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點做好公眾號運營策劃「公眾號運營方案怎麼做」

來龍去脈

「張記雜貨鋪」其實很早就申請了,但是一直沒覺得訂閱號能做點什麼——事實上是我很懶,此前混知乎混到10萬粉絲,用了4年時間,我深深知道內容這件事情的起效是很慢的,尤其還是這樣一個冷門的內容。

所以,這個訂閱號一直擱置——事實上,如果我知道這個號有一天會啟用,可能在起名字的時候,就會更慎重點,譬如我覺得用我知乎專欄上的「吹吹牛談談事」可能更直接,或者用「運營者說」這樣的名字可能更屌,或者用「張亮麻辣燙」可能更容易引發話題,但是沒辦法了,我自己作死,弄了個不咸不淡的名字。

所以,朋友們,名字很重要的,不過也罷,朱重八這麼扯淡的名字也能做皇帝呢,哈哈。

好吧,這個號一直到今年2月26日才開始正式運作。

那麼,為什麼會是這麼一個時間點呢?

原因還是《從零開始做運營》系列。很多人說想在Kindle上看,很多人說不習慣用百度閱讀,於是,在《從零開始做運營》的進階篇快要更完的時候,我「靈機一動」——何不把落了灰的訂閱號打開,轉載自己的內容呢?

在與百度閱讀的接口人溝通確認之後,就這麼幹了。

在此有個題外話,對於購書支持我的朋友,待到實體書出版之後,我會做活動給大家一些回饋,當然,實體書相比電子書來說,肯定有比較大的調整,譬如,兩本並一本,很多案例進行了調整。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糾結購了書結果訂閱號上免費開放。

初始用戶

當我開始這個訂閱號的時候,我是很頭疼誰會來看的。

其實道理很簡單。

微信公眾號的紅利期已過,一個新的訂閱號是很難短期內抓到用戶的;

關於運營這件事情,有多少人感興趣,而我能否有能力觸達這些人,又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我沒有其他才能,只能聊運營,那麼即便很多人對運營感興趣,他們又如何找到我。

這三個問題其實答案也很簡單。

公眾號的紅利期已過,但我在知乎上依然有10萬粉絲,這些可以嘗試導入,不需要多,但只要有即可。

我的能力也只能在我的朋友圈子、百度閱讀和知乎上觸達對運營感興趣的人。

如果我把我在社交網絡上展現的信息進行調整,那麼就可以讓對我和《從零開始做運營》感興趣的用戶找到我。

那麼,就可以開幹了。

實例解析如何運營一個公眾微信號

在知乎上昭告「開個訂閱號吧」,給我帶來了309個訂閱讀者;3月的「O2O是個什麼鬼」帶來了78個讀者;而4月的「微信是如何火起來的」又帶來了149個讀者。

截止到昨天,一共有近2800名讀者已經關注了訂閱號。

內容定位

既然是一個聊互聯網產品、聊運營的訂閱號,那麼它的內容其實非常關鍵。

首先,是更新頻率。

我左思右想,覺得如果我一周更新一次,這個頻率就太慢了,我又這麼懶,可能寫着寫着就放棄了。

如果一天更新一次,這個頻率很高,也充分利用了訂閱號的權限,但是對我來說,壓力很大,因為很可能沒這麼多內容可以寫。

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每日一更,為什麼?

1因為我要培養用戶習慣

微信把所有訂閱號收在了一個目錄里,用戶主要通過紅點進入,可如果用戶每次進入都看不到我的更新,那麼他們很快就會將我遺忘,所以,我必須保持高頻次的更新,這樣,用戶每次看到紅點,只要他點進來,都會看到我。

時間長了,就會有習慣。

然後,是更新時間。

網上有很多操作指導,說晚上的閱讀量更高。我贊同。

但我選擇中午更新,Why?

因為我相信,中午更新有兩個好處:

競爭可能較少,也就是說我內容的露出機會可能更多;

可能晚上會產生第二波高峰。

事實證明,或許,這個想法部分還是有道理的:

實例解析如何運營一個公眾微信號

2最後,是內容的選擇和排版

內容選擇其實蠻頭疼的,最初,連載《從零開始做運營》很簡單,沒有什麼壓力。

但是,很快連載就完了(提醒一句,如果你有機會連載,記得把連載周期拉長一點,噗噗),接下來就開放的寫了一段時間,發現真的好累。光是每天想要寫什麼就已經很搞腦子了。

這樣不行!

於是,很快,我決定製定一個時間表,是的,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個,4月8日制定,4月13日開始進行。

在其中,其實有一些體會

3互動比內容供應重要

如果嘗試過通過留言和我溝通的讀者,應該會發現,我基本上會都會回復大家。

同時,如果一個話題值得展開,我會在訂閱號里展開談。

讀者是最好的話題供應者,對於訂閱號來說,或許互動比內容供應更重要,這是我的體會。

讓讀者投票

我的訂閱號里好像不怎麼缺少投票,這也是啟發自己內容靈感的源泉,所以對於積极參与互動和投票的用戶,我很感激。

從一對多到一對一

如果說,內容供應對於讀者是一對多的,那麼嘗試通過訂閱號進行教學及回課就是一對一的。

後面我還會繼續嘗試這種做法,看看會不會有更多好玩的東西出現。

說回排版。

如果你看過我早期的連載,你會發現,我現在的內容風格和當時已經有不少變化,這要感謝一個人,百度閱讀的產品經理塗畫同學,如果沒有這位妹子的鞭策,可能我還是依舊弔兒郎當的用着微信自帶的編輯器。

在此,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工具,「秀米」,當然,排版工具不是只有秀米,還有其他的,比如「易企微」、「樂排」、「微信在線編輯」,甚至還可以用Word,哪個順手就用哪個咯。

保持原創

上個星期的訂閱號內容里說過:「內容運營是個體力活」,這是真的。

所以我要說的第四點,保持原創,其實就很重要了。

這麼多人在做訂閱號,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是別人想不到的了,而在版權保護基本沒用的中國,大多數內容都已經轉過無數遍了,如果你只有別人的內容,那麼:

首先,沒有人要看;

其次,微信的版權保護機制也會搞死你。

說到這裡,突然很想嘚瑟一下,有很多朋友問我:「亮哥,你訂閱號下面為什麼可以評論?是不是你在騰訊里有內部關係?」

哈哈哈,我確實有在微信的朋友,我也曾經私下問過他,能否幫忙給我弄個認證,但是,他連個人認證這件事都搞不定!!

但是,有圖有真相,我在4月13日收到了微信團隊的通知:

實例解析如何運營一個公眾微信號
實例解析如何運營一個公眾微信號
實例解析如何運營一個公眾微信號

本來以為是這小伙幫我弄的,結果他卻給了我致命一擊(因為長的太帥,我把他的臉和名字刷了):

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麼我說原創很重要了嗎?

對讀者好一點

對於內容來說,讀者是衣食父母,因此要對他們好一點。

不管是留言回復,還是評論,我保持2個原則:

快速真誠的回復

不阻攔任何評論

讀者肯留言給你,肯評論你,是認可。

即便他們說出來的話不好聽,或者與你的看法相左,沒有關係。

對讀者好,就是對自己好。

明白這一點非常重要。

接下來我要做什麼

話說到此,這一點經驗和心得已經說完了。

好吧,那麼接下來我要做點什麼呢?

很!簡!單!

找到我的種子用戶

初始用戶是閱讀者,而種子用戶卻是可以為我提意見,分享賬號,幫我帶來更多閱讀者的人。

當然,種子用戶一定會得到各種好處,只是目前我還沒想好。

所以,基於越早越有利的原則,我還真的想試試看,做一個活動。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413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7 18:26
下一篇 2025-01-07 18:2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