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賣家發貨竟郵寄空包裹
2017年2月,蔡某通過網絡交易平台購買商務手機一部,並在買家留言中備註“物流走韻達快遞”。誰知賣家通過其他物流公司向原告登記的地址發貨,而且最令人氣憤的是蔡某收到的是一個空袋,沒錯就是一個空包裹!

其後,蔡某與該物流公司的售後就該快件情況進行溝通,該物流公司確認,本案所涉的快件重量為0.2KG物品,此件到該公司時為信封袋。
氣憤的蔡某以賣家的行為構成欺詐為由,將賣家訴至法院要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按手機價款的三倍進行賠償。
(02)
賣家的行為是否屬於欺詐?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欺詐多是基於商品質量缺陷所引發的。比較常見的情況包括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以虛假“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等等情形。

但蔡某的情況則不同,蔡某支付了相應對價購買手機,但賣家未將該手機交付給蔡某,蔡某因未收到手機而起訴,並非因手機質量缺陷造成損失而起訴,實際上屬於賣家未按約定交付貨物的違約行為,而非因欺詐引發的產品責任糾紛,也就不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三倍賠償規定。
(03)
網購收到空包裹,該怎麼辦?
建議在網購商品快遞時最好是本人簽收,同時在當快遞面簽字後直接拆開,這樣一來如果是發現空的可以直接跟快遞員說明情況,並將快遞面單上面的簽字劃掉,把空包裹問題留給快遞員及物流公司自己去核實、處理。

如果是事後才發現收到的是空包裹,建議保留好相關發貨及物流信息及簽收憑證等材料,並及時與賣家及物流公司聯繫,確認發貨狀態,問清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詢問的過程要保留錄音或聊天記錄作為證據,以便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通過投訴或者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02109.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