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卓系統和ios系統的支持下,從2010年至2013年移動產業迎來了爆發性增長期,市場的規模急劇擴大,資本開始湧入移動遊戲市場,局面開始改變。最近的兩年,手游市場逐漸往電競、社交方向發展,最核心的代表為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的MOBA和大逃殺類手游。
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手機遊戲佔主導
根據Newzoo於2020年11月發布的《2020全球遊戲市場報告》,2020年全球移動遊戲市場規模出現明顯增長,整體增量接近200億美元,同比增長25.6%。除了市場的正常發展及增長趨勢外,全球的疫情狀態成為主要催化劑,全球大多數國家居民均需減少外出,遊戲用戶的遊戲時間得到普遍增加,這也為移動遊戲市場的收入增長帶來較大助力。

根據Newzoo於2020年11月發布的《2020全球遊戲市場報告》,2020年全球平板遊戲市場為114億美元,同比增加7.3%,佔總移動遊戲市場規模的13%;全球手機遊戲市場規模為749億美元,同比增加29%,佔總移動遊戲市場規模的87%。

競爭格局愈發激烈 馬太效應明顯
據伽馬數據監測,2020年,中國、美國、日本、韓國、英國、德國全球TOP6移動遊戲市場流水已佔據了全球市場近9成份額,這一比例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中國企業創造的流水也主要集中於這6個市場。

儘管受到其他國家的追趕,中國騰訊出品的PUBG MOBILE仍排在全球移動遊戲流水的榜首,其次是中國網易的荒野行動、中國莉莉絲的萬國覺醒和美國動視的使命召喚。

國產遊戲仍佔主導
2020年,各國國產的移動遊戲在全球重要市場中均有較高流水增表現,增長率最低的市場增長率仍達3成。除疫情因素外,國產移動遊戲的高質量與高數量的輸出,成為國產移動遊戲獲得高增長的關鍵。
此外,結合2019年狀況,國產移動遊戲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市場呈現出連續兩年的高增長勢頭,在2019年基數下,流水增量更為可觀。

2020年,全球各重要市場的流水TOP100中,中國和韓國發行商的數量均在上升,2020年中國移動遊戲發行商增加6個到達37個,韓國增加5個到達28個。從整體來看,全球移動遊戲市場流水TOP100中國產移動遊戲發行商數量中屬中國最多。

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各自差異化打法獲取自身競爭優勢,以立足市場。而從產品數量來看,進入下列各市場流水TOP100的國產移動遊戲也越來越多,以韓國為例,國產遊戲入榜達34款,這將使得中國發行商(研發商)不僅需要與當地遊戲企業競爭,還要在異國市場與國內企業展開同台競爭。
整體來看,中國在全球移動遊戲市場流水TOP100國產移動遊戲數量中排名第一,在上榜的2020年遊戲數量有所下降,而日本、韓國、英國和德國的上榜移動遊戲數量均有所上升。說明中國在全球移動遊戲的產品研發能力正在受到後來者的追趕。

功能遊戲受到重視
功能遊戲,作為遊戲產業中重要的細分領域之一,最近幾年逐步得到重視。相關數據顯示,2017-2023年全球功能遊戲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9.2%,在2023年有望達到約91.7億美元。
從功能遊戲的應用場景來看,全球範圍內的功能遊戲主要應用於教育、商業、醫療、文化、軍事以及政府等多個場景。在中國遊戲市場中,教育、商業、醫療以及文化等領域是功能遊戲主要的發展方向。

移動遊戲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發展
2019年3月,Facebook推出了遊戲“她”時代的全球性計劃,希望鼓勵更多女性加入遊戲行業。除了性別包容性外,還有種族、膚色、地區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發展。根據2019年EA全球消費者觀察團隊所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252份有效樣本中,有56%的玩家認為開發商設計遊戲時,應該要具備“包容性”;
另有31%的受訪者保持中立態度;而有13%的玩家則表示無關緊要。例如,開發商是否為遊戲中角色賦予背景故事、允許玩家自訂膚色、可挑選更多不同的種族,或是讓人物含有“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市場規模即將破千億
對於移動遊戲來說,過去的十年是不可思議的。十年間,手機成為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遊戲平台,據研究公司Newzoo預測,未來一年內移動消費支出將提升25%以上。隨着手游電競化起步,以及AR遊戲的不斷發展,可以肯定地說,移動收入增長是必然趨勢。2018-2019年,行業增速顯著回落至10%左右,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增速上漲至26%。
未來隨着雲遊戲的快速發展,前瞻保守預計2021-2026年間,行業年複合增速將維持在8%,到2026年全球移動遊戲市場規模將突破1300億美元。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移動遊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0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