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要避開的 5 種標題類型
想起一個好標題,關鍵要把握兩個點:機器是否喜歡你的標題?用戶是否喜歡你的標題?標題不好,很可能就是作者踩了這 2 個坑卻不自知。
如何讓機器喜歡你的標題?根據”推薦機制”課程,我們知道系統是通過關鍵詞識別技術進行內容刻畫,如果標題里缺少較多、準確的實體詞,就會增加系統理解的難度;而如何讓用戶喜歡你的標題?那就要避開“標題黨”,把用戶閱讀體驗擺在第一位。
因此,以下 5 類標題,一定要避開:
1.不踩熱詞、領域不清、定位模糊。例如《作為港姐的她真的不需要修圖》,僅有“港姐”這個熱度不高的關鍵詞,會增加機器理解的難度。
2.傳統紙媒式標題。例如《外灘:保管庫里看乾坤》,僅有“外灘、保管庫”兩個名詞,平鋪直敘,缺乏吸睛亮點,很難讓讀者理解文章要講什麼。
3.標題窄眾、專業性強、有閱讀門檻。例如《極具前景?探索創造光子集成電路》,只有”光子集成電路”這個專業名詞,定位用戶群體狹窄,普通讀者的理解難度也很大。
4.系列類、欄目型標題。這類標題多採用信息嵌套的方式,如(上)(下)、欄目名等。但用戶在手機上看到的文章是分散的,這種設置會帶來不好的閱讀感受,對推薦量也沒有任何幫助。
5.標題黨。主要有“標題誇張、題文不符”兩種類型。有吸引力的標題能吸引更多用戶點擊,但是如果作者騙點擊,一方面會被平台嚴懲,另一方面也會被讀者厭棄。

“標題黨”示例詞彙
2、如何起一個優質標題:搞定機器 + 搞定讀者
想起一個好標題,第一步要先搞定機器!簡單來說,就是要起一個“踩中熱詞”的標題!創作者可以通過兩個方法尋找熱詞:
1.在信息流(頭條APP里的「推薦頁面」)里收集關鍵詞。比如搜索大熱的“流浪地球”,看跟它相關的文章量和評論量是否多,可以粗略判斷讀者對它的關心程度。

在信息流里收集熱詞
2.利用頭條號後台的「熱詞分析」功能。通過輸入不同的關鍵詞對比熱度指數,決定標題使用哪一個熱詞。

利用頭條號後台「熱詞分析」功能
第二步就是要搞定讀者!一個好標題,會在 3 秒內留住讀者。除了要精確定位目標用戶之外,有 6 個爆款元素可以使用。
爆款元素一:對比
例如《從發現到滅絕只用了27年,這種海中巨獸經歷了什麼?》,利用時間對比製造懸念。在大眾認知中,物種滅絕過程很漫長,但“海中巨獸”卻只存活27年,引發用戶好奇。
而《拼多多薅羊毛背後的羊毛黨:有人一晚薅套房,有人被判無期後改5年》,以羊毛黨的懸殊境遇作為對比,同樣引發好奇。
另外一個技巧就是“立場對比”,選取立場截然相反的雙方做對比,可以製造衝突感。例如《權健的信徒與敵人》,選取對立主體“信徒”和“敵人”,言簡意賅地點明兩者之間矛盾關係,製造看點。
爆款元素二:數字
在標題里使用數字,可以豐富細節,增強文章看點。要提醒大家要多使用阿拉伯數字,會比漢字數字更醒目。而利用數字形成反差對比,還可以製造懸念,打造衝突感和顛覆性看點。
例如《勇士王炸62+10毀於雙巨低迷?7200萬兩將11中3或才是輸球禍首》,先以7200萬指代勇士2位球星,再用進球數據“11中3”強化“輸球禍首”這一身份的神秘感,迅速吸睛。
爆款元素三:懸念
懸念分為三種,what式、who式和why式。
what式是把事物設置為懸念點,標題中問“是什麼”。例如《有趣!火箭4替補4分鐘搶破紀錄,有誰注意到哈登最後舉動特暖心?》,“哈登最後舉動”就是懸念。
who式是把人物設置為懸念點,標題中問“是誰”。例如《你看懂〈廉政風雲〉了嗎?最不可能的他才是27億美金背後的大老虎》,“最不可能的他”就是懸念點。
why式是把原因設置為懸念,標題中問“為什麼”。例如《同是洗雪國恥,為何漢朝用了七十年,唐朝只要三年?》,“為何唐朝洗雪國恥才用3年”引發好奇。
爆款元素四:細節
標題突出細節,可以讓描述事物更具象立體,有記憶點,增強吸引力。
如《弱國無人權,青島百年前照片解密,德國兵和中國人的對比看得心碎》,標題里突出 2 個細節:青島百年前照片、德國兵和中國人,告訴用戶這篇文章寫的是老照片背後的故事。再以揭秘口吻勾起讀者好奇心,使用情感詞“心碎”勾起大家對中國被列強霸凌時的悲傷記憶,引發情緒共鳴。
相比之下,《老照片:20世紀初的青島》更像紙媒式標題,缺少亮眼細節。
爆款元素五:設問
設問是為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再自問自答。正確使用設問可以啟發讀者思考,還可以增加標題的波瀾起伏。
有三類問題比較適合設問:
一是大眾關心的問題。如《帶魚怎麼做好吃?廚師長教你做一道干炸帶魚,香酥可口,鮮辣十足》,先提出讀者難以自己解決的實用性問題再給出具體答案,可滿足認知讀者需求。
二是好奇型問題。如《火星發現巨型藍色“狼蛛”?歐洲空間局開始在火星尋找外星生命》,鮮為人知的科學知識,歷史知識,都能迅速引發讀者好奇。
三是爭議性強的問題。如“暖氣和地暖哪個更好”、“粽子吃鹹的還是甜的”等爭議性問題,更容易讓讀者自發加入討論。
爆款元素六:總分/分總式結構
靈活使用總分/分總式結構,可以讓標題的節奏感更強,亮點更清晰。
例如《又一家共享單車老闆跑路!從創業明星到被罵騙子,欠200萬押金》,使用總分句式,將最亮眼的結果“共享單車老闆跑路”前置,標題後半部分用對比製造反差、用數字吸睛。
而《老戲骨扎堆,周迅都只能跑龍套,這才是陳凱歌最被低估的一部電影》使用分總句式,前半部分拋出“周迅跑龍套”戲劇性顛覆性看點,最後以懸念式總結,讓標題更具邏輯性。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