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篇文章裡面我們說了關於競品分析PPT的做法,那麼這篇文章我們來說說此前內容中一帶而過但卻是競品分析PPT中至關重要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有不少,在這會一一介紹,但是了解之後還請大家動手去用一用來增加記憶和手感。

No1:用戶體驗5要素法
這個方法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有提到過,但是除了給出圖示之外沒有太多的敘述,這篇文章我們稍微展開來說。首先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的分析順序是自下而上從抽象到具體的。

其中戰略層分析的點主要包括企業願景、產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戶習慣、商業模式等;範圍層主要分析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級功能、功能架構、業務流程設計等方面。
此外,結構層和框架層則需要重點把握產品的信息架構、常規功能、特色功能、實現情況、用戶流程分析以及操作情況、刷新、頁面跳轉、查詢、交互框架、界面設計、導航設計、標籤設計、細節點等等。
最後表現層則重點分析相對形象的一些特徵,比如視覺表現、布局、配色還有排版。

No2:SWOT分析法
這個分析方法主要針對“敵”我雙方的優劣勢以及競品所帶來的威脅和機會進行分析,可以說是大部分PM都十分喜歡的一種方法,簡潔明了直擊痛點。

No3:Base & Solution分析法
這個分析方法主要是基於base,也就是目標用戶、用戶核心訴求,以及通過什麼樣的解決方案來滿足目標用戶。當然還需要納入競品與自家產品的差異化分析。Solution則是在已知的這些Base上進行解答。
當然,分析方法千千萬,單單筆者知道的就有至少10種,其中上面3種是個人相對比較推薦的。當然,方法再好還得要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