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
正則表達式(regular expression)是用來描述字符串匹配模式的一種語法,它可以用於多種編程語言中。像Python這樣的編程語言,它內置支持正則表達式,可以幫助我們匹配各種複雜的文本模式。
在正則表達式的世界裡,匹配要麼是跟隨匹配,要麼是不跟隨匹配。所謂跟隨匹配,是指匹配的字符串後面必須是指定的字符串;不跟隨匹配則相反,匹配的字符串後面不能是指定的字符串。這篇文章將介紹Python的負向預測機制(negative lookahead),它可用於實現不跟隨匹配。
二、負向預測
負向預測是指在正則表達式中預測後面的字符,如果不是指定的字符集,則匹配成功。這個過程不會消耗字符串,也就是說匹配成功的那一部分字符並不會被捕獲。正則表達式中使用”?!字符集”來實現負向預測。
下面是一個實例:
import re text = "hello, world" pattern = re.compile(r"\w+(?!,)") result = pattern.findall(text) print(result)
在上面代碼中,用正則表達式去獲取字符串中所有的英文單詞,但把逗號後面的英文單詞排除掉。”?!,” 的意思是後面不能跟着逗號,逗號後面的單詞就被排除掉了。
另外,正則表達式中的負向預測機制還可以用於匹配字符串的開頭或結尾。比如,我們要求一個字符串以字母開頭但不能以數字結尾,在正則表達式中就可以這樣寫:
import re text = "a1234b" pattern = re.compile(r"^[a-zA-Z].*(?<!\d)$") result = pattern.findall(text) print(result)
這個表達式的意思是:^ 表示行首,[a-zA-Z] 表示一個字母,.* 表示至少跟着一個字符,(?<!\d) 表示這個字符串不能以數字結尾,$ 則表示行尾。
三、實現不跟隨匹配
通過負向預測機制我們已經可以實現排除某些字符或要求字符串開頭結尾了。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是如何實現不跟隨匹配。
先來看一個例子,假設我們現在有一個字符串,裡面包含多個不同長度的單詞,我們需要匹配長度為 4 的單詞,但排除那些後面跟着 ex 的單詞。可以用下面的正則表達式解決:
import re text = "this is a good example of regex" pattern = re.compile(r"\b\w{4}\b(?!ex)") result = pattern.findall(text) print(result)
在上面代碼中,”\b” 是匹配單詞的邊界,”\w{4}” 匹配長度為 4 的單詞,”?!ex” 用來排除那些後面跟着 ex 的單詞。
另外,當我們需要排除多個單詞時,可以用”?”來表示單詞結束,然後接上排除的單詞,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import re text = "apple banana orange" pattern = re.compile(r"\b\w{5}\b(?! (banana|orange)\b)") result = pattern.findall(text) print(result)
這個表達式的意思是:匹配長度為 5 的單詞,但排除 banana 和 orange。
四、總結
本文介紹了Python中的負向預測機制,以及如何運用它實現不跟隨匹配。對於處理複雜的文本模式,掌握正則表達式的基本語法以及高級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本文內容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Python的正則表達式相關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0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