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固態硬盤的優勢「移動固態硬盤的作用」

小編第一次接觸移動硬盤大概是08年,算是DIY硬件比較流行的時代。對我來說,當年的移動硬盤已經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存儲載體,同價格下容量比U盤大,也有一定便攜性。它也解決了我當年經常重裝系統,數據備份的問題,說它是我生活中的必備品也不為過。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轉眼來到了2021年,移動硬盤也由機械式發展至固態式了。眾所周知,固態硬盤比機械硬盤速度要快,但移動固態硬盤對比移動機械硬盤的提升是不是就只有速度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嘮嘮這裡的一二事。

移動機械硬盤:便宜大碗,但問題不少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硬盤盒+2.5英寸機械硬盤

當時的品牌移動機械硬盤沒有現在的各種先進技術,直白點說就是一個盒子套一個2.5英寸的機械硬盤,所以當時很多人都選擇比較實惠的MOD移動硬盤。這樣的東西在當時解決了我不少數據寄存、傳輸的難題。

它們確實實惠,在當時便攜性要求不高的年代也能滿足很多人的需求,但代價就是不小心摔一下,你的數據可能就要到維修機構花上幾百元來恢復。即使是品牌移動機械硬盤,內部加入了一定的抗震功能,對跌落的保護能力也非常有限。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某品牌新款移動機械硬盤

但移動機械硬盤其無敵的容量性價比,在2021年依然能有不錯的市場。只需要300出頭的價格就能換取1TB容量、不錯的便攜性、還算能接受的大文件傳輸速度以及經過長時間優化調整的抗震能力。

便宜大碗,足以概括移動機械硬盤的優點,不過在文件大小以幾何級速度膨脹、以及各種輕薄設備出現的今天,移動機械硬盤傳輸速度慢,塊頭大的問題也膈應到了不少人,移動固態硬盤也應運而生。

移動固態硬盤:除了貴,什麼都好,真香

都知道固態硬盤叫SSD,那移動固態硬盤就是在SSD前加個P(Portable)。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從結構上分析,SSD作為移動硬盤的載體確實比機械硬盤更加適合:沒有活動元件,輕巧,抗震,還提供了高速數據傳輸的能力,可以說彌補了機械硬盤的短板。同樣體積下,SSD還能做到比機械硬盤大得多的容量密度,例如影馳的企業級產品,在2.5英寸,7mm厚的規格中塞進了16TB容量。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在當下設備都搭載了USB3.2Gen2接口,甚至更高規格的情況下,速度只能跑到150MB/s左右的機械硬盤讓高速接口的地位顯得比較尷尬,支持SATA或NVMe協議的PSSD就能很好發揮這類接口的性能。

可能有人問,有些U盤能達到讀寫300MB/s+的速度,它們也其實是屬於PSSD的範疇,只是體積做小了而已。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再來就是抗震能力,SSD對比機械硬盤的一大優勢就是沒有活動元件。活動元件會帶來什麼壞處?一是元件摩擦帶來的發熱(如盤片中央軸承,磁頭高速擺動等),二是機械結構較複雜,磁頭距盤片只有0.1-0.2微米(或更小)的距離,稍有震動磁頭就可能劃花盤片造成永久損壞。即使部分硬盤有技術加持,在震動時能收回磁頭避免損傷,但還是看臉,誰知道震動的那瞬間是磁頭收回的速度快,還是磁頭划到盤面的速度快呢。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SSD則是由主控和顆粒,以及一堆電子元件焊在一塊PCB板上,沒有活動元件,大大減少了物理衝擊造成磁盤損壞的可能性。可以說即使是以圖上這個高度摔下來幾十次,除了外觀上會有磕碰痕迹,SSD本體理論上不會出現使用上的問題。

但也是眾所周知的原因,因為顆粒成本擺在這裡,SSD的價格也會比機械硬盤要貴。

以後的移動硬盤會全部變成SSD嗎?

不無可能。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目前PSSD待“攻克”的難題可以說就只有價格了,SSD顆粒經過了SLC、MLC、TLC時代,現在已經往QLC初探,以後也還會有PLC顆粒出現。理論上TLC之後,顆粒的容量成本會壓低,但目前在售的QLC顆粒單從價格上並不能被人們認同,所以顆粒成本能不能壓低還是要交給時間做決定,等多幾年更便宜的固態說不定就出來了。

再論顆粒性能,最“不濟”的QLC顆粒,在緩外的速度也能達到普通機械硬盤的讀寫速度,4K速度也要比後者漂亮不少,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對QLC顆粒進行一刀切,畢竟它不被看好的原因就只有價格。

再者,現在在售的大部分PSSD都採用了TLC顆粒,結合各家獨特的算法優化,性能和壽命完全不是什麼問題。也不用過於擔心性能。

淺談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提速,還解決了什麼問題

而PSSD要取代移動機械硬盤這個說法,有人可能要問:固態硬盤不適合冷儲存,機械硬盤適合長時間存儲,怎麼就取代了?

這裡要稍微科普一下:顆粒中的數據是通過電信號來存儲的,磁盤是通過磁信號來存儲的,簡單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在冷存儲的情況下,電信號存儲方式的保持時長肯定是不如磁信號的。按照JEDEC標準來說明的話,30°C的情況,數據可保存52周,差不多一年,25°C的話則可以保存長達105周。但磁盤則可簡簡單單保存數十年,數據也是完好的。

但要明白這可是移動盤,通電的頻率可比你塞床底的倉庫盤要高多了,放置一年不通電對於一塊SSD來說也已經夠極限了。有長時間冷存儲的需求,直接用機械硬盤就完事了。

解決了便攜、抗震、速度問題的PSSD,雖然在移動存儲中價格顯得偏高,但在促銷期間優惠力度很足,挑選大促時購買如果能在以後把價格壓低,那就是一件完美的移動存儲設備了。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1035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5 11:49
下一篇 2025-01-05 11:4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