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全面認識互聯網「中國互聯網發展史簡概」

網事如煙:中國互聯網簡史 1994 — 2017

1994年: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

1994年4月初,中國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重申連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認可;4月20日是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的日子。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接入國際互聯網,開啟了中國互聯網的時代!至今已經過去22年。1994年,曙光BBS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互聯網BBS。

1995年:老百姓上網

國內開通居民個人上網,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老百姓進入互聯網。電腦上網是“撥號上網”,網線和電話共用一個線路,每次上網要“滴,滴”半天才能連上線,還不能同時用電話,有電話進來就斷了網……

網事如煙:中國互聯網簡史1994—2017

1996年:

互聯網已經開始從少數科學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廣大群眾。人們通過各種媒體開始了解到互聯網的神奇之處:通過謙價的方式方便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那時候,網站少得可憐,熟悉的門戶網站就是163網易,收藏夾中沒幾個網頁,頁面風格還很簡陋。有個郵箱是顯擺的資本,印在名片上,寫在同學錄上,表示緊跟潮流很時髦的樣子。

1997年:中文BBS興盛

1997年11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第一次《中國Internet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文網絡論壇於1997年開始興盛,標誌為老榕在四通利方體育沙龍發表的《大連金州沒有眼淚》。人民日報主辦的人民網進入國際互聯網絡,這是中國開通的第一家中央重點新聞宣傳網站。 瀛海威全國大網開通,3個月內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州、深圳、西安、瀋陽、哈爾濱8個城市開通,成為中國最早、也是最大的民營ISP、ICP。

網事如煙:中國互聯網簡史1994—2017

1998年:幾何級數增長

中國網民開始成幾何級數增長,上網從前衛變成了一種真正的需求。一場互聯網的革命就這麼在兩年的時間裡傳遍了整個中華大地。對於IT業來說,這是個追夢的年代這個時候到處都充斥着美夢成真的故事。1998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成立信息產業部,主管全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通信業和軟件業,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 經國家批准,同意建設中國長城互聯網。

1999 年:中國網絡巨頭創業期

OICQ誕生於1999年2月1日。彼時,丁磊已經創立網易兩年;張朝陽推出搜狐產品一年;劉強東成立京東半年;四通利方與美國華淵資訊網合併為“新浪”兩個月;馬雲在半年後創立了阿里巴巴。OICQ由馬化騰創立的騰訊推出,是中國第一款點對點、一對多聊天軟件,又叫網絡尋呼機。集合了聊天、公共聊天室、單點傳輸文件等功能。QQ開始不叫QQ,叫做OICQ,顯然是有針鋒相對ICQ。開始只有6位數號,且門可羅雀,騰訊的巨頭當初都上網拉客,網名“小六子”四處拉客還小有名氣。2000年更名為QQ,2005年左右進入全盛期,幾乎人手必備。

由中國電信和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牽頭、聯合四十多家部委(辦、局)信息主管部門在京共同舉辦”政府上網工程啟動大會”。招商銀行率先在國內全面啟動”一網通”網上銀行服務,建立了由網上企業銀行、網上個人銀行、網上支付、網上證券及網上商城為核心的網絡銀行服務體系,並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首家開展網上個人銀行業務,成為國內首先實現全國聯通”網上銀行”的商業銀行。

網事如煙:中國互聯網簡史1994—2017

2000年:BBS春秋戰國時代

隨着天涯社區在1999年創立,BBS論壇於2000 年進入春秋戰國時代,除了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論壇,水木清華、貓撲、西祠衚衕、天涯誕生了無數“斑竹”。李彥宏在中關村創立了百度。也是在這一年,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2004年:聯眾遊戲

聯眾遊戲大廳 | 1998年-至今。聯眾遊戲大廳是各類競技休閒遊戲的集合,是中國網絡遊戲的鼻祖。用戶通過大廳迅速進入遊戲世界,可以隨機加入等待遊戲的房間進行對戰,也可以互加好友邀請遊戲。2007、2008年,聯眾進入鼎盛時期,10年後由於大型網遊興起而漸漸衰落。

網事如煙:中國互聯網簡史1994—2017

2006 年:百度空間

百度空間 | 2006年-2015年。2006年,微博鼻祖推特TWITTER上線;土豆網完成第二輪融資;前搜狐總裁古永鏘創立優酷。這一年,百度推出百度空間,與博客類似,側重個性化主頁,尤其受初高中學生歡迎。百度空間於2007-2009年進入鼎盛,許多人的青春記憶留在其中。2015年,百度空間關停。

2006 年:新浪博客

2005年,新浪開始提供博客服務, 成為最受歡迎的博客平台之一。寫博文、傳照片、留言評論是它的主要功能。無論普通用戶還是明星,人人都可以經營自己的主頁。而後漸漸被微博取代,新浪博客進入了衰落期。

網事如煙:中國互聯網簡史1994—2017

2007 年:MSN興衰史

2005年,MSN正式推出MSN中文網,成為北上廣白領偏愛的聊天軟件,一度能與QQ兩軍對壘。它更側重熟人社交,如果不知道ID,很難找到對方。配套的MSN Space 個人空間大受歡迎。2008年後,MSN開始衰落。白領用的是外資公司預裝的MSN(hotmail郵件)和ICQ(即時交流),英文的應用對中文支持不爽。2013年,微軟宣布全球關閉MSN服務。

2010 年:天涯、豆瓣

天涯社區的鼎盛使“拍磚”、“斑竹”、“歪樓”等詞彙成為流行。同時被人記住的還有天涯上的芙蓉姐姐、流氓燕,以及一些“神貼”:比如“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 /“請問天涯高人,加州招待所是誰唱的?” 這些神貼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話題與記憶。2010年豆瓣進入鼎盛時期,成為文藝青年聚集地,同城活動、小組、豆瓣FM、閱讀和電影評分。人們因閱讀、看電影、聽音樂活躍結識。2012年,豆瓣用戶數超過1億。

2011年互聯網大規模普及

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佔整體網民比例為69.3%,較上年底增長5285萬人。家庭電腦上網寬帶網民規模為3.92億,占家庭電腦上網網民比例為98.9%。中國域名總數為775萬個,其中.CN域名總數為353萬個。中國網站總數為230萬個。

2010年進入移動通信和手機互聯網時代

目前,移動通信和手機互聯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前景最誘人的兩大業務。而移動互聯網從動感地帶電話卡進入2.0就開始提出這個概念。塞班時代移動互聯網起步,智能手機系統開始完善。2010年左右,安卓時代移動互聯網開始熱,標誌移動互聯網的火熱。

接着隨着3G的出現,手機互聯網時代又更進一步的推進了發展,它們的增長速度都是任何預測家未曾預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動用戶已超過15億,互聯網用戶也已逾7億。中國移動通信用戶總數超過3.6億,互聯網用戶總數則超過1億。這一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高速增長現象反映了隨着時代與技術的進步,人類對移動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劇上升。

網事如煙:中國互聯網簡史1994—2017

2014年:手機互聯網的用戶數超越傳統互聯網

手機互聯網正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短信、鈴圖下載、移動音樂、手機遊戲、視頻應用、手機支付、位置服務等豐富多彩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手機互聯網經過幾年的曲折前行,終於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手機互聯網的用戶數已經超越傳統互聯網,手機支付、手機購物成為實體銀行、實體商店的生死對頭。

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移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第二代手機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PHS,GSM或者CDM。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

2016年中國境內活躍的手機上網碼號數量達12.47億,較2015年增長59.9%。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比例高達83.02%。2016年中國境內活躍的智能手機達23.3億部,較2015年增長106%。在所有智能手機設備中,境內手機網民上網時所用設備的操作系統集中在Android、iOS、Symbian和WindowsPhone這四個操作系統。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830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1:58
下一篇 2025-01-12 11: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