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調味品市場凈利潤「賣乾貨調味品利潤有多大」

在中國的調味品市場里你一定聽說過陶華碧的老乾媽辣椒醬,但是今天要說的就是男版的“老乾媽”調味品王守義十三香。為什麼說它是“男版老乾媽”呢,就是因為它在經營模式和包裝上都和老乾媽辣椒醬有些許相似之處。

王守義十三香如今已經可以稱作是一個民族品牌,它的名號可以和老乾媽、匯源和娃哈哈這類品牌齊名。據說,王守義十三香曾經是北宋開封的宮廷御膳調料,是由王守義的家族代代相傳下來的。

小小調味品,利潤只有“八分錢”,繳稅竟能高達4.2億元?

王守義的祖上經營的興隆堂推出了一種獨家秘制調料,這就是王守義十三香的前身,但是隨着時代的變遷,繁華的家族生意早就成了歷史,好景不長,到了王守義這一代,已經沒有了家族店鋪,就連王守義自己的溫飽都成了問題,但是好在他還有祖上流傳的調味料的配方,他就想着靠着售賣十三香去維持生計,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

就在1959年饑荒的時候,王守義在原有的祖傳秘方上進行了修改製成一種新的調味品拿到市場上去售賣,這個新的調味品就叫做“十三香”,雖然它的名字叫十三香,但是並不是僅僅由13種香味料製成,而是高達二十幾種。

就這樣,王守義的創業史就開始了,在1984年的時候他開了一家作坊式的調味廠並且還去申領了營業執照,租了攤位加工並且銷售十三香,那個時候它的名字叫做“興隆堂十三香調味廠”,繼續沿用了祖上的名字,一開始的運作資金只有100元。

王守義一直堅持着“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每盒只有八分錢的利潤,王守義的生意是越做越好,企業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這個時候,王守義的三個兒子也都參與到父親的“十三香”生意里,在1997年的時候,王守義的兒子王銀良就將原來的企業升級為駐馬店興隆堂十三香調味品有限公司。

小小調味品,利潤只有“八分錢”,繳稅竟能高達4.2億元?

1998年的時候,王守義十三香集團成立,當時的註冊金額就已經高達了8000萬元左右,年銷售額突破了4億元。但是它也遇到了跟老乾媽辣椒醬相同的侵權問題,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擴大,自然會有人想能夠從中分一杯羹,但是對於這種問題,王守義跟陶華碧的態度一樣堅決對抗到底,所以,十三香在打假上的花費就高達2000萬,所以,王守義也選擇使用了自己的肖像印在了產品包裝上。

遺憾的是,王守義就在公司規模初具成型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對他的兒子留下了遺言,不準家人做房地產的生意,不準將公司上市,並且不可以跨行一心做十三香這一個品牌項目。在不上市這一點上也和陶華碧的經營理念一致相同。

小小調味品,利潤只有“八分錢”,繳稅竟能高達4.2億元?

王守義作為一個民族品牌已經屹立不到幾十年,在產品口碑上也積攢了不少好評,也正是這種薄利多銷的經營模式讓大家在價格上比較容易接受,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和信任。從王守義的100元資金起步到如今銷售額幾十億的大型企業,這一路上一定包含着對品質的認可和經營模式的正確選擇。

雖然王守義留下了遺言不準子孫後輩做房地產生意掙“快錢”,也不準跨行和上市,但是如今看來他的後輩只遵守了其中一條不上市,早前,王守義的孫子王太白就涉足了房地產行業,並且曾經立志30歲之前賺一個億,不想,最終還是因為“投資失利”的下場悄然退場。

這是他的首次失利,在經歷第一次失敗後他竟然沒有就此收手安心經營家族生意,隨後就進行了第二次房地產投資,將自己在國外的房車資產出售變現回國,並且藉助母親提供的400萬創業資金去收購地產公司、囤地等生意。但是結果顯然還是不盡如人意,因為投資後管理不善等問題讓家人承擔了近4000萬的負債。

小小調味品,利潤只有“八分錢”,繳稅竟能高達4.2億元?

這也證實了王守義臨終前的遺言不要做房地產生意的正確性,不得不說,王守義在經營模式及投資的理念上看的都比較長遠,至少在不跨行這一點上為家族後輩指出了一個明確的經營方向,由於之前家族成員種種的跨行投資失利,現在的十三香集團已經全力經營十三香這一個品牌。

你覺得在當下的時代里,堅持不跨行、不上市是正確的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503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8 10:34
下一篇 2025-01-08 10:3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