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內人流量高成本低的城市「中國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排行榜」

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機遇之城2018》顯示,2018年,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北京綜合排名居首,上海“宜商環境”第一,投資及生活成本高企成為北上廣深共同特徵。相對而言,中西部城市生活成本整體較低,特別是太原。

報告觀察範圍覆蓋全國30座重點城市,通過10個維度對城市進行評估,每個維度中還包括4-7個不等、總數為57個的變量。其中,考慮到城市體量和現實影響力等差異,報告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單獨分列,其他城市依序排隊。

2018年的觀察結果顯示,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中,北京居首,隨後為上海、深圳,廣州居末席,排序結果基本符合人們的日常觀察。

具體從各個維度來看, 北京在“智力資本和創新”、“技術成熟度”、“健康、安全與治安”、“交通和城市規劃”、“經濟影響力”五個維度居前;上海在“區域重要城市”、“宜商環境”兩項居首;深圳在“交通和城市規劃”與北京並列首位,並在“可持續發展與自然環境”維度領先,“宜商環境”僅次於上海。

中國30城觀察:上海“宜商環境”居首,太原生活成本最低
中國30城觀察:上海“宜商環境”居首,太原生活成本最低

但從國際比較來看,無論北京還是上海,綜合排名都不是很靠前。根據普華永道2016年對國際30座大城市的觀察結果,北京綜合排名居第19位,上海位列第21。普華永道指出,這很大程度上是受“成本”維度的影響, 北京、上海在“成本”維度的國際比較中分別排在倒數第一和第二位。

“成本高企,成為北上廣深在城市綜合比較中的共同特徵,引人思考。”普華永道在報告中稱。

普華永道設計的成本維度包括六個變量:“職工平均工資”、“公共交通成本”、“商業用地成本”、“住宅價格”、“食品價格”、“生活服務價格”。觀察角度是站在投資人的立場,分別從人工成本和不同方面的支出成本來觀察。 根據計分規則,成本取值越低,排名與得分越高。

另根據普華永道對中國其餘26座城市的綜合數據梳理,前五名依次為杭州、武漢、南京、成都、廈門。

杭州在“技術成熟度”、“健康、安全與治安”、“可持續發展與自然環境”、“經濟影響力”等維度高居第一,“智力資本和創新”位居第二,較第一名南京僅差一分。

“智力資本和創新”維度包括六個變量, 分別是“專任教師變動率”、“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科技支出比重”、“研究與開發水平”、“創業環境”、“創新應用”。 南京的“研究與開發水平”領先,而在創業環境、創新應用兩方面均低於杭州。總體來看,中等職業教育規模較低成為杭州最大的拉分項。

普華永道在報告中解釋,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觀察是考慮本城市的技術從業人 口的供給,中專畢業生一般是留在本城市就業的,有些中專技校往往就是本城市所在企業的教育機構,與實體經濟相關度高,因此相較於觀察大學生的規模,這個變量更有助於反映智力資本的長期影響。 “創業環境”、“創新應用”兩項反映的是“雙創”,它們與“研究與開發水平”一 起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大學以上教育的成果,既反映科技創新的局面, 也構成了智力資本的重要要素。

中國30城觀察:上海“宜商環境”居首,太原生活成本最低
中國30城觀察:上海“宜商環境”居首,太原生活成本最低

在成本維度中,排在第一、二位的是太原和石家莊,太原因“公共交通成本”、“生活服務價格”相對低而居前,石家莊則因在“職工平均工資”、“商業用地成本”、“食品價格 ”變量上積分高而排在前列。

烏魯木齊在“住宅價格”變量的評分位居第一, 不僅顯示了實際生活成本的某一方面, 而且使該城市的總積分有所提高。烏魯木齊在26座城市綜合排序中超越了石家莊、哈爾濱、蘭州。

26座城市中,投資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是杭州,特別是在公共交通和住宅價格上排位明顯。珠海僅次於杭州,為成本第二高的城市,主要是食品價格和生活服務價格較高。

中國30城觀察:上海“宜商環境”居首,太原生活成本最低
中國30城觀察:上海“宜商環境”居首,太原生活成本最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226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25
下一篇 2025-01-12 12: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