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不妨看看最該關注的焦點在哪。如果是DIY用戶,可能要注意兩個信息,第一是這款產品已經不是MLC固態硬盤,而是採用了TLC顆粒,同容量下顆粒成本幾乎只有前者的一半,這也是它能便宜這麼多的根本原因。第二是這款固態硬盤是PCIE 4.0規格,理論上的速率要比現在的PCIE3.0直接翻倍。當然這只是接口性能而且是理論值,不代表固態硬盤能達到同樣水準。

那麼這款固態硬盤的性能表現如何呢?在產品上市的同時,Anandtech也已經做了相關測試。不過他們的測試數據比較複雜,實際上我們只需要簡單列舉兩個常規的測試項目,基本就可以作為依據展開了,這不是評測而是對產品的解讀和分析。

從持續4KB隨機寫入和讀取這兩個測試不難看出來,這款產品的性能與前代不相上下。如果是在PCIE4.0平台上,它的性能位居前列;但如果是PCIE3.0環境,它的性能介於970Pro和970EVO之間。顯然可以這麼理解,這款產品最大的賣點也許就是PCIE4.0,如果脫下這層外衣,它本質上就是一個三星的TLC固態硬盤水準,但也確實比前代970EVO略好一點。

至於性能提升的部分,其實來自於三星最新的ELPIS主控,這款主控芯片在980Pro上還是首次使用,在同樣PCIE3.0接口、同樣TLC閃存芯片的情況下,就是它給980Pro帶來了性能提升。那麼PCIE4.0又比PCIE3.0快了多少呢?從前面的對比數據來看,同樣一塊三星980Pro,在兩種接口規格下有10%左右的性能差距。

所以由此就能得出結論了。從性能角度來說,不管採用TLC的三星980Pro還是採用MLC的三星970Pro,實際上都已經接近了現在M.2固態硬盤的性能上限,決定性能的也不是閃存顆粒而是主控。從性能上來說沒有差距大到能讓人做出取捨的程度,MLC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壽命上,比如同樣是1TB,三星980Pro的壽命是600TBW,而970Pro是1200TBW。

不過不管是哪種使用壽命,對於個人用戶而言都已經有太多冗餘了,在正常的換代周期中幾乎沒可能用盡,更何況用盡也不代表會壞,只是不再享有質保而已。最核心的問題其實還是價格,如果以性能來看,980Pro比970EVO貴了700元左右、比970EVO Plus貴了400元左右;如果以接口來看,紫光、影馳這種品牌的PCIE4.0固態硬盤都能賣到1500元左右,980Pro價格又顯得非常合理。那麼究竟以哪個維度為參考呢?相信說到這裡,各位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結論和選擇。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