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3年B端產品經理,三年前B端產品開始變熱, 大成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把握的市場紅利,所以他堅決地在B端奮鬥。
然而情況與預期完全相反。
大成加入了一家中型公司的B端產品孵化團隊。團隊成員很新,一開始都幹勁滿滿。但是由於沒有B端經驗,公司沒有很多B端產品概念,因此許多戰略計劃僅限於C端思維。導致工作影響不大,大家越做越沒成就感和奔頭。
B端業務採用C端的通用業務模型,從B端獲取客戶,然後實現B端流量的廣告。流量不是自己的廣告市場本身也是紅海所以商業模式已經無法運行,效果一直很差。
B端業務使用C端思想在內容操作(seo/sem)上花費大量精力。最後發現,最穩定、最有價值的客戶獲取渠道仍然是線下銷售。
最後,產品經理與業務、客戶脫節。他們只負責產品功能設計和以銷售為主導的研發,導致產品經理存在感不強。

作為團隊的負責人大成反思了很多,問題還是公司和團隊對B端產品經理沒有明確的理解和定位,完全是C端想法。此外,沒有經驗是最大的問題。在整個行業中,B端領域專業性強,複雜度高,很多企業內部資料都是保密狀態,學習材料太少了。
3年過去了,站着紅利口,撞到頭上流血,但還是有很多問題依然困擾,大成確實有點迷茫,甚至後悔當初的衝動,多次想放棄。
帶着這樣的困惑在朋友的推薦下他看了搜浪網絡課程的介紹。主講黃老師有厚實的B端產物經歷,奔着這個大成索性報了名!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大成特別活躍,很多做B端產品的學員相見恨晚。整個晚宴大成一直從6點多聊到10點還不盡興。甚至專門組建了B端產品經理群作為長期交流的陣地。
在自由交換環節大成跟黃老師和所有B端產品的小夥伴聊到自己當前的工作現狀和痛苦的地方。現場的小夥伴們點頭表示深切的同情。每個人的目光都掃視着黃老師。
大成更是直截了當地說:
黃老師,你在B端做產品設計已經10多年了。從最早的百度搜索推廣,到後來的風潮系統,以及周邊產品的整個業務系統都已基本完成。
後來在“去哪兒網”,也始終圍繞終端消費者,面向企業級產品用戶進行產品規劃設計。對於這種情況,老師有沒有什麼建議或者方法?
黃老師看到每個人都急不可耐的看着自己,在燈光美酒下娓娓道來!
B端產品還處於藍海階段,行業巨頭暫時處於空白狀態,所以你有很多機會去把握。對B來說更多的是企業價值的轉移,而對C來說更多的是為最終消費者提供服務或價值,這是最大的區別。
看來你還沒有完全理解,黃老師接着補充說。事實上,其實最主要目的是澄清以下問題:
1.B產品面臨著6座大山
無論你是在做SaaS、PaaS、IaaS,還是在垂直細分市場,你都面臨著六座山。
外部問題:資金,人才,銷售。內部問題:管理,協作,溝通。
企業如何生存,如何找到有效的融資渠道?公司如何找到最合適的候選人?如何讓您的客戶銷售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如何使管理更加高效和標準化?如何輕鬆溝通?還有協作,如何實施它。
“釘釘”,它重點是解決溝通問題,從溝通開始,最開始補貼通話時長;7月1號之後被政策幹掉之後,它又做視頻會議語音會議。最近在和聯通搞合作做企業電話,解決通信覆蓋內山的問題,這實際上構成了大多數終端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2. B端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B端產品服務於企業,企業為B端產品帶來的價值買單。購買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增加銷售額(開源),降低成本(節流)等等。這些原因的最終目標只是一個,即增加公司的利潤。因此B端產品必須在企業的利潤鏈中產生價值。
那麼價值是如何體現的呢?B端產品更多的是將產品價值轉移給企業。對於B端產品經理來說,產品的打磨只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做服務。
3.如何定位B端產品經理工作要點和KPI?

作為B端產品經理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公司通過產品解決方案解決相關的業務問題。主要工作如下:
分析定位業務問題->制定解決方案-> 落地優化解決方案
To C的可能關注的是日常生活,交通PV,UV等,但To B的產品可能更關注商業層面的一些數據。包括新用戶,已取消用戶,總用戶數,活躍用戶數,付費用戶數等,以及整個產品的增長率。這些是To B產品中需要考慮的一些KPI指標。
眼看着已經到了晚上10點多,整個晚宴只剩下大成和幾個B端小夥伴以及黃老師在這裡。大成另有不少疑難要討教,奈何時間太晚了,只好加了黃老師的微信,之後保持線上聯繫。黃老師也很貼心的把以前寫過的一些對於B端產品的思考文字版本發給大成參考學習。
這是典型的To b型產品,超過10年的產品設計經驗往往會遇到與每個人相同的問題。每個階段都有如此多的學生與黃老師進行交流。
如果您在B端產品的規劃設計或產品團隊的管理和規劃中有更多的問題和學習需求,您也可以通過私信的方式與黃老師進行面對面和深入的溝通。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3243.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