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下面以需求分析、用戶研究和用戶體驗這三塊比較有代表性的工作為例,講述做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時應有的思路。
一、需求挖掘
對於很多用戶表面的要求,以及形式上我們“看似”要滿足的需求,很多其實都值得商榷。對待這些需求,我們最需要做的是發掘更深處它們代表的是什麼、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1、基於場景深挖需求
場景這裡面包含了人物、時間、地點、環境及情節。我們要用場景來發現我們的用戶是誰、他們會在什麼情況下解決原有的問題、他們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場景,其實就是研究用戶在何種場景下的行為,場景不同,用戶需求不同等等。


不同的需求都是在特定場景下才需要滿足,做產品時我們就應該考慮到需要服務怎樣的場景。
2、從人性本質深挖需求
人性是人的本性、人的感情和理智,是我們要發掘出來的需求的根本源頭。它們的存在創造了需求的場景。如果我們能把握好用戶在人性上的弱點,或者說在人性上存在的缺憾,那麼產品就能一擊即中。
對於要挖掘逐利人性需求的產品,就要保證用戶真的可以在產品上得到實惠,或者賺到錢。如果獲得的實惠和利益,不能中和他們的付出,那麼用戶自然就不會留下。


用戶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幫助企業定義產品的目標用戶群、明確、細化產品概念,並通過對用戶的任務操作特性、知覺特徵、認知心理特徵的研究,使用戶的實際需求成為產品設計的導向,使您的產品更符合用戶的習慣、經驗和期待。在互聯網領域內,用戶研究主要應用於兩個方面:一,對於新產品來說,用戶研究一般用來明確用戶需求點,幫助設計師選定產品的設計方向;二,對於已經發布的產品來說,用戶研究一般用於發現產品問題,幫助設計師優化產品體驗。
用戶研究步驟
1、前期用戶調查
方法:
訪談法(用戶訪談、深度訪談)
背景資料問卷
2、情景實驗
方法:
驗前問卷/訪談、觀察法(典型任務操作)
有聲思維、現場研究、驗後回顧
3、問卷調查
方法:
單層問卷、多層問卷;紙質問卷、網頁問卷;驗前問卷、驗後問卷;開放型問卷、封閉型問卷
4、數據分析
方法:
常見分析方法:單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統計、聚類分析、相關分析等數理統計分析方法;
5、建立用戶模型
方法:
任務模型;思維模型(知覺、認知特性)
用戶研究的內容用戶群特徵產品功能架構用戶任務模型和心理模型。用戶角色設定
三、用戶體驗設計

首先我們要想清楚這個產品是解決用戶什麼核心目的的?然後怎麼讓用戶在使用我們產品的過程中感覺合適?那就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體驗結構:核心層:產品本質體驗層。——這產品是為達成什麼用戶目的而生的。中間層:產品使用過程中的體驗層。——這就是我們所有產品中的交互層。最表層:產品的視覺體驗層。——這部分就是UI〜而用戶對產品的達成目的的體驗層則很簡單:心理層結構(表/潛意識層):UI是否美觀?UI是否明晰?目標是否明確?–UI視覺層體驗。比方很多以針對女性愛美的APP,如果本身並不美,不夠直觀,用戶第一感覺就會否定。使用體驗層:(表/潛意識層):使用是否達到目的?過程是否可以接受?–交互層體驗。如果一個應用已經很美了,很清晰了。但是在整體過程中讓用戶感覺不適。那用戶自然也會放棄dmkrmc向其它的產品中去。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