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ava開發實戰經典的作品目錄
第1部分 Java基礎程序設計
第1章 Java概述及開發環境搭建
視頻講解:35分鐘
1.1 認識Java
1.2 Java開發環境搭建
1.3 本章要點
1.4 習題
第2章 簡單的Java程序
視頻講解:20分鐘
2.1 一個簡單的Java範例
2.2 Java程序的注釋
2.3 Java中的標識符
2.4 Java中的關鍵字
2.5 變量和常量
2.6 本章要點
2.7 習題
第3章 Java基礎程序設計
視頻講解:2小時09分鐘
3.1 數據類型劃分
3.2 基本數據類型
3.3 數據類型的轉換
3.4 運算符、表達式與語句
3.5 選擇與循環語句
3.6 本章要點
3.7 習題
第4章 數組與方法
視頻講解:1小時48分鐘
4.1 數組的定義及使用
4.2 方法的聲明及使用
4.3 數組的引用傳遞
4.4 Java新特性對數組的支持
4.5 本章要點
4.6 習題
第2部分 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第5章 面向對象(基礎篇)
視頻講解:6小時34分鐘
5.1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5.2 類與對象
5.3 封裝性
5.4 構造方法
5.5 匿名對象
5.6 實例講解——類設計分析
5.7 String
5.8 引用傳遞及基本應用
5.9 this關鍵字
5.10 static關鍵字
5.11 代碼塊
5.12 構造方法私有化
5.13 對象數組
5.14 內部類
5.15 實例講解
5.16 本章要點
5.17 習題
第6章 面向對象(高級篇)
視頻講解:4小時20分鐘
6.1 繼承的基本概念
6.2 繼承的進一步研究
6.3 範例——繼承的應用
6.4 final關鍵字
6.5 抽象類的基本概念
6.6 接口的基本概念
6.7 對象的多態性
6.8 instanceof關鍵字
6.9 抽象類與接口的應用
6.10 實例分析:寵物商店
6.11 Object類
6.12 包裝類
6.13 匿名內部類
6.14 本章要點
6.15 習題
第7章 異常的捕獲及處理
視頻講解:1小時18分鐘
7.1 異常的基本概念
7.2 throws與throw關鍵字
7.3 Exception類與Runtime Exception類
7.4 自定義異常類
7.5 斷言
7.6 本章要點
7.7 習題
第8章 包及訪問控制權限
視頻講解:55分鐘
8.1 包的概念及使用
8.2 jar命令的使用
8.3 訪問控制權限
8.4 Java命名規範
8.5 本章要點
8.6 習題
第3部分 Java應用程序設計
第9章 多線程
視頻講解:2小時36分鐘
9.1 進程與線程
9.2 Java中線程的實現
9.3 線程的狀態
9.4 線程操作的相關方法
9.5 線程操作範例
9.6 同步與死鎖
9.7 線程操作案例——生產者及消費者
9.8 線程的生命周期
9.9 本章要點
9.10 習題
第10章 泛型
視頻講解:1小時52分鐘
第11章 Java常用類庫
視頻講解:5小時38分鐘
第12章 Java IO
視頻講解:7小時52分鐘
第13章 Java類集
視頻講解:3小時50分鐘
第14章 枚舉
視頻講解:55分鐘
第15章 Java反射機制
視頻講解:2小時24分鐘
第16章 Annotation
視頻講解:1小時19分鐘
第17章 Java數據庫編程
視頻講解:4小時15分鐘
第18章 圖形界面
視頻講解:6小時15分鐘
第19章 Java網絡編程
視頻講解:1小時8分鐘
第20章 Java新IO
視頻講解:1小時33分鐘
第21章 Eclipse開發工具
視頻講解:1小時35分鐘
參考文獻
JAVA中綁定變量的測試代碼
一段在JAVA中綁定變量的測試代碼,大家可以將代碼測試一下,理解其實現原理,對大家學習肯定能有所幫助,中國自學編程網為大家整理。
import java.sql.*;
import oracle.jdbc.driver.*;
class ConOr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ows SQLException{
DriverManager.registerDriver(new 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oracle:thin:@192.168.1.152:1521:whx,system,lukewhx);
PreparedStatement stmt ;
ResultSet rset ;
String v_sql;
/*
for (int i =1;i=1000;i++){
v_sql=select object_name from objects where object_id=+i;
stmt =conn.prepareStatement(v_sql);
rset=stmt.executeQuery();
stmt.close();
}
*/
for (int i =1 ;i=1000;i++ ) {
v_sql = select object_name from objects where object_id= :x ;
stmt=conn.prepareStatement(v_sql);
stmt.setString(1,Integer.toString(i));
rset = stmt.executeQuery();
stmt.close();
}
System.out.println(Execute OK);
}
}
java程序的接口中的測試類該怎麼寫?有什麼用呢?
其實無論用那種測試方法,接口測試的原理是通過測試程序模擬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請求報文,服務器接收請求報文後對相應的報文做出處理然後再把應答報文發送給客戶端,客戶端接收應答報文這一個過程。
用loadrunner實現接口測試
大家都知道loadrunner是一種性能測試工具,但它也可以用在我們做接口測試的時候。開發人員開發出來的接口,提供給測試人員詳細的接口使用說明書,該說明書最基本的要求如下:
接口測試地址:/sns/publish
?xml
version=”1.0″
encoding=”iso-8859-1″?
publish
123
456
userid
2
commentstypeid
123
456
don’t
forget
the
meeting!
這也是一種寫法,可以跟web_submit_data互換。這種寫法更利於拼接參數。
方法一適合一些xml結構的根元素下的子元素同處於根元素下面,且子元素數目較少的情況下,如果xml結構比較複雜,比如說根元素下面有多級子元素,或者xml樹結構分叉較多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把xml拼接成一個字符串然後通過web_custom_request()向服務器發送請求。
我們在做接口功能測試的時候會很注意接口的應答報文的信息,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loadrunner的日誌信息查看或者可以通過web_reg_find()或者web_find()這樣的api函數來統計接口的運行結果,推薦使用web_reg_find(),web_reg_find()和web_find()在這裡。
因為web_reg_find()是註冊型函數,所以應該放在web_submit_data()或者web_custom_request()的前面。
java編寫接口測試DEMO
—隨便在網上一搜一大把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net.MalformedURLException;
import java.net.URL;
import java.net.URLConnection;
public class URLAcce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test();
} catch (MalformedUR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 throws IOException {
URL url = new URL(“”);
System.out.println(“==================以下為網站內容==================”);
URLConnection urlcon = url.openConnection();
int i = urlcon.getContentLength();
if (i 0) {
InputStream is = urlcon.getInputStream();
int a;
while ((a = is.read()) != -1) {
System.out.print((char) a);
}
is.clos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響應內容為空…”);
}
}
}
java 接口測試 token處理?
不是很明白你的問題,是指java後台端如何驗證token么?java端需要寫過濾器針對請求的報文頭或者你傳的token進行檢驗
java各接口性能如何測試
Java編程下用JMeter Java Sampler進行多接口性能測試,使用方法如下:
/**
*JMeter Java Sampler介紹
*setupTest做些初始化的工作,每個線程只執行一次
*teardownTest做些清理工作,每個線程只執行一次
*runTest具體的測試執行工作,每個並發每次循環都將執行一次
**/
//繼承AbstractJavaSamplerClient
public class hessianTest extends AbstractJavaSamplerClient{
//hessian調用地址
private static String url = “”;
MyService collect = null;
HessianProxyFactory factory = new HessianProxyFactory();
public int id;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upTest(JavaSamplerContext arg0) {
//獲取jmeter傳入參數
id=arg0.getIntParameter(“id”);
try {
collect = (MyService) factory.create(
MyService.class, url);
} catch (MalformedUR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Override
public SampleResult runTest(JavaSamplerContext arg0) {
SampleResult sp = new SampleResult();
sp.sampleStart();
User rt = null;
try {
rt = collect.getUser(id);
} catch (Exception e) {
sp.sampleEnd();
sp.setSuccessful(false);
return sp;
}
sp.sampleEnd();
if(rt.getId()==id)
sp.setSuccessful(true);
else
sp.setSuccessful(false);
return sp;
}
@Override
public void teardownTest(JavaSamplerContext context) {
super.teardownTest(context);
}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