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omisethen返回值
在JavaScript中,Promise對象是解決異步編程的一種解決方案,它的優點在於可以讓代碼更加簡潔,使得回調函數嵌套的問題得到解決。而then方法是Promise對象中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它接收兩個參數,一個是成功時的回調函數,一個是失敗時的回調函數。在調用了then方法後,它將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對象,這個新Promise對象的狀態和值是由當前Promise對象所完成的操作結果決定的。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成功');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輸出:成功
});
在上述代碼中,promise對象p調用了then方法,因為p對象狀態為resolve,所以會執行then方法的成功回調函數,並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對象q對象。在成功的回調函數里打印出結果“成功”,因此輸出的結果是“成功”。
二、Promisethenl
在then方法的回調函數中,我們可以繼續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對象,這就是then鏈的概念。返回的新的Promise對象狀態和值決定了下一個then方法回調函數的執行,我們稱之為Promise的鏈式調用。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成功');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輸出:成功
return '返回成功';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輸出:返回成功
});
在上面的例子中,在第一個then返回的新的Promise對象的狀態為resolve,並返回了值“返回成功”,因此將會執行第二個then的回調函數,並輸出返回值為“返回成功”。這便是Promise的鏈式調用。
三、Promisethen的參數
在Promise.then方法中,除了可以接收成功和失敗的回調函數之外,還可以接收第二個參數,即當前Promise對象錯誤時的回調函數。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ject('出現錯誤');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err => {
console.log(err); // 輸出:出現錯誤
});
在上述代碼中,Promise對象p在創建時reject了一個值為“出現錯誤”的錯誤對象,因此會執行then方法中的錯誤回調函數,打印出錯誤值為“出現錯誤”。
四、Promisethen裡面的方法自動執行
在Promise的then鏈中,除了可以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對象,還可以返回一個普通的值(非Promise對象)或者是一個返回值為Promise對象的函數,這個返回值為Promise對象的函數,將會被自動調用執行。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成功');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輸出:成功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兩秒後成功');
}, 2000);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輸出:兩秒後成功
});
在上述代碼中,成功回調函數返回了一個延時為2秒的Promise對象,當這個Promise對象狀態為resolve時,將繼續執行下一個then方法的回調函數打印出值“兩秒後成功”。這裡可以看到返回值為Promise對象的函數才會自動調用執行,而普通值並沒有這個效果。
五、Promisethen和catch結合
在Promise的鏈式調用中,如果一個then方法里的回調函數出現了異常或者是返回了一個reject結果,那麼這個異常或者reject結果並不會觸發下一個then方法中的錯誤回調函數,而是需要將錯誤回調函數放到這個出錯的then以及之前的then的結尾,並使用catch方法進行統一的處理。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成功');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輸出:成功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ject('兩秒後失敗');
}, 2000);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沒有執行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輸出:兩秒後失敗
});
在上述代碼中,第一個then中的延時的Promise狀態為reject,並且返回了錯誤值“兩秒後失敗”,因此執行了catch方法中的錯誤回調函數,打印出錯誤值“兩秒後失敗”。
原創文章,作者:GHCF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