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aky ReLU激活函數
激活函數是神經網絡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常被用於在神經元之間傳遞信號。在深度學習中,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激活函數是最常用的函數之一,而Leaky ReLU是ReLU的一種改進版本,它在ReLU的基礎上添加了一個小的負斜率,也就是所謂的“泄露部分”,使得在輸入是負數的情況下,激活函數不為0並有一個比ReLU更小的導數。這樣可以避免神經元的死亡,同時也可以改善神經網絡的收斂速度。
二、Leaky ReLU和ReLU的區別
ReLU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非線性函數,它取輸入值x,返回max(0,x),即當x大於等於0時返回x,當x小於0時返回0。ReLU的優點在於它的計算簡單,但有時會遇到ReLU的神經元死亡問題,即在訓練過程中,某些神經元永遠不會被激活,導致網絡無法收斂。這時,引入了Leaky ReLU。與ReLU不同的是,Leaky ReLU在輸入為負值時,其函數值為alpha * x,其中alpha是一個非常小的數(通常為0.01)。這樣,在輸入為負數時,Leaky ReLU仍然具有微弱的激活作用,避免了神經元死亡問題。
三、Leaky ReLU函數中Alpha參數
在Leaky ReLU函數中,引入了一個超參數alpha,它控制了Leaky ReLU函數在輸入為負值時的斜率。alpha一般設置為一個非常小的常數,通常是0.01,也有一些文獻中將alpha設置為0.2。如果將alpha設置為0,那麼Leaky ReLU函數就變成了ReLU函數。在實際應用中,正確選擇alpha值可以大大提高神經網絡的性能。
四、Leaky ReLU函數實現
Leaky ReLU函數的實現非常簡單,以下是一個Python實現:
def leaky_relu(x, alpha = 0.01): return np.maximum(alpha*x, x)
其中np.maximum()函數用於獲取兩個張量中的最大值。首先計算alpha * x,然後比較alpha * x和x的大小,將大值保留下來作為函數的輸出。如果alpha = 0,那麼函數就變成了普通的ReLU函數。
五、ReLU函數圖像
為了幫助更好地理解Leaky ReLU和ReLU之間的區別,下面展示了兩個函數的圖像。如下圖所示,當輸入為負數時,ReLU的輸出為0,而Leaky ReLU的輸出為一個帶負斜率的直線。
六、ReLU函數優缺點
ReLU函數的優點是非常顯著的:它計算簡單、收斂速度快,並且在實際應用中證明了良好的性能。然而,ReLU函數存在一些缺點。其主要缺點是激活神經元不是恆定的函數,這將導致 固定正對數值區間 內的節點。例如,如果神經元輸入範圍的負值,那麼神經元只會輸出0。這可能導致許多神經元在訓練過程中永遠不會被激活,從而導致梯度消失和神經元死亡問題。因此,Leaky ReLU作為ReLU的一個改進版本,廣泛用於深度學習中。
七、代碼示例
以下是一個使用Leaky ReLU函數優化MNIST分類器的例子。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tf.keras.datasets.mnist.load_data() x_train = x_train.astype('float32') / 255.0 x_test = x_test.astype('float32') / 255.0 model = tf.keras.model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Flatten(input_shape=(28, 28)), tf.keras.layers.Dense(128), tf.keras.layers.LeakyReLU(alpha=0.1), tf.keras.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5,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print('Test accuracy:', test_acc)
該模型使用Leaky ReLU作為激活函數,在模型中加入參數alpha。模型的訓練結果也證明了Leaky ReLU在這個案例中的有效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0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