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中的每個程序在運行時都要用到內存。你的內存條運行在廠家出場時給你設定的頻率,但是只需要在BIOS里鼓搗幾分鐘就能使你的內存以超出其默認性能的頻率工作。
是的,內存速度也很重要
電腦里的每個程序都會首先從相對慢得多的硬盤裡被加載到內存里。當它們被加載到內存以後,它們通常會在內存里停留一段時間,在CPU需要它們的時候被CPU訪問。
在某些情況下,提高內存的運行速度可以直接提高CPU的性能,儘管有時當CPU達到瓶頸時 ,單單超頻內存可能收效甚微。 在日常任務中,將內存速度提高几納秒可能並不重要,但是如果你很在意跑分軟件上的那一點數字的話,任何微小的性能改進都可以幫助您。
而在遊戲中,內存的速度實際上可以產生明顯的影響。每一幀畫面都只擁有幾毫秒的時間來處理,因此,如果您正在玩的遊戲受CPU限制(例如CSGO),則更快的內存可以提高幀數。來看看LinusTechTips的實測數據吧:

當CPU完成大部分工作時,通常使用更快的內存只能將平均幀數提高几個百分點。 內存速度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是最小幀數; 例如,當你在遊戲中加載新區域或新對象時,如果所有數據都必須在一幀中被加載,則在等待加載內存時,該幀可能會發生花費更長的時間(即加載複雜場景特效時會“瞬卡”)。 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微卡頓,即使平均幀數很高,它也可以使遊戲感覺卡頓,而超頻內存往往能提高最小幀數。
超頻內存並不可怕
超頻內存並不比超頻CPU或顯卡可怕或不安全。 當你對CPU超頻時,你必須擔心散熱能否處理更高的頻率。並且超頻的CPU或顯卡可能要比以默頻運行的CPU或顯卡聲音大得多。
但是對於內存,它們根本不會產生太多熱量,因此非常安全。 即使在不穩定的超頻情況下,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你在測試穩定性時也會出錯並被踢回默認設置。 如果你是在筆記本電腦上嘗試此操作,出現問題時則需要驗證是否可以清除CMOS(將BIOS重置為默認設置,拔下主板電池)。
速度,時序和CAS延遲
內存速度通常以兆赫茲為單位測量,通常縮寫為“ Mhz”。這是時鐘速度,與CPU速度的測量方式相同。 DDR4(最新的內存類型)的“存儲”速度通常為2133 Mhz或2400 Mhz。儘管這實際上是一些營銷謊言; DDR代表“雙倍數據速率(Double Data Rate)”,這意味着內存在每個時鐘周期讀取和寫入兩次。這樣來說,速度確實為1200 Mhz或每秒2400兆次”ticks”。
但是大多數DDR4內存通常為3000 Mhz,3200 Mhz或更高。這是因為XMP(極限內存配置文件)的存在。 XMP本質上是內存告訴系統,“嘿,我知道DDR4僅應支持最高2666 Mhz的速度,但是為什麼不繼續把我超頻到更高呢?”內存工廠已經對每根內存進行了預先調校。它通過在內存條本身上的一個芯片(稱為’串行存在檢測芯片(serial presence detect chip)’)在硬件級別完成此操作,因此,每個內存條只有一個XMP配置文件:

實際上,每一套內存都具有多個頻率。 默認頻率使用相同的存在檢測系統,稱為JEDEC。 任何比默認的JEDEC頻率高的頻率都是超頻,這意味着XMP只是工廠預超頻的JEDEC配置文件。

內存時序和CAS延遲是速度的另外幾項指標。 它們是延遲的度量(內存的響應速度有多快)。 CAS延遲是對將“讀”指令發送到內存與CPU返迴響應之間有多少時鐘周期的一種度量。 它通常被記作”CL”並跟在內存頻率後,例如“ 3200 Mhz CL16”。
通常來說更高的內存頻率意味着更高的CAS延遲。 但是CAS延遲只是使眾多內存時序中的一種。 其餘的通常被籠統地稱為“ 內存時序”。但我們可以概括地說內存時序越小,內存就越快。 如果你想詳細了解每個時序的真正含義,可以從Gamers Nexus閱讀延伸文章。
XMP不會完全有用
一般主流的內存品牌如芝奇,英睿達或海盜船,其實並不自己生產內存顆粒。它們都從半導體代工廠那裡購買,這意味着市場上所有的內存僅來自幾個主要地方:三星,美光和海力士。
另外,那些閃閃發光的4000+Mhz的高級內存套裝(某某戟?)和其他一些看似不好看的便宜的“慢速”內存其實性能都一樣。它們都使用三星B-die DDR4內存芯片,除了某某戟之流帶有金色散熱器,RGB燈和閃閃發光的寶石(是的,這個才是你想買的),但是它們售價幾乎翻倍。
當內存芯片出廠時,它們會做一種稱為“分箱(binning)”的測試。並非所有內存都表現最佳。某些內存在4000+Mhz的頻率下還能很穩定並且CAS延遲很短,而某些內存連3000 Mhz都超不到。這就是所謂的”摸獎(silicon lottery)”,這就是使高頻率內存套裝昂貴的原因。
所以說包裝盒上寫的速度並不總是與內存的真正潛力相匹配。 XMP超頻只是很保守的一種方案,XMP還局限於一些特定的時序。據金士頓的一位員工說,他們僅調整“主要”的時序(CL,RCD,RP,RAS),並且由於用於存儲XMP配置文件的SPD系統容量有限,其餘時序常常由主板來決定,而主板還時不時選錯。比如,我“高貴”的華碩主板經常設置錯時序,而最後都是我自己手動調整的。
此外,工廠在分箱過程(上面提到過的區分內存品質的過程)中常常使用固定的電壓。例如,他們可以將其一套內存套裝設定在1.35V,如果不通過就不繼續往上測試了,然後將其當做在“ 3200”中Mhz的中等內存條”來賣。但是,如果你以1.375V的電壓運行內存會發生什麼? 1.390V又會發生什麼?這兩個數值都還仍然遠未達到DDR4的不安全電壓,而一點點電壓都會對內存頻率提高有很大幫助,所以依我來看,每條內存都有很大的超頻潛力。
怎樣超頻你的內存
超頻內存最困難的部分是找出合適的頻率和時序,因為BIOS有30多個單獨的設置供你調整。幸運的是,其中只有四個被認為是“主”時序,筆者推薦使用“ Ryzen DRAM 計算器”這款來進行計算。它是針對AMD量身定製的,但是仍然適用於Intel用戶,因為它主要涉及內存時序,而不是CPU。

下載該程序並填寫你的內存頻率和類型(如果你不知道,通過百度快速搜索內存的序列號會顯示一些結果)。按紫色的“ 讀取XMP(R–XMP)”按鈕加載內存條的默認配置,然後按“保守計算(Calculate SAFE)”或“激進計算(Calculate FAST)”以查看估計的數值。
你還可以使用“比較時序(compare timings)”按鈕來直觀地比較各個模式計算出的時序,當你選定好了一套數值之後(萌新請先從SAFE開始),你可以將此屏幕截圖發送到手機里,之後就可以在BIOS中對照着輸入這些時序。然後,一旦它成功了,你就需要使用這個程序的內置內存測試功能來驗證超頻是否穩定,這通常會花費一點時間。想要閱讀超頻內存的更多詳細步驟,請關注“玩硬件”。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