這次的石頭掃地機器人T7不僅性能更強大,頭腦也更加的聰明,給用戶減少了大量的麻煩,讓你能真正正正的“偷一次懶”。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實際體驗究竟如何。

二、外觀:經典造型傳承不變 細微改動更加貼心
外形上,石頭掃地機器人繼續保持着此前曾獲的模塊化設計和外觀,不過在細節上又做了些許微調,使得整個掃地機器人的人機交互部分更加合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包裝是一如既往的石頭風格。堅硬的瓦楞紙板箱體可以很好的保護機器,簡單的印上勾線圖和名稱可以簡單明了的分辨不同型號的機器。

打開包裝,首先看到的就是配件部分。防水墊、電源線、替換用濾網、拖板、說明書。

從箱子下層取出本體,除了三個物理按鍵的樣子有所改變之外,頂面變化不大。

凸起的LDS激光傳感器,掃地機器人啟動時會快速旋轉,掃描周圍的地形和障礙信息。

屁股部分有所改變,多了一個可拆卸的水箱。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恆壓電控水箱,將水箱、拖板分離,不用時取下拖板即可在蓄水狀態下進行普通清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採用了抽屜式的設計,不用翻面就可以輕鬆取下。

打開頂面蓋板,能看到塵盒和清潔刷。塵盒右上方還有Wi-Fi指示燈和重置按鈕。

取出塵盒,濾網、塵盒都可分離且支持水洗,十分方便。

看看底部,轉向輪、驅動輪、主刷、邊刷,六個懸崖傳感器一覽無餘。

驅動輪可升降且採用了橡膠輪胎皮,抓地力更強,最高能夠跨過2cm的障礙。

主刷不僅可以快速取出,兩邊的軸承也能快速拆除,毛髮纏繞也能輕鬆清理。

拖板安裝後放置在後部,先掃後拖,保證了清掃的效果。

充電基座的塊頭相當大,接近一般產品的兩倍寬。大大提高了回充的速度和準確度。

底部有防滑墊,此外還能看到充電基座的功耗信息。
三、軟件體驗:全新地圖管理4.0 每塊地磚怎麼清理你來定
石頭掃地機器人T7此次擁有全新的地圖管理4.0,究竟在軟件功能上有着怎樣的突破令人期待。不過,要想好好的體驗這些功能,我們要先從配對開始。

使用RoboRock軟件或米家都可以連接石頭掃地機器人T7,本次筆者選擇了米家APP用於演示。點擊+號發現設備,點擊設備連接,選擇Wi-Fi並輸入密碼,等待連接成功。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配對還是如同印象中一樣方便快捷。

主界面中,常規的全局、劃區、選取清掃選項依然存在。選區可以選擇一個或幾個房間清掃,全局是清理整個房屋,劃區則是選擇一個矩形區域指派掃地機器人前往清潔。
下方兩個按鈕,既可以表明掃地機器人的工作狀態,也可以用作啟動/暫停鍵使用。控制機器人返回充電或是開始、暫停清掃。

石頭掃地機器人T7支持的清掃設置也較之前更為豐富。五檔吸力調節、小中大及關閉四種水量設置,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清掃模式就多達20種。下面還有個定製模式,它該如何使用,筆者將在後面的地圖管理中揭曉。
第一次使用,我們需要完成一次清掃才能生成地圖。筆者對整個地圖生成的過程進行了錄製,相信你看了這張動圖後,對於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聰明快捷的掃描、清掃方式也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完成第一次清掃並生成地圖
在清掃完畢後,如圖所示,我們會得到一張家中可清掃區域的平面圖。石頭掃地機器人T7支持房間分區,掃描生成地圖後就會自動將各房間區域劃分完畢並且用顏色加以區分。而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下石頭掃地機器人T7強大的地圖管理4.0的威力。
——強大的地圖管理4.0
得益於強大的地圖管理4.0,我們可以在APP中對這張地圖各種設置的自由度進一步提升,可以創造出多種獨一無二的清掃方案。

雖然通過掃描並自動劃區,已經得到了一張不錯的平面圖。但在這之上,我們還可以對已有的地圖進行改動,來滿足我們實際清掃的需求。
第一個功能,分區編輯。可以在已有的地圖的房間區域上進行分割、合併,創造出無數個虛擬的小房間。定製模式在前面也有出現,可以為每個房間指定清掃吸力和濕拖水量,而順序功能則是對房間的清掃順序進行規定。通過幾個操作,就可以生成一套獨特的清掃方案。

你可以為每個房間指定清掃方案和順序
第二個功能,禁區/虛擬牆。這個功能我們並不陌生,不過石頭掃地機器人T7在禁區功能上有所改動。因為電控水箱的緣故,能夠主動控制是否向拖板加水。故加入了拖地禁區和掃地禁區的選項。哪裡不需要拖、哪裡不需要掃,利用禁區,機器人可以輕鬆區分。
第三個功能,地圖管理。石頭掃地機器人T7不僅能夠保存地圖,並且還支持多樓層多地圖管理。最多可以保存四張地圖,還支持搬到新環境中自動識別匹配,對於複式房屋來說,也是相當實用的一項功能
通過定製模式生成一個專屬的清掃方案,或者利用禁區、虛擬牆直接在整個地圖上對特殊區域加以限制,你可以讓掃地機器人更加細緻的清理家中的每一個區域。再結合上定時功能,你甚至連開始清掃都不用按,固定時間按照設定的清掃模式自行啟動,你完全不用去管。
——豐富的擴展功能
地圖管理4.0和本來的清掃功能相結合,使得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在清掃這一本職工作上的表現相當令人滿意。當然,米家APP中還提供了好幾個額外功能,讓我們來進一步擴展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使用體驗。

語音設置,可以對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語音類型和音量進行個性化定製。萌妹子語音、機器人語音,播報員語音…總有一種你會喜歡。

利用指哪去哪或遙控模式,你可以直接控制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移動,直接控制掃地機器人清掃的行進軌跡。

耗材和維護可以直接告訴你哪些部件要換了,哪些部件需要清洗,避免清掃效果下降你卻摸不到頭腦。

如果你覺得耗材使用有些異常。你也可以去清掃記錄中尋找任何可疑的信息,每一次都記錄了時間、時長、清掃結果、清掃軌跡,保證你不會放過任何一點蛛絲馬跡。

智能場景可以跟家中的其他智能家居形成聯動,簡單的條件語句,設定觸發條件執行特殊動作,你也能享受到什麼叫做智能生活。
四、清掃體驗:電控水箱出水穩定 恆壓設計精密濕拖更乾淨
雖然軟件夠智能,但是我們還是要看看掃地機器人實際的清潔效果。石頭掃地機器人T7本次一是升級了全新的算法,二是採用了恆壓電控水箱。這兩點都可以大大改善清掃的體驗。
石頭掃地機器人T7這次的吸力提升到了2500Pa,日常清理灰塵和碎屑簡直綽綽有餘。目前掃地機器人的清掃能力你都不必太擔心,只需關注是否會漏掃即可,這更看重機器人掃描環境和路徑算法的能力。
——路徑規劃

清掃過程
還是從動圖入手來看一看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清掃過程。在全新的算法加持下,石頭掃地機器人T7對於清掃路徑的規劃更加智能。先描邊框出房間輪廓,再採用Z字形路線,優先走長邊清理,非常有效率。

從最後的清掃結果來看,只要石頭掃地機器人T7能夠進入的區域都在清掃路線規劃之中。筆者結合實際房間情況來看,其確實做到了清掃範圍內100%的覆蓋率。

全新算法,藉助傳感器和數據分析,讓機器人的表現更加智能
這些都是全新算法的功勞。實際上不止是清掃的路徑規劃,石頭掃地機器人T7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最新算法參與其中。這保證了機器人足夠智慧。
——恆壓電控水箱
石頭掃地機器人T7此次搭載的恆壓電控水箱,徹底了解決了之前植物仿生水箱容量少,出水難以控制的問題。蠕動泵更加耐用,且噴水的精度更高,這使得石頭掃地機器人T7可以對其297ml的水箱進行精確的控制。小水量下,最大濕拖面積可達250㎡。

拖板處的恆壓彈簧,保證拖地時始終有300g左右的壓力

噴水口,極小的孔徑,最小可控制出水量到2.475ml
在濕拖效果上,使用恆壓電控水箱的石頭掃地機器人T7有了明顯的改善。簡單比喻一下,以往的植物仿生拖地就像一個更過水的“布料濕拖把”,被動出水對於水量無法很好的控制,拖過的地面比較潮濕。

對於腳印等污漬 濕拖功能都可以有效的清理

最大水量下濕拖,地面的潮濕程度依然控制的非常好
而現在的石頭掃地機器人T7,拖地更像是海綿拖把,拖後不會留有太多水漬,很快就能風乾。並且你也不用擔心清潔效果,有恆壓彈簧存在,石頭掃地機器人T7清理污漬的能力並不弱。對於重度污漬,可以設定2至3次的多次清理來解決。
最重要的是,因為水箱採用主動電控。你也沒有了從前水箱滲水過多的擔憂。無論是充電還是爬坡,石頭掃地機器人T7都能暫停噴水來避免積水出現,選擇噴水的實機更加合適。
此外,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濕拖也更加智能,存在濕拖禁區時,它會先在禁區完成清掃,再開始其它區域的濕拖,來避免先濕拖後對於干拖區域造成影響。
——避障、脫困
石頭掃地機器人T7在全新的算法加持下,避障、脫困都有了更加顯著的改善。簡單拿來說,遇到障礙,它不再會“橫衝直撞”,而是精準的描邊,保證清掃面積的同時讓自己能夠順利通過,不被卡死。

行進中避開障礙

清掃過程中碰見障礙能夠自主脫困
此外,石頭掃地機器人T7對於小的台階也有一定的翻越能力。最大支持2cm高度差的翻越,像陽台、廚房一些會設置高度差的房間也可自由進入清理。

一般的高低差也能輕鬆應對
——遙控行進
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遙控功能算是個小甜品,控制機器人直接移動,是對其強大的定位能力很好的體現。當你不方便從地圖確認清掃位置時,直接遙控掃地機器人前往目標區域,再開始清掃也是不錯的選擇。

搖桿控制掃地機器人前進、後退、轉向 十分方便
——清掃噪音
石頭掃地機器人T7共有輕柔、安靜、標準、強力、MAX五個吸力檔位可選,每個檔位下的噪聲大小也不盡相同。筆者對噪音情況進行了測試,在吸力升級了25%的前提下(2000Pa升級到2500Pa),噪聲依舊控制的不錯。

從左到右,檔位逐漸增大
五、清洗維護:抽屜式水箱“不翻身” 全快拆設計清理更方便
雖然掃地機器人十分方便快捷,但是清理塵盒、注滿水箱、更換拖布…這些日常的清洗維護都需要用戶來親自完成,設計上是否便捷也至關重要。
在這次的水箱設計上,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設計十分貼心。水箱、拖板全部採用抽屜式的設計,安裝、拆卸時你不用在費力的翻轉整個掃地機器人,扣動按鈕向後拉動,這些部件都可以輕鬆取出。

抽屜式設計下的拆卸、安裝都非常方便
在清潔、維護的便利性上,石頭掃地機器人T7表現的也相當優秀。主刷、塵盒、拖布,這些比較髒的部件都可以快速拆卸,用水沖洗。

打開前蓋板 就可以直接取出塵盒

底部的主刷也能快速取出

主刷軸承可以快拆 方便對纏繞的毛髮進行清理
此外,拖板上的拖布也採用了卡槽+魔術貼的固定方式。每次拖地後,都可以快速取下對拖布進行清潔。如果你覺得清理拖布也很麻煩,你也可以選擇一次性拖布使用。99塊錢即可購買60片,每一片都能濕拖45分鐘——60分鐘,便宜實惠,也足夠你用上好久。

如果你覺得清洗拖布很麻煩 一次性拖布是個不錯的替代方案
總的來說,石頭掃地機器人T7在清潔、維護上的便利性設計,在同類產品可謂獨樹一幟,這才是一台不麻煩人的掃地機器人該有的樣子。
六、總結:更聰明更強大的年度旗艦 將偷懶進行到底
當我們選擇購買掃地機器人時,動機其實非常純粹,最終目標無非就是提高生活質量,讓自己更好的”偷懶“。不過,許多人在挑選產品時卻陷入了誤區,總是關注那些吸力、容積之類的硬件參數,而忽略了機器人的實際使用體驗。
機器人“頭腦”往往比他們的硬件性能更值得關注,事實上,這也恰恰是不同廠商的機器間最大的差異點。如今掃地機器人的硬件性能基本大同小異,這種時候,哪一個產品能讓用戶用得最舒心,哪一個就越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而就目前筆者的體驗來看,石頭掃地機器人T7無疑就是那款讓用戶用的最舒心的產品。
全新的算法加持下,這個機器人夠聰明。石頭掃地機器人T7無論是環境識別速度還是清掃速度都相當的快,行進路徑和避障路線的選擇也都是最優解,每次運行都會實時掃描環境,更新地圖,進行路徑計算,你大可不必為它操心。
強大的地圖管理4.0則賦予它強大的自定義定製能力。掃哪個,怎麼掃,什麼時候,什麼順序,用戶只需做一次老師,它都能學會。從此一勞永逸,這台石頭掃地機器人T7已經變成了你們房屋的獨家定製版。
甚至最令人頭疼的清潔維護問題在石頭掃地機器人T7也並不存在。全身多個關鍵部件全部支持快拆,水箱及拖板均採用抽屜式設計,一按一拉全部取出,都支持水洗晾曬,就算你笨手笨腳,這些操作也相當容易。
石頭掃地機器人T7標價2799元,首發甚至能以2599元入手。石頭科技維持了一貫加量不加價的作風,用一台更完美的高水準產品,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旗艦掃地機器人應有的樣子。一台更聰明、更強大的年度旗艦掃地機器人,何必觀望,不如就將“偷懶”進行到底。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