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品經理崗位職責「金融產品經理主要是做什麼的」

從事金融產品經理和傳統產品經理有什麼不同?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包括電子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證券/基金、互聯網保險等,故而金融產品經理負責的也是這些,不過對於大部分產品經理來說,電子支付和P2P這兩類是認知度最高的。而傳統的產品經理主要是客戶端、網站、App等,所以就羅列出以下三條從事金融產品經理和傳統產品經理的區別:

金融可能是所有細分領域裡最為複雜的一個

跟“錢”有關的業務,在中國有很多政策法規紅線不能碰,有很多利益鏈動不得,有牌照要求,有直屬的監管部門,有風控,一切行為必須得合法合規。

首先是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其次才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於大部分互聯網產品來說,都要接受網管辦的監管,比如你亂做彈窗廣告,搞色情服務,網管辦就有人來查你。對於互聯網金融產品來說,一行三會對應的職能機構監管是最主要的,一旦發現違反合法合規的業務就會直接被取締。

對於產品人員來說,要在“合法合規+用戶需求+公司利益”三者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產品/運營對政策法規和行業情況的了解程度要高。

面向的競爭對手不再僅僅是互聯網圈的對手

很多人覺得自從有了“互聯網+”的概念之後,好像所有的企業就分成了兩類: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按照三體里的降維打擊的說法,互聯網企業打傳統企業簡直是奧特曼打小怪獸。但是,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並非如此。

互聯網金融撼動傳統金融可沒那麼容易。大部分的傳統金融也都在轉型做互聯網+,屬於業務平移;而互聯網金融則是半空中直接起步。所以互聯網金融產品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再是互聯網圈的競品,因為大家都是在從傳統金融搶用戶,所以也會面臨傳統金融的阻攔,勢必會有競爭。

從事金融產品經理和傳統產品經理有什麼不同?

在挖掘用戶需求上對產品經理的要求更高

作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挖掘真實用戶需求與滿足需求。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用戶對於實際利益的需求遠高於用戶體驗!

所以一個很有趣也很無奈的現象是:有些傳統老牌的競品,很難用很笨重,從用戶體驗的角度絕對是負分,但是就是有很多忠實用戶,因為用戶認為用競品能幫他們賺到錢,而你,只是純花哨好看,但沒啥用。

複雜的金融模型和算法都需要有專業的金融工程團隊做策略支撐,否則產品根本沒法用,這一點屬於內力,絕對不是能從競品里隨隨便便抄過來的。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391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7 18:23
下一篇 2025-01-07 18:2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