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創業楷模》之萬百萬——有夢想的人生才閃耀將在CCTV-IP電視播出。

萬百萬出身於安徽的一個農村家庭,大學畢業後,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孤身一人漂洋過海闖蕩美國,到紐約後他很快進入房產行業並成為一名出色的房產經紀人,200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房產公司,僅用一年時間,他的公司便成為紐約最大的房產公司之一,他被譽為紐約地產界,幾十年才出一個的人才,2006年他入選了美國主流媒體麥迪森名人錄,2008年入選全球華人風雲榜,2011年他選擇回國創業,引入美國房產營銷平台MLS,創建合發房銀,《中國國際財經》雜誌執行總編丁吉林表示他身上那種堅毅、決心和一往無前的那種精神很值得創業者學習,而北京大學中國品牌建設發展基金主任、中國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席王漢武則表示萬百萬身上有一個創業者最高的一種素養,就是不斷地活在自己的夢想當中並指引着他不斷前行。本期中國創業楷模節目一起分享合髮網絡董事長萬百萬的創業故事。

萬百萬在節目中表示,因為從農村出來,企業家這種概念似乎很遙遠,而且他求學的年代,看到的所謂的大人物大概就是領軍打仗的,所以自己就夢想着干點事情,有夢想然後就往前沖,一路走到黑,當時他最深的一個印象就是會經常餓肚子,不是說沒有飯吃,而是這個飯油水不夠重,所以每到開飯時總會感覺肚子很餓。而且家裡頭大哥第一年沒有考上大學,就經常聽父母在嘮叨,萬百萬那個時候就想自己一定要爭氣,一定要考個好一點的大學,那個時候農村最好的出路似乎也就是考大學。進大學後,很多農村孩子都會勤工儉學,萬百萬也不例外,先是賣漢卡,後來賣電腦,電腦配件,最後他卻創辦了一個中專學校(一個信息中心),就是國家給學歷,但是不包分配,創辦這個中專學校萬百萬也費了不少周折,好在當時有省教委批的紅頭文件,然後首先要找一個辦公室、還有一個電話分機,之後是校舍、學校等,而這些萬百萬當時都沒有,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他就找到一家校辦企業,說我給你打工,不要工資,但要承包你們一個部門,叫信息技術中心 ,由我來負責,賺了錢給你分,招生辦公室和電話解決後,他還需要解決最重要的校舍問題,然後就到處找,正好當時有個女子職業學校,很大的地方,只用了一半的校舍,他就找到這個女校長,給她看過文件和介紹信後,他說我想租你這房,但現在沒錢給你,等把學生招來後再付你錢,你要多少錢我也不還你價,反正這裡空着也是空着,就這樣,萬百萬有了自己的招生辦、校舍、還有了教室,具備開始招生的條件了,就開始招生,最後招了近一百個學生。而當時萬百萬隻有21歲,才上大學三年級。快畢業時,他碰到一個學長是在深圳外資企業打工的,一個月能賺3千塊錢,而內地大多數人工資是一個月兩三百,當時就覺得這個外資企業蠻好,後來了解後知道外資企業的那些人很多都是從國外回來的華人,從香港和美國過來的更多。萬百萬就在想能不能像他們一樣也去國外轉一趟,然後去合資企業,後來大學畢業之後有一個機會就去了美國。

在去美國之前他平均一個月有5萬元人民幣的收入,而當時大多數人的工資是500元左右,當時萬百萬就有個很狂妄的想法,如果去美國應當也可以一個月能賺五萬美金的收入。在去之前就給父母買了一套別墅,因為計划去就沒有想再回來。然後就帶着700美金就去了,等到了美國後就發現完了,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在美國沒有綠卡就意味着不要說是去做什麼代理,就連做一份工作都做不了,只能打黑工,另外英語也是個問題,雖然萬百萬當時英語考了六級,但也沒有用,人家講的話聽不懂,有兩年時間他就逼着自己沒有說過一句中文,沒看過一個中文的報紙,也沒有聽過一個中文的廣播和電視,就逼着自己融入到美國的那個文化裡面。當時的處境比較艱難,住着一個月160的Basement(地庫),打着黑工做餐館Waiter(服務員),還要讀書,因為需要一個身份,就這樣一個月差不多能夠掙到兩千美金。改變萬百萬現狀的是一個周末的時候他去了一個會場,接觸到當時叫MLS平台,做的是Multiple Listing Service也就是獨立經紀人的房地產交易平台,就開始踏入這個行業,後來差不多三年之後,有一天當萬百萬翻到自己的筆記本的時候,他很吃驚,他定過目標,比如要考一個 Broker License ,就在美國開地產公司需要考一個執照的,然後要掙多少錢,後來都實現了,事實上萬百萬的這段經歷遠沒有他說的這麼順利,前三個月的時候,到了21世紀,基本上是學習的過程,後來就去到remax,能到這裡去的人都是在行業里至少要干三五年的人。在哪裡他獲得了白金獎,在整個北美地區,就房產行業一百萬的人當中,他是排名前一百位的銷售,收入差不多達到一百萬美金,所以他認為人還是要敢制定目標,因為在我沒去美國的時候,他就誇下海口,在中國能掙5萬人民幣現金,在美國一定可以掙5萬美金,後來通過努力這目標也實現了。
萬百萬是一個危機感極強的人,在美國別墅、豪車都有了,也不必為衣食住行發愁了,按理說是可以不用那麼拚命了的,但他希望換一個增長方式,也就是往前再推進一點,更進一步,希望有自己的事業,就是內在的一個驅動力,人生每個階段這個驅動力是不一樣的,萬百萬小的時候很窮,要跳龍門,考了大學過後希望更好,那等到這些都有之後,他又設定了自己更高的目標,人要不斷地去設定更高的目標,否則很多人有了錢後就開始墮落,因為驅逐他不斷奮鬥的動力沒有了,所以萬百萬開始制定更高的目標,他就一直在思考,在調研,發現這個互聯網+房地產在國外很成熟,而中國整個的房地產也不過是十幾年的歷史,所以一直在把握這個時間點,什麼時間可以開始回國來做這個事情,後來到11年的時候,就回來了,並創辦了合發房銀,萬百萬的企業核心是做一個互聯網加房產加共享式家庭酒店加百貨的一個O2O閉環的生態體系,那麼在這裡三個業務板塊,互聯網+房產、互聯網+酒店就是airbnb(空中宿客)模式、還有互聯網+商城,用他自己的話說叫第三代互聯網,他的核心就是叫C2F,把互聯網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做到極致,讓企業直接對接消費者,消費者直接對接開發商,減少中間環節,減少物價虛高,房價虛高,老百姓可以把自己消費的需求變成一個創業的機會,再一個用科技解決營銷,就是每一個人把自己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可以進行大眾創業,然而作為企業來說,其實現在傳統互聯網,已經遇到一個巨大的瓶頸,傳統的電商紅利,基本上已經碰到瓶頸,其本質就是一個線上線下的割裂,對於大部分的企業互聯網來說其實是一個災難。
節目中當主持人問道萬百萬最崇拜的人是誰時,他一口氣舉了一堆例子,不是富甲一方就是舉世矚目的,他認為馬雲的智慧、巴菲特的睿智、李嘉誠的自律、比爾·蓋茨旺盛的精力、喬布斯的夢想、Facebook臉譜的馬克·扎克伯格的優秀等都是他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在《中國創業楷模》節目最後,作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萬百萬對創業的理解更是值得我們思考,他認為並不是自己去單幹才叫創業,一個團隊也叫創業,他建議年輕人還是要加入一個創業團隊,然後去創造價值。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2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