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簡單易記順口溜「清十二帝順口溜清帝順序名字」

清十二帝還可以這麼分組,時間順序不是唯一標準

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是一個朝代中的皇帝也很難搞清楚。其中清朝皇帝的結構最清晰、最簡單,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家天下的君主制王朝,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定鼎北京,1912年末帝溥儀退位。

清朝十二帝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可以分為清晰的四組,每組三人。分別代表清前期、清中前期、清中後期和清後期。他們的站位實在是太規整了,非常容易搞清楚並記下來。

清十二帝還可以這麼分組,時間順序不是唯一標準

第一組: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帝。首先需要解釋一下,這三個名字這樣並列寫在一起是不規範的,因為前兩位寫的是名字,後一位寫的是年號。這也有一定的原因,前兩位其實也都有年號,努爾哈赤的年號是”天命”,皇太極有兩個年號”天聰”和”崇德”,由於在順治帝入關之前無論是”後金”還是”清”都只能算作一個地方割據政權,所以記述前兩位”皇帝”時用”年號”這一象徵著天下一統的概念不太準確,或者也可以這樣理解,前兩位的”皇帝”頭銜是順治帝入關後”追認”的。第一組這三位可以被看作是清王朝的革命先驅,真正是經過了一番努力才最終奪取了天下。

努爾哈赤

清十二帝還可以這麼分組,時間順序不是唯一標準

第二組:康熙、雍正和乾隆。這三位名氣最大,成就也最大,歷史上這近一個半世紀的時期被叫做”康乾盛世”或者”康雍乾盛世”,康熙爺幹了60年,雍正幹了13年,乾隆干到60年後為了表示對爺爺的尊重退位給了兒子。這一組皇帝的統治時期是清朝的高光時刻,也最為人們所熟悉(主要是野史和戲說太多了)。

乾隆皇帝

清十二帝還可以這麼分組,時間順序不是唯一標準

第三組:嘉慶、道光和咸豐。這個明朝還有一位嘉靖帝和嘉慶帝只差一字容易混淆,嘉慶皇帝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從太上皇手中接過帝位的皇帝。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第一時間就清算了大貪官和珅,留下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但是嘉慶帝是一位平庸的天子,清朝度過了之前的盛世後也開始了內憂外患。期間,天理教的教徒竟然攻入了紫禁城,被後來的”道光”皇帝英勇地擊退。

咸豐皇帝

道光皇帝繼位後非常的節儉,以至於下面的大臣為了配合皇帝都出去花重金給自己的朝袍上打補丁,另一個需要和道光皇帝聯繫在一起的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在道光年間。道光皇帝的兒子咸豐皇帝就更鬧心了,他登基不久就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又經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咸豐逃離北京死於避暑山莊,關鍵是他的生命中還出現了一個女人,這就是日後統治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這一組的總結就是:國家開始走下坡路,感覺一輩兒不如一輩兒了!

第四組:同治、光緒和宣統。這一組的特點是都沒有實權,清朝最後一段的歷史實際的掌權人是慈禧太后,這最後一段歷史開始於咸豐帝之死,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奪權。同治是慈禧太后的兒子,光緒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都是傀儡。同治皇帝19歲死於天花(也有說是梅毒),光緒皇帝死於慈溪太后之前是被砒霜毒死的。末代宣統皇帝三歲登基,六歲退位。這一組的總結:垂簾聽政加辛亥革命。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124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20
下一篇 2025-01-12 12: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