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開發過程中,圖片選擇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功能。但是,開發者自己去寫圖片選擇功能需要考慮的東西非常多,比如相冊和相機的適配問題、權限問題等等。而使用第三方庫就可以大大減少開發者的工作量。本文介紹一款Android圖片選擇器,它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集成圖片選擇功能。
一、背景介紹
在開發App的時候,圖片選擇功能是經常被使用的。過去,我們可能需要自己寫圖片選擇功能,這個過程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比如相冊和相機適配、權限管理等等問題。而現在,隨着第三方庫的不斷湧現,我們完全可以使用一個成熟的、高質量的第三方庫來實現這一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專註於業務邏輯的實現,而不必關心底層問題。
萬能的Google Play上有很多相關的庫供我們使用,如Picasso,Glide等等。但是,當我們需要選擇圖片時,這些庫並不能幫助我們快速的完成這一功能。所以,我們需要使用一款專門的圖片選擇器庫來幫助我們快速的實現選擇圖片的功能。這個庫應該符合以下條件:
- 易於集成。
- 支持多種圖片來源(如相冊、相機)。
- 能夠設置參數,以滿足各種需求(如圖片的數量、大小等)。
- 提供了良好的UI交互體驗。
- 有一定的用戶量,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和驗證。
好在市面上有很多這樣的圖片選擇器。在此,我們重點介紹一款名為ImagePicker的圖片選擇器。
二、ImagePicker介紹
ImagePicker是一款簡單易用、功能豐富的圖片選擇器庫。它支持從相冊、相機等多種圖片來源選擇圖片,並且提供了一系列的參數設置,如圖片的數量限制、大小限制等等。同時,它還提供了良好的UI交互體驗,支持多選模式、預覽模式、大圖預覽、裁剪等功能。另外,ImagePicker也有一定的用戶量,可以放心使用。
ImagePicker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我們可以使用Gradle進行集成:
dependencies { compile 'com.lzy.widget:imagepicker:1.0.0' }
使用ImagePicker的時候,我們只需關心以下幾個類:
- ImagePicker:表示圖片選擇器類,負責管理ImageLoader、Locale、UIConfig等類的實例。
- ImageLoader:表示圖片加載器,負責根據圖片URL加載圖片。
- Locale:表示語言,負責提供一些默認字符串。
- UIConfig:表示UI配置,負責提供一些UI的相關配置。
- ImageItem:表示選中的圖片項,裡面包含了圖片的各種信息。
- ImageFolder:表示圖片文件夾,裡面包含了該文件夾下的所有圖片項。
ImagePicker的使用過程如下:
- 初始化ImagePicker實例。
- 設置ImageLoader實例。
- 設置Locale實例。
- 設置UIConfig實例。
- 調用ImagePicker的start方法,打開相冊或相機進行圖片選擇。
- 在ImagePicker的回調中,獲取選中的圖片項。
三、使用ImagePicker實現圖片選擇
1. 初始化ImagePicker
在使用ImagePicker之前,我們需要先初始化一個ImagePicker實例:
ImagePicker imagePicker = ImagePicker.getInstance(); imagePicker.setImageLoader(new GlideImageLoader()); // 設置圖片加載器 imagePicker.setMultiMode(true); // 設置為多選模式 imagePicker.setShowCamera(true); // 顯示拍照按鈕 imagePicker.setSelectLimit(9); // 最多選擇9張圖片 imagePicker.setCrop(true); // 允許裁剪圖片 imagePicker.setFocusWidth(800); // 寬度不超過800 imagePicker.setFocusHeight(800); // 高度不超過800 imagePicker.setOutPutX(1024); // 保存圖片的寬度為1024 imagePicker.setOutPutY(1024); // 保存圖片的高度為1024
在這裡,我們設置了9個參數:
- ImageLoader實例:我們使用GlideImageLoader作為圖片加載器,它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加載圖片。
- MultiMode:表示是否為多選模式。
- ShowCamera:表示是否顯示拍照按鈕。
- SelectLimit:表示最多選擇的圖片數量。
- Crop:表示是否允許裁剪圖片。
- FocusWidth:表示裁剪框的寬度。
- FocusHeight:表示裁剪框的高度。
- OutPutX:表示保存圖片的寬度。
- OutPutY:表示保存圖片的高度。
2. 打開相冊或相機進行圖片選擇
當我們點擊選擇圖片按鈕後,我們需要調用ImagePicker的start方法,打開相冊或相機進行圖片選擇:
ImagePicker.getInstance().start(this, REQUEST_CODE_SELECT);
這裡,我們設置了兩個參數:
- Context:表示當前上下文。
- RequestCode:表示調用相冊或相機後的返回值。
3. 獲取選中的圖片項
當我們從相冊或相機中選擇完圖片後,我們需要在ImagePicker的回調中獲取選中的圖片項: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 { super.onActivityResult(requestCode, resultCode, data); if (resultCode == RESULT_OK) { // 判斷是從相冊還是相機返回 if (requestCode == ImagePicker.REQUEST_CODE_PICK) { // 獲取選中的圖片項 ArrayList imageItems = (ArrayList) data.getSerializableExtra(ImagePicker.EXTRA_RESULT_ITEMS); // 將選中的圖片項展示出來 // ... } else if (requestCode == ImagePicker.REQUEST_CODE_TAKE) { // 獲取拍照後的圖片路徑 String imagePath = imagePicker.getTakeImageFile().getAbsolutePath(); // 將拍照後的圖片展示出來 // ... } } }
在這裡,我們可以通過判斷RequestCode的值,來確定是從相冊中選擇圖片返回,還是從相機中拍攝圖片返回。如果是從相冊中選擇圖片返回,我們可以通過data獲取選中的圖片項,如果是從相機中返回,則可以從ImagePicker實例中獲取拍照後的圖片路徑。
四、ImagePicker的UI定製
ImagePicker提供了多種UI定製的選項,可以通過設置UIConfig實例來定製UI。UIConfig提供了多種UI主題和樣式,如標題欄、底部欄、圖片格子、拍照按鈕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一個合適的UI主題和樣式,並設置到UIConfig實例中。下面是一個簡單的UI定製示例:
UIConfig uiConfig = new UIConfig(); uiConfig.setThemeColor(Color.parseColor("#16A5AF")); // 設置主題顏色為藍色 uiConfig.setTitleBarTextColor(Color.WHITE); // 設置標題欄文字顏色為白色 uiConfig.setNavigationBarColor(Color.parseColor("#222222")); // 設置底部欄背景色為黑色 uiConfig.setNavigationBarTextColor(Color.WHITE); // 設置底部欄文字顏色為白色 uiConfig.setGridItemBackgroundColor(Color.WHITE); // 設置圖片格子的背景色為白色 uiConfig.setCheckedBoxDrawable(R.drawable.btn_checkbox); // 設置選中圖片項的圖片 ImagePicker.getInstance().setUIConfig(uiConfig); // 將UIConfig設置到ImagePicker實例中
在這裡,我們設置了6種UI樣式,分別是:
- ThemeColor:設置主題顏色為藍色。
- TitleBarTextColor:設置標題欄文字顏色為白色。
- NavigationBarColor:設置底部欄背景色為黑色。
- NavigationBarTextColor:設置底部欄文字顏色為白色。
- GridItemBackgroundColor:設置圖片格子的背景色為白色。
- CheckedBoxDrawable:設置選中圖片項的圖片。
五、總結
ImagePicker是一款功能強大、易於集成的圖片選擇器庫。它支持多種圖片來源、具有優秀的UI交互體驗,同時還可以對UI進行定製。我們只需在項目中引入ImagePicker庫,就可以輕鬆地實現圖片選擇功能,並在業務邏輯上專註於完成更有價值的任務。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01861.html