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給大家講基金的收益問題,這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基金的收益來自於哪裡,另一個是它的收益是怎麼計算的。
先說第一部分:基金收益的主要來源
有人說不就是資金投到市場中的獲益嗎,還能有什麼?這個就簡單了,咱拿着錢讓另外一個人去投資,如果錢還沒投呢,你說這部分時間產生不產生收益?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你能說只有投到市場的獲益這部分嗎,當然不是了。
剛才說的“資金投到市場中的獲益”正規說法應該叫基金證券在投資市場中的買賣差價,也叫資本利得,這是基金投資的主要來源,它是基金在一級市場或者二級市場中購買並持有的上市企業的股票,通過供求關係的變化,以低價進高價出,從而獲得的價格差就是我們說的資本利得收入。
除了資本利得外就是股利收入,股利就是我們投資市場內的上市企業享受到的企業給股東的紅利,紅利分兩種,一種是現金紅利,就是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的,另一種是以股票的形式按一定比例送給股東的,也就是說要麼是送錢,那麼是送股票,這部分叫股利收入。
除了這部分來源外,還有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來源於基金所投資的銀行存款以及債券中獲得的部分盈利。也就是我說的錢沒投進上市企業外獲得的收入。
總體上主要是三類收入來源。
那麼這個基金收益的來源我們知道了,這個基金的收益怎麼計算呢?這個有點麻煩,對於數學不好的同學可能會比較燒腦,不過也好理解。
計算基金收益有兩種方法,叫內扣法和外扣法,那麼哪種方式取決於基金公司採用哪種方法。
至於說計算公式都是一樣的,即:
收益=贖回當日單位凈值*份額*(1-贖回費率)+紅利-投資金額
區別在哪呢,就在份額計算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內扣法採用的是“減”,公式是這樣的:
份額=投資金額*(1-認申購費率)/(認申購當日凈值)+利息
外扣法採用的是“加”,公式是這樣的:
份額=投資金額*(1+認申購費率)/(認申購當日凈值)+利息
內扣法就是在收到投資款項時直接扣除手續費,外扣法是收到投資款項時入帳,手續費另算。話說外扣法對投資者更合適一些。
比如你有1萬元,基金1元1份,申購費率1.5%,外扣法,凈申購金額是9852.22元,申購費147.78元。
內扣法,凈申購金額是9850元,申購份額是9850份。
差別也不是很大,不過多數基金還是採用內扣法的居多,原因你懂得。
基金的收益怎麼計算,大家也都懂了吧,如果看明白了,就告訴我吧。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02150.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