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效最好的7種方法「營銷的方法手段有哪些」

有興趣有需求絕不等於會購買!這誰都知道。

分享9個營銷方法,不愁產品不好賣(一)

從我們心動到最終選擇購買,還有大量的決策阻礙和顧慮,讓人猶豫不決或者直接放棄。

這其中,價格絕對是一個影響最終買賣的重要因素。絕大多數人對價格是非常敏感的,一旦覺得貴,就可能放棄購買。

那我們該怎麼辦?如何讓人更能接受這個“覺得貴” 的產品?

除了 “降價打折”、“製造稀缺感” ,或者 “強行說服”,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有效減少消費者購買貴產品的價格顧慮

之前看過李叫獸一篇文章《消費升級,便宜貨一定沒機會嗎?》,裡面談到:消費升級時代,如何讓不那麼缺錢的人,也買便宜貨?

李叫獸的觀點是這樣的:

除了被濫用的“低價超值”和“偽裝成高檔品”,你最應該做的,是靈活採取下面的方法,去塑造消費者“理想中的自我”,減少購買便宜貨的阻礙:1) 塑造內行形象——“你買便宜的,因為你是內行”

比如:“我買便宜貨不是因為我沒錢,而是因為我有很多知識,能分辨出真正的好壞。”2) 打擊動機——“你買便宜的,因為錢並不能幫你達到目標”

比如:大量的白酒企業倡導喝更貴的白酒可以讓人飛黃騰達,但如果讓消費者認識到 “事業飛黃騰達不能靠更貴的酒,而是靠其他”,人們就減少了消費高檔酒的動機。3) 利用群體——“你要買便宜的,因為不該買的人都買了”

比如主打低價實用的大眾甲殼蟲的一段經典文案:“華盛頓的驚人內幕——華盛頓超過1200名外交官都在駕駛這種小轎車”。4) 轉移歸類——“你要買便宜的,因為這個歸類下不需要好的”

比如:肯德基推出的低端咖啡是這麼說的“咖啡是用來覺醒的,不是用來拗造型的”。這樣看來,肯德基賣的咖啡,就顯得沒有那麼低端了。5) 拉遠目標距離——“你要買便宜的,因為你還需要更多努力。”

比如:“今天的高峰絕非頂峰,你還有更多路要走——先吃泡麵”。6) 轉移消費——“你要買便宜貨,因為要拿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比如台灣全聯超市的文案:用全聯省下來的錢,可以幫你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

說真的,這幾個方法絕對很精闢,能讓便宜的產品更有機會,在文案上可發揮的方向也更多。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好像把這幾個方法反過來(用來賣貴的產品),也非常好。

人人都在喊賣貨,手上沒點技能可不行!

下面攬客魔課堂就來反其道而行之,分享9個實用的方法,告訴你:如何讓消費者更願意買貴的。大夥看看。

01

塑造內行形象

“你買貴的,因為你是內行”

很多人為什麼不願意花錢買更貴的東西?(真沒錢的扎心走過)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覺得太浪費了、沒必要買貴的、花太多錢會有負罪感、擔心得不到其他人的認可等等。

這個時候,你需要為他買貴的東西提供一個足夠的理由,讓他把注意力從這些阻礙因素上挪開,那塑造 “內行形象” 就是一個不錯的理由。

“我買這個貴的是因為我真的懂,那個便宜的是真不行。”

比如一款手錶,如果只是說 “高價豪華,成功之選”,這對於喜歡炫富的人當然沒問題,但是對普通人,並沒有消除他花高價購買的負罪感。

但如果說 “世界上只有2種手錶:德國手錶和非德國手錶,內行人都知道”,就更容易讓人找到購買的理由。

我買它,不是因為頭腦發熱,也不是因為享樂,而是因為我內行、我有辨別力……這個手錶更好,更耐用,其實性價比更高。

所以,當消費者想買你產品,但又因為貴找不到好理由時,可以嘗試這個方法,讓他們覺得:“買那種低價品很不機智,一看就是外行,真正的內行買的是……

02

打擊動機

“你買貴的,因為便宜的不能幫你達到目標”

人們之所以要買某類產品,無非是為了實現一個目標,如果你讓消費者覺得買便宜的東西並不能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就不會買了。

這個道理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一個經典故事,當時公孫衍遊走於六國想實施 “合縱” 大計,終於說服六國聯盟攻秦。而秦相張儀採取手段,先後到楚國、齊國、趙國、燕國,遊說各國攻秦其實是公孫衍的計謀,並不能達到各國的目標。

最終,張儀反而說服各國諸侯 “連橫” 親秦,六國 “合縱” 聯盟不攻自破

再比如她要買一套時尚、有個性的衣服。

如果買便宜的這個,可能天天容易撞衫,並不能幫他們完成本來要完成的目標。而更貴的定製衣服,才是更好的選擇。

所以,當你想要讓別人買貴的,就需要問自己:我的消費者買這個,是為了實現什麼目標?如何讓他們覺得,買那些便宜的其實實現不了這個目標?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5371.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9 12:06
下一篇 2025-01-09 12: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