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日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今年的主題確定為“支持護士和助產士”,旨在彰顯世界各地護士和助產士在提供衛生保健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呼籲加強護理和助產人員隊伍。中國的宣傳主題為“致敬醫護,共抗疫情”。
2020年一場疫情
讓世界衛生日別具意義
發生疫情以來,全國各地醫療團隊紛紛背起行囊奔赴抗疫一線,從1月27日緊急派出第一批醫療隊開始,黑龍江省先後派出8批醫療隊共1554人馳援湖北。他們深入最危險的前線,歷經60多個日夜奮戰,累計管理確診患者2033例,更成功接生了26名新生兒。
在整個醫療團隊中,護理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這次疫情中護士的工作量更為繁重,他們的工作不再是簡單的打針、發葯、量血壓、為患者翻身等體力勞動,而是涵蓋了健康教育、一級預防、康復工作等多個方面。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肩負的是責任與擔當,傳遞的是信心與力量,守護的是生命與希望。





第71個世界衛生日
疫情催生新衛生習慣
疫情考驗的不僅是應急救助能力和醫療水平是否過硬,還考驗公眾衛生習慣與公共衛生水平能否過關。在這樣的形勢下,人們對大力開展的愛國衛生運動有了新的感悟。

“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推廣分餐公筷,拒食野生動物”……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對人們的衛生健康意識產生深遠影響。

從單一的體魄強健到關注心理健康,越來越多的人主動選擇通過運動、“詩與遠方”以及接受心理諮詢等方式緩解內心壓力;從“疾病治療”到“健康管理”,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定期體檢,注重通過運動療法、中醫藥等多種措施將健康管理關口前移;從大概念的少油少鹽到精確控制每天攝入、消耗的卡路里,更多民眾開始對體重“斤斤計較”,與高糖高油“說再見”……


對於食用野生動物,我們“再也不會無動於衷”;當圍桌合餐使用公筷公勺成為一種自覺、當隨地吐痰行為被大家厭棄……越來越良好的衛生習慣必將護佑我們健康平安。
文明的成果來之不易,如新冠肺炎疫情這般向全人類發起的挑戰,未來或有增無減。我們希望用“和”的文化智慧,書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