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一下微博漲粉的一些方法,為什麼要單獨說微博漲粉的方法,因為微博也是一個很大的流量池,如果要做粉絲的,這個流量池是一定不能放棄的,重要的事兒說三遍:必須做,必須做,必須做
一、IP名稱。
不出名的稱呼叫名字,出了名的稱呼叫IP。
想把自己的自媒體號做大做強,取個好記好聽能反應你是做什麼的名字非常重要。例如“水彩畫家XXX”“攝影師XX”“影視XXX”。當然,如果你的內容夠硬,直接用自己的名字,比如:咪蒙。
二、定位精準。精準到什麼程度?
比如做手繪領域,作為個人號,需要定位到工具中的某個品類。例如,我是用彩鉛、馬克筆這類工具繪製手抄報和手帳。如果你是寫雞湯文的,最好精確到受眾群體的年齡段。細分除了會讓我們更為專業,也更容易形成傳播符號。
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要精確?
範圍廣一點不是能吸引更多層麵粉絲嗎?哦,NO,這是平台號的思維,不是個人號的運營方式。此外,粗放型內容大多被瓜分完畢了,剩下的是精準細分領域。此外,做用戶打擊面寬泛的平台號單打獨鬥是很難運營的,多數還是團隊作戰。

那麼如何找到自己的精準領域?
多試!持續日更1個月,從轉評贊中挖掘哪些內容得到了高度關注,不斷總結,就會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風格。慢慢摸索的關鍵在於持續更新,但是往往是持續更新成為攔路虎。不過如果想做內容自媒體,無法做到持續更新幾乎無法成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邁出一步就是一次進步,無數步伐成就了你以後的路。
如何判斷某小眾領域是否是潛力股?
第一步:關注領域大號,在大號的內容中總結轉贊高的內容,挖掘共性。
第二步:研究共性內容是否被大面積開發,如果有,請在共性內容中加入自己的特色,如果沒有,當即開發生產這個內容。這一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困難,難點在你是否能夠總結出共性內容是什麼?如何加入自己的特色?當即開發生產了內容短期得不到大量關注是否應該放棄?
這三個核心問題我的看法是:
1、共性內容需要你關注大量大號,自己研究做筆記來對比,觀測市場。花點心思就可以總結到位。這一點是考察你是否用心想做事。
2、如何加入自己的特色形成風格,這個考察手上功夫,技不如人就多多練習,技術到家就抓緊生產。但是,多數情況下,我覺得生產就是學習,很多事不是一切準備就緒才開始,而是因為開始,我們才逐步靠近目標。所以,不用覺得自己不優秀不夠好就把時間都花費在磨刀上。
3、不該放棄,但是如果同一個品種的內容,在保證一定質量的前提下被生產出來,更新十次也沒有達到你心中的底線就考慮放棄吧,或許不是你不優秀,而是同頻內容太多了,沒市場了。
三、花足夠多的時間日更和向大號投稿。
日更是為了讓用戶習慣你,習慣沒事刷刷微博來和你互動。這些習慣來看你的粉絲也就是粘性高的用戶。有人將微博第一桶粉絲的基數定位在2000,擁有兩千真實活躍粉再往後做才會慢慢有起色。
做內容,大家都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微博能夠快速漲粉,得益於大號轉載。 能被大號多次轉載的原因還是因為內容是被市場所需要的,事實上,當我的粉絲漲到1萬,前後有四家出版社找我出書,這些出版社是怎麼找到我的呢?通過大號轉發。大號轉發不僅僅可以快速漲粉,也能給你帶來額外福利。那麼如何和大號良好互動呢?沒別的,內容。珍惜每一次被大號轉發的機會,研究大號調性,被大號轉發後到大號下方和留言人員互動。觀察總結每次內容轉發量,確定下次更新內容的走向。
有的大號直接私信就可以投稿了,大號都是爸爸。

四、實用性小技巧
1、微博中圖片水印不要太大,影響美觀投稿後會被大號拒收。
2、發微博記得加上熱門話題,容易被人搜到。
3、在微博標題欄目寫上作者:@你自己,醒目處留下姓名,便於他人通過二次傳播找到你。
4、他人給你留言要回復,多和粉絲互動。
5、傳播量大的內容可以置頂,這樣更容易製造爆款。(置頂需要開通VIP)
6、分享利益,回報粉絲,比如轉發抽獎。但是不要太頻繁,以免影響用戶體驗。
7、熱情度高的粉絲可以通過私信加為微信好友。
8、建議跟實時熱門事件,例如為固定節假日提前生產內容。
9、內容在精不在量,不為了日更而日更,不要批量生產垃圾信息。
10、多參加微博官方活動。
11、能原創盡量原創,不要做搬運。 希望這些分享對你有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4382.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